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现场修改

关灯
    CFD的可视化并不是单纯的展示什么,它是对流体力学现象的深刻洞察,目的是让人去理解流体的行为。

     如果站在这个角度来看,那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说来有点离谱,但搞科研就像搞对象,你必须得想办法去了解他。

     女朋友闹脾气了你咋知道哄呢,到搞流体力学了就偏得跟他拧着来。

     当自己是牛顿呢。

     牛顿都搞不定非牛顿流体。

     速度场、压力场、温度场先闪一边儿,单说空气噪声问题。

     他和尹教授修改后的PCW模型。

     反正宁川觉得是比他们的那套模型强一些,啥年代了,他还恍惚听见有人提FWH模型,那60年代的产物了还能怎么改。

     人家那时候飞机都敞篷的,还超音速呢,超个鸟都费劲。

     真就想不出办法硬凑合呗。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反正气动模型在这里摆着,我们要不要再进行个实验试试?” “好,好好好。

    ” 在座都是这个专业的,靠不靠谱还是心里有数的。

     “我出涡轮模型,上我那儿弄去,正好我那个过完风洞试验了。

    ” 正好高原在这里,要不然他们也得去别地方找。

     毕竟他们要不放复杂模型都不会出错,问题就得看受强外力影响后的风场和噪声数据。

     俩人出去的,乌泱泱回来的。

     杜南星从办公室出来,把人群中的高原拽出来。

     “宁川干的。

    ”高原立刻举手投降。

     宁川:不是哥们…… 行,等着吧,他迟早报复回来。

     杜南星并没有责怪的意思,他只是想问问为什么回来这么多人。

     那如果是一行人同宁川打擂,那倒是也合理。

     他可是见过在这套CFD中调试出的叶片模型,四十分钟,一次成,谁能做到。

     宁川这套气动模型要是都不精准,那就怕是没有精准的了。

     子系统的气动设计室就那么大,这么多人进去转不开磨了。

     那么就进去他们几个重要人员。

     “把模型调出来,做个实验。

    ” 徐工动作也挺快的,刷一下就掏出两个U盘来。

     宁川挡住USB接口道:“不行,我这是外部电脑,不能插你们的数据。

    ” 忘了忘了,都急忘了。

     差点瞎菜。

     “那……” “模型给你们,软件也要的话,软件也给你们。

    ” 按理说,同扩展名且同接口的模型怎么可能不能用到同一个CFD软件中呢。

     但奈何气动组也在较劲,非得分出个一二三来。

     那高原可就把整套软件都拷走了。

     “30多个G啊。

    ” “嗯。

    ”宁川点点头。

     “百万级网格呗。

    ” “嗯。

    ”宁川又点点头。

     “就拿笔记本电脑运行啊。

    ” “嗯。

    ” “你别嗯了。

    ” 14寸的便携式笔电干了高性能电脑的工作,这能合理吗。

     什么配置,给他也来一套行不行。

     但其实宁川那个电脑也就那样,高原很快就发现是软件的问题。

     同配置同系统下运行,不知道比他们那套软件快了多少倍。

     眼见着那个进度条“咻”一下就过去了。

     他们自己的那套还在那里一卡一顿,现在还没走完模型呢。

     “那等等你们。

    ”高原拉过来把椅子,大开大合地坐在一旁。

     看着就很气人。

     但没办法,他们这个运行就是很慢。

     如果说速度上只差一点点,还能说是算法上宁川的思维逻辑比较精简。

     但如果差这么多,那就只能说是软件的问题了。

     虽然都是Fluent的二次开发软件,但实验室这款只是在功能上修改,那肯定的是慢啊,90年代的算法了。

     但宁川这可是丁砚爆改版。

     要不然他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