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星穹传灯

关灯
    第342章:星穹传灯(回历638年秋?哈拉和林星象台) 漠北的秋阳斜斜地铺在磁石筑成的观星台上,帕丽萨的关门弟子阿卜杜勒?马利克正用羚羊皮仔细擦拭着青铜浑天仪。

    齿轮转动发出轻微的咔嗒声,二十八宿的投影在穹顶缓缓游移,仿佛将整片星空都纳入了这小小的观星台。

    他身上的波斯长袍绣着精美的月氏星象纹,指尖划过仪器上的希腊文刻度,忽然停在亚历山大东征时记载的“天蝎座δ星”位置——那里正嵌着一块来自埃及的蓝色琉璃,在阳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泽。

     “师傅,汉地《周髀算经》的译本有误。

    ”学徒阔阔出捧着羊皮卷匆匆上前,蒙古袍上的磁石纽扣与浑天仪产生微弱的共鸣,发出细碎的嗡鸣。

    他的眼中带着一丝焦急与疑惑,“‘盖天说’与希腊‘地心说’的黄道标注相差三度,这样下去会影响星象测算的准确性。

    ” 阿卜杜勒接过经卷,琉璃镜中立刻显形出两种星图的叠加投影。

    他的阿拉伯语混着回鹘语尾音,耐心地解释道:“汉人以圭表测影,希腊人用象限仪,测量方法的不同导致了刻度差异。

    ”他的手指轻轻划过羊皮卷上的星图,“需用星陨碎块校准磁流,让两种刻度在符节上共存,这样才能准确融合两种星象体系。

    ”忽然瞥见萧虎的玄铁甲胄映着夕阳踏入台基,他连忙整衣,恭敬地行了一礼。

     “不必多礼。

    ”萧虎的火铳柄轻点浑天仪底座的八思巴文铭文,虎形腰牌与台内的磁石产生共振,发出低沉的嗡鸣。

    他的目光扫过观星台内的各种星象仪器,将手中用埃及纸草包裹的羊皮书递给阿卜杜勒,“教皇国使者送来的亚历山大星象古籍,你要亲自译成蒙文,作为星象学院的核心教材。

    ” 当古籍解封的瞬间,星象台内的磁石灯突然齐明,光芒大盛。

    泛黄的羊皮纸上,用希腊文标注的“大熊座”星图旁,竟有用粟特文补注的波斯译名——这正是三百年前波斯学者比鲁尼的手迹。

    阿卜杜勒的琉璃镜剧烈震颤,镜中隐隐显形出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残景,他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大人,此乃《天文学大成》残卷,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终于穿越万里传到了草原。

    ” 筹备星象学院的日子里,磁石工坊成了文明交融的熔炉。

    汉地匠人精心用青铜铸造浑天仪,每一道刻度都精益求精;波斯工匠专注地打磨水晶星盘,让每一块水晶都折射出璀璨的星芒;月氏学者则在沙盘上仔细还原美索不达米亚的星神体系,每一个神只的形象都栩栩如生。

    当第一座穹顶式教室落成,十二根支柱分别刻着蒙古的天狼星、汉地的北斗、波斯的太阳轮、希腊的猎户座,星陨碎块镶嵌的符流在夜间自动勾勒出各文明的星图,仿佛将不同文明的星空都汇聚在了这小小的教室之中。

     “为何要学异教星象?”旧贵族代表也速台突然闯入施工现场,熊首纹皮靴毫不留情地碾碎地上的磁石刻度,眼中满是不满与愤怒,“我们有长生天的启示,何须仰赖汉人、波斯人的学问?” 萧虎的火铳指向穹顶新绘的星图,图中巧妙地融合了蒙古“苍狼白鹿”星组与希腊“双子座”。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盖过了磁石研磨的声响:“当年成吉思汗西征时,从波斯带回二十八宿图,从汉地请来郭守敬的弟子,如今亚历山大的星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