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地笼和插袖

关灯
    鱼任务。

    由于他们早早起床,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到了上午十点多钟,他们便成功捕捉到了五十多斤的鱼。

    将挂子放回家后,他们又急匆匆地奔赴昨天与黑大个交易的地方。

    这次,沈梦石并没有更换鱼,而是决定直接用钱交易,最终得到了十元现金和两斤粮票。

     揣好这些钱后,兄弟俩乘坐1路公交车直奔渡口,目的明确。

    在那里,他们找到了适合织插袖的结实耐用的鱼线,花费了三元钱买下了足够织成一张大插袖的鱼线。

    正当他们准备离开时,被附近一家渔民摆放的地笼吸引了目光。

    经过详细询问地笼的使用方法与效果后,沈梦石和虎子认为这个工具极具潜力,也能为他们的捕鱼工作带来便利,于是决定买几个回家试试。

    最终,他们花了两元钱,购买了六个地笼,为接下来的捕鱼增添了更大的信心。

     在回家的路上,沈梦石决定稍稍犒劳一下自己和虎子,便从东方红饭店里花了一元钱外加一斤粮票购买了五根油炸大麻花。

    这种小吃外脆内嫩,口感香甜,饱含油脂,深受两人的喜欢。

    沈梦石尝了一个,而虎子则越吃越起劲,一口气吃下了三个,简直是吃得不亦乐乎。

    吃完后,兄弟俩把剩下的四元钱分得干干净净,心满意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经过连续两天的丰盛饮食,虎子的食量明显增加,似乎被肉包子和大麻花滋养得精神焕发。

    回到家后,虎子迫不及待地在河边抓了一些小鱼儿,准备将它们放入刚购买的地笼里,作为今天天捕鱼的诱饵。

    此外,他精心找到一个认为鱼多的小水叉子,将四个地笼分段放入河中,然后便静静等待着明天开挂子的时候,看收成如何。

     回到家中的两人并没有就此闲着,紧接着又是忙碌的织补渔挂子。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挂子上的漏洞一一织补好,确保明天可以顺利使用。

    工作结束后,俩人便开始尝试织制插袖。

    由于虎子掌握了织挂子的技术,他对沈梦石描述的插袖工艺能够迅速领悟其要领。

    只见不久后,虎子手中便出现了一片类似挂子的单层鱼网。

     沈梦石则在旁观察,按照虎子给出的经验进行学习。

    他了解到网眼的大小对捕捉鱼儿的影响,伸出两根手指,刚好穿过网眼的宽度,说明这张插袖是可以网住七、八两以上的鱼。

    至于个头较小的鱼儿,则会无障碍地穿过网孔逃掉,确保利用插袖的设计优势,达到更高的捕捞效率。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插袖的织造逐渐显现出成效,令两人充满信心,期待着明天的捕鱼大业能够硕果累累。

     “嗯,这网眼的大小应该可以了,就按这个织吧!”沈梦石一边观察,脑海中已经形成了织制插袖的图景。

    “我们织成长四米、宽两米的一整片就行。

    到时候用鱼线把两边缝起来,使它形成一个圆桶型,然后用8号铁线分三段固定住就可以了。

    ”尽管沈梦石的胳膊因伤不能用力,但他还是能参与到织补鱼网的工作中来。

    虎子则对这项任务充满干劲,二人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这一忙活就到了晚上九点多钟。

    在二舅妈几次催促下,俩人才依依不舍地停下手中的活,准备上炕休息。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在忙碌的收网、卖鱼中度过。

    实事求是地说,渔民卖给他们的地笼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可观的收获。

    然而,这些收获中并没有鲤鱼和草鱼,更多的则是河蟹、黑鱼和泥鳅鱼。

    可能因为这几种鱼在河中根本就没有其他渔民抓捕,导致数量急剧增多,几乎成了泛滥成灾的局面,因此在四个地笼的收获中,便能轻松获得超过20斤的鱼类,这无形中为哥俩增加了收入。

     喜欢1980年我回来了请大家收藏:()1980年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