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养殖场的建设

关灯
    乡亲们高兴得不得了,看到了希望。

     于是养殖场建得更快了。

     原先只是些简单的框架,现在慢慢完善起来。

     工人们加班加点干活,知道这不仅是自己的生计问题,更是关系到整个小镇的未来。

     谢芳一边忙着大棚种植的事,也没忘了找信用社帮忙。

     信用社的领导被她的一腔热忱感动了,答应给镇上的农民们低息贷款。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大家伙儿立马行动起来,买种子、学技术,整个镇子就像装满了干劲一样。

     但鸡苗的事就没那么顺利了。

     工厂建得快,买鸡苗的时候发现市场上鸡苗特别紧俏,价格还涨了不少,这把谢芳和乡亲们急得团团转。

     养殖场需要鸡苗,家家户户也都想多买点鸡苗养着,以前舍不得喂鸡吃粮食,现在恨不得让鸡撑死,就盼着鸡快点长大。

     连孩子放学后都去挖蚯蚓,专门拿回家喂鸡。

     谢芳到处打听靠谱的鸡苗来源,找了好几个养殖场,都说鸡苗不够卖。

     正发愁的时候,有个老养殖户告诉她,几十里外的小山村里有个小孵化场,虽然不大,但鸡苗质量不错。

     谢芳一听,二话不说就带人去了那个小山村。

     路不好走,又远,不过看到孵化箱里那些活蹦乱跳的小鸡苗时,所有人都乐开了花。

     谢芳跟孵化场的老板谈妥了,老板也被她诚意打动,答应优先给他们供苗。

     鸡苗问题解决了,养殖场里的鸡鸭越来越多,养猪场也快建好了。

     养鱼池挖得很快,水清亮亮地流进去,好像给镇子带来了新的希望。

     大棚里的菜长势喜人,农民们悉心照料,心里想着这些菜能让他们赚不少钱。

     镇上企业生产的东西也开始源源不断送到了曹氏集团旗下的餐饮公司。

     每次送货,谢芳都要亲自检查质量,因为这关系到整个镇子的声誉。

     餐饮公司对他们的供货也很满意,打算继续扩大合作。

     在这个安静又充满活力的小村庄里,一场关于养鸡行业的变化正在慢慢展开。

     你可能觉得蚯蚓没什么特别,但它在养鸡业里可是个宝贝。

     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代替鱼粉作为鸡的饲料,给鸡提供成长所需的营养。

     在这片资源丰富的土地上,找蚯蚓不难,把它们晒干磨成粉后,就成了鸡饲料里的常用添加物。

     这蚯蚓粉可厉害了,就像是打开鸡群健康高产大门的钥匙,不仅能促进鸡的生长、多下蛋,还能让鸡长得更快,节省饲料成本。

     它还像是一位无名英雄,增强了鸡的免疫力,减少了死亡率。

     不过呢,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用蚯蚓喂鸡虽然好处不少,但也藏着风险。

     比如那些看不见的寄生虫,就像是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可能会对鸡群造成危害。

     所以一定要注意预防,定期给鸡驱虫才行。

     而且,养鸡场就像个小国家,得好好管理,定期清洁消毒,及时清理鸡粪,这样才能让它健康发展。

     随着养鸡场越来越大,鸡蛋的产量也跟着上涨了。

     可是怪事发生了,村里的鸡蛋价格莫名其妙涨了两分钱。

     别看这两分钱不多,这就像石头扔进水里,一下子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谢芳是这个项目的主导人,她为此操碎了心。

     那些收鸡蛋的人,也就是中间商,只能开着车跑更远的地方去买鸡蛋了。

     本来他们的利润就薄,这一涨价就像刀子割肉,直接削掉了他们本就不多的收益。

     要是高价收鸡蛋,那就是自寻死路,根本赚不到钱。

     乡亲们也不是傻瓜,过了一阵子也明白过来,不再疯狂买鸡蛋了。

     毕竟亏本的生意没人愿意干。

     建养鸡场的过程也不顺利。

     养鸡场是第一个建好的,但因为当时赶工期,围墙一直没建。

     建房的人就像赶时间的旅人,为了赶紧完成更多活儿,先把围墙放一边,跑去建养猪场了。

     没想到,这小小的疏忽差点出了大事。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九叁”号晚上,养鸡场被盗了。

     那天晚上,黑暗遮住了所有罪恶。

     等到第二天阳光照下来时,下面的人慌忙汇报说养鸡场被盗了。

     谢芳听说后,急急忙忙赶到现场。

     地上全是鸡血,还有乱七八糟的鸡毛,看起来就像刚刚打完仗的战场。

     老人们检查过现场后,皱眉说这是黄鼠狼干的。

     在乡下,黄鼠狼可是出了名的精明,它们总是在夜里偷偷溜进鸡窝,害得鸡群损失惨重。

     谢芳看到这个情景,眉头皱得更紧了,果断下令:“告诉下面的人,先把养鸡场的墙给围起来,再装上电网,省得再引来黄鼠狼或者野狼。

    ”她的目光坚定,没有商量的余地。

     她明白,要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就得加强防护措施。

     接着,她又想起养猪场:“养猪场那边,没建好之前,别急着把小猪接回来,不然要是出了问题,谁负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像一位严肃的指挥官,正在调度一场关乎乡村经济的战斗。

     然后,她又想到养鱼池,那是他们的新希望、新收入来源。

     她认真地说:“养鱼池那边,晚上值班的人必须看好,不准有任何鸭子,连野鸭都不行。

    ” 刚播下的鱼苗,要是让鸭子糟蹋了,那还怎么赚钱?谢芳虽然是个女人,但处理起这些问题时果断坚决,丝毫不拖泥带水。

     安排完所有事情后,谢芳就像一个疲惫的战士回到自己的营地——办公室。

     可她还没坐稳,新的烦恼又找上门来……在这村里,关系复杂得很,很多人都来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