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疫病防治

关灯
    第116章?疫病防治(回历626年夏?呼罗珊草原军营) 回历626年夏,呼罗珊草原的暴雨过后,胡汉联军的营帐中突然蔓延开诡异的疫病。

    染病士兵高热不退,舌苔白厚如积霜,蒙古医官阔阔出的鹿皮诊脉袋刚触到患者手腕,便猛地缩回:“脉像洪数,这是草原的‘黑汗症’!” 汉地医官张郎中翻开《胡汉医典》,指尖划过母亲萧氏的批注:“夏秋之交,湿热相蒸,最易生‘温疫’。

    ”他望向帐外呕吐不止的士兵,忽然想起汴京大疫时,师父用苍术熏蒸的场景:“阔阔出兄,此病需内外兼治——贵部的‘隔离放牧法’,可用来划分病区;我等的熏蒸消毒术,能杀灭帐内疫气。

    ” 萧虎的狼首刀重重劈在议事帐的木柱上,护腕的苍狼之印震落木屑:“即日起,汉地匠人搭建‘隔离毡房’,用蒙古的狼尾草标记疫区;蒙古兄弟驱赶羊群,在营地四周形成隔离带。

    张郎中、阔阔出,你们负责药材采集——汉地的黄连、蒙古的沙棘,缺一不可。

    ” 采药队在草原与山地间穿梭。

    汉地学徒背着竹篓寻找黄连,蒙古勇士骑着快马采摘沙棘,双方在山麓相遇时,竟发现两种药材共生在同一片灌木丛中。

    张郎中忽然顿悟:“《医典》说‘诸药所生,皆有境界’,如今胡汉药材同生,正是此病当愈之兆。

    ” 熬药场面蔚为壮观。

    汉地的陶砂锅与蒙古的铜熬锅并排支起,张郎中亲自把控黄连的“三煎三滤”,阔阔出则盯着沙棘汁的熬煮火候。

    当药香飘出营帐,萧虎特意命人在药锅上刻下狼虎纹——这是胡汉医药第一次在同一个炉灶上共生。

     “蒙古兄弟喝药时,配些马奶酒送服;汉地兄弟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