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战争阴霾下的世界困局与裂变
关灯
小
中
大
1936年,世界仿佛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紧紧束缚,在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扩张、国际秩序的分崩离析以及意识形态的激烈碰撞中,一步步滑向战争深渊。
这一年,全球局势波谲云诡,每一个重大事件都如同多米诺骨牌,引发连锁反应,深刻改变了历史走向。
一、纳粹德国:全方位扩张与战争准备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做出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举动。
他公然违反《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派遣3万德军进驻莱茵兰非军事区。
希特勒深知此举风险巨大,后来他承认:“进军莱茵兰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刻。
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兰,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
”但英法两国出于对战争的恐惧和绥靖政策的惯性,仅仅发出了微弱的抗议,未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
这一决策让希特勒看清了英法的软弱,极大地鼓舞了纳粹德国的扩张野心,也让德国在重新武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为了进一步巩固纳粹政权,希特勒对内加强了思想控制和社会管控。
宣传部长戈培尔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将纳粹思想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学校教育被彻底纳粹化,历史、地理等学科教材被篡改,向学生灌输“雅利安人种优越论”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想。
同时,纳粹政府对文化艺术领域进行了严格审查,凡是不符合纳粹意识形态的作品都被禁止,大批艺术家、作家和学者被迫流亡。
1936年8月,第1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柏林举行。
希特勒企图利用奥运会来宣扬纳粹德国的强大和“雅利安人种优越论”,但事与愿违,美国黑人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在田径项目上连夺4枚金牌,成为奥运会上最耀眼的明星,有力地回击了希特勒的种族主义谬论。
尽管如此,纳粹德国还是通过精心的宣传和包装,在国际上塑造了德国繁荣、稳定的虚假形象,迷惑了不少国家。
二、西班牙内战:欧洲法西斯势力的试探 1936年7月17日,西班牙内战爆发。
这原本是一场西班牙国内共和政府与弗朗哥领导的法西斯势力之间的内战,但很快演变成一场国际冲突。
德国和意大利为了支持弗朗哥叛军,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包括飞机、坦克、火炮等武器装备,甚至派遣军队直接参战。
德国还将西班牙作为新型武器和战术的试验场,其“秃鹰军团”对西班牙城镇进行了残酷的轰炸,格尔尼卡小镇在空袭中几乎被夷为平地,无辜平民死伤惨重,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就生动地描绘了这一惨状。
英法等国则采取了“不干涉”政策,表面上保持中立,实际上是对法西斯势力的纵容。
苏联虽然向西班牙共和
这一年,全球局势波谲云诡,每一个重大事件都如同多米诺骨牌,引发连锁反应,深刻改变了历史走向。
一、纳粹德国:全方位扩张与战争准备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做出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举动。
他公然违反《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派遣3万德军进驻莱茵兰非军事区。
希特勒深知此举风险巨大,后来他承认:“进军莱茵兰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刻。
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兰,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
”但英法两国出于对战争的恐惧和绥靖政策的惯性,仅仅发出了微弱的抗议,未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
这一决策让希特勒看清了英法的软弱,极大地鼓舞了纳粹德国的扩张野心,也让德国在重新武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为了进一步巩固纳粹政权,希特勒对内加强了思想控制和社会管控。
宣传部长戈培尔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将纳粹思想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学校教育被彻底纳粹化,历史、地理等学科教材被篡改,向学生灌输“雅利安人种优越论”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想。
同时,纳粹政府对文化艺术领域进行了严格审查,凡是不符合纳粹意识形态的作品都被禁止,大批艺术家、作家和学者被迫流亡。
1936年8月,第1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柏林举行。
希特勒企图利用奥运会来宣扬纳粹德国的强大和“雅利安人种优越论”,但事与愿违,美国黑人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在田径项目上连夺4枚金牌,成为奥运会上最耀眼的明星,有力地回击了希特勒的种族主义谬论。
尽管如此,纳粹德国还是通过精心的宣传和包装,在国际上塑造了德国繁荣、稳定的虚假形象,迷惑了不少国家。
二、西班牙内战:欧洲法西斯势力的试探 1936年7月17日,西班牙内战爆发。
这原本是一场西班牙国内共和政府与弗朗哥领导的法西斯势力之间的内战,但很快演变成一场国际冲突。
德国和意大利为了支持弗朗哥叛军,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包括飞机、坦克、火炮等武器装备,甚至派遣军队直接参战。
德国还将西班牙作为新型武器和战术的试验场,其“秃鹰军团”对西班牙城镇进行了残酷的轰炸,格尔尼卡小镇在空袭中几乎被夷为平地,无辜平民死伤惨重,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就生动地描绘了这一惨状。
英法等国则采取了“不干涉”政策,表面上保持中立,实际上是对法西斯势力的纵容。
苏联虽然向西班牙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