第88章 天才吗?拿脑子换的

关灯
     周娜在二人面前稳稳站定身形,开口道:“你好,周娜。

    ” ……………… 燕京这边热闹,江城也没闲着。

     创研那边的航空叶片已经通过中试。

     沈发现在在做的这款涡扇发动机已经研究了将近六年,本来都要定型量产了。

     但材料院那边突然说研究出DD6的航空叶片,还是超高温型。

     反正他们要是定型投产了,那就-A,-B,-C吧,都也无所谓。

     或者问问成飞那边要不要,也不是非得可着一家测试。

     沈发那边一听,那不行,都让他们听见了,还想跑? DD6唉,那可是单晶材料,有单晶谁愿意用柱状晶的。

     他们刚开始也想用DD6来着,但是单晶的晶界太难消除了。

     实验室做出来一些,但工艺没达标,没法出实验室。

     好不容易逮到机会了,沈发那边捧着图纸就过来了。

     试试呗,定型着什么急。

     七八个工程师,看热闹的占一半。

     一看叶片,人都笑了。

     开玩笑呢,一体成型的材料能在生长到一半突然改变长势,伸出规则支杆,还融合成功了。

     王文元王工无语,看看手边叶片,又像看傻子一样看了看那几个工程师。

     咳咳。

     是哦,样品都摆眼前了,也容不得他们信与不信。

     宁川这技术先进,老先进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是通过调控籽晶与铸件模间的位向关系,在定向凝固前,严格控制位向,并按高度压制在一起形成模组。

     就哪怕抛开这枚叶片,宁川这技术也大大简化了单晶合金的工艺难度,节省了成本。

     至于支杈这个看上去很高级的东西,反而是没那么高级,宁川只是用水冷环变温控制的支杆生长。

     难度在于多长的支杆,又是什么结构的支杆才能在保证合金性能的情况下,最大程度降温。

     与传统打洞降温的技术相比,这个技术更好的保证了气动效率。

     “唉妈,我们用不上那么好的,就一整体的就挺好。

    ” 眼见王工脸就黑了。

     身边沈发的工程师一看不好,赶紧支起肘腕,捅了捅他家这个很不上相的工程师。

     并赶紧开口打圆场道:“自然是各有利弊,我们是都测试一下吗?” 有个屁利弊,耐温差200度呢,那一点点强度上的差异就完全可以忽略了,结构做的真好。

     就是为什么要带这傻子来啊,嘴缝上好不好。

     但没办法,那傻子才是首席,他杜南星只是个实验室的小喽啰。

     “王工,我们……” “唉?我看这技术书上的完成人姓宁啊,南星,你是不是叫错了。

    ” 疯了。

     人家见面第一句说的就是技术负责人在学校没工夫过来,人家是工艺工程师。

     好,死吧,他回去就辞职不干了。

     高原这傻子,傻就算了,嘴还碎,谁爱伺候谁伺候,他是伺候不了了。

     可去他的天才设计师吧,天才吗?拿脑子换的吧。

     王工无语,但还是要保持微笑。

     “宁工最近在学校忙别的项目,所以咱们之间的合作就交由我来负责,高工是有什么需要我来传达吗?” “啊哈哈,这样啊,不好意思啊。

    ”高原很老实地道了歉。

     “唉?那您叫什么来着?” 杜南星:微笑.jpg 别让高原演傻子了,他太像了。

     喜欢重生摸鱼:糟糕,摸到核潜艇了请大家收藏:()重生摸鱼:糟糕,摸到核潜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