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四阶段:加拿大军团的血腥攻坚(10月6日 至11月6日)

关灯
    。

     在“风暴角”(StormCorner)的争夺中,加拿大第4师遭遇德军猛烈炮击,整片区域化作火海。

    中士罗伯特·坎贝尔带领的小队在毒气中坚持战斗,他后来在信中写道:“我们的防毒面具沾满呕吐物,但没有人后退。

    有个新兵的脸被毒气腐蚀得面目全非,却还在举枪射击……” 11月6日:废墟上的胜利,用生命丈量的100米 经过三周的苦战,加拿大军团终于逼近帕斯尚尔村。

    此时的村庄已沦为一片瓦砾,残垣断壁间布满铁丝网与诡雷,德军依托废墟负隅顽抗。

    11月6日凌晨,加拿大士兵发起最后的冲锋,他们踩着腐烂的尸体,在泥泞中与德军展开白刃战。

     二等兵阿奇博尔德·麦克林在冲锋时被弹片击中腹部,却仍坚持将手榴弹投入德军地堡;列兵詹姆斯·安德森为掩护战友,用身体堵住机枪射孔。

    当加拿大国旗终于插上帕斯尚尔村废墟时,战场上尸横遍野,泥浆中漂浮着破碎的钢盔与肢体。

     这场胜利的代价令人窒息:加拿大军团伤亡1.5万人,几乎达到柯里将军战前预估的上限。

    许多连队整建制阵亡,幸存者也身心俱疲。

    战地记者拍摄的照片中,胜利的士兵眼神空洞,他们满身血污,脸上分不清是泥水还是泪水。

     尾声:地狱中的荣光 加拿大军团在帕斯尚尔的血战,为其赢得了“泥浆之子”的称号。

    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他们卓越的战术素养,更以惨痛的牺牲证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绞肉机中,没有所谓的“胜利”,只有幸存者对逝者的铭记。

    正如柯里将军在战后所言:“我们占领了帕斯尚尔,但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加拿大青年的鲜血。

    ”这段悲壮的历史,永远镌刻在加拿大的国家记忆中,成为勇气与牺牲的永恒象征。

     喜欢一战,二战风云请大家收藏:()一战,二战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