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本来想一次性解决问题,误打误撞进入伏击圈!

关灯
    郭集的大队书记许坚强慌了神,这是王河发家,村里排名第一的困难户,来他家能吃什么好东西? 王河发一见门外来了一堆人,急忙走了出来,八尺门的队长上前打招呼,郑必成走上前说道:“老乡,晚上准备吃啥饭呢,我们想在你这儿吃顿饭?” 王河发局促的搓着双手,“我这日子村里最烂包,能吃个啥,你们要是不嫌弃,想在这里吃也行。

    只是这锅不够大,要多做几锅,碗筷也不够用,我让娃们去邻居家借。

    ” 王河发的老婆是个瘫子,在炕上坐着,两个儿子一个腿瘸着,一个有点傻,进到屋里有些地方还露着天。

     厨房是搭在墙角的一个棚子,走到灶台前揭开锅盖,篦子上是黑面窝头还有红薯,篦子下煮着玉米面汤,上面漂了几个麦仁。

    墙角放了几个坛子,每天吃菜都是把去年腌的白菜疙瘩和萝卜条捞出来。

     “同志们,我们吃饱了饭,别忘了还有人饿着肚子,我们住进亮了灯的窑洞,还有人点着煤油灯。

    我们看了电视,还有人只能看星星。

    我们的任务还很重很重,致富的同时,不要忘了那些困难的群众。

    ” 郑必成今天这个忆苦思甜活动,让日子过富裕的干部们感慨良多,就着王河发的锅灶做出来的饭,让饿了半天的干部们嚼着萝卜条都是香的,人饿了,谁还有那么多讲究,解放前不都是这么过来的。

     人们看着郑必成喝着玉米糊糊,嚼着窝头,吃得也很香,不是装出来的,知道神树县又迎来一个务实勤奋的干部。

     临走,郑必成发起了捐款,收了三百多块钱交给许坚强,要他找人给王河发盖个新房子。

     王河发的饭不好吃,可是还得吃,这是郑书记用心良苦,教育大家不要忘本,在这个事上,没有人埋怨郑必成。

     路过马店,马建国邀请高明楼回他家喝酒。

    在喝酒的空档,马晓夏显得有心事,喝酒的时候心不在焉,被马建国看在眼里,“老二,怎么老走神儿,有什么麻烦,可以找加林商量。

    ” 喝到半路,马晓夏相跟着高加林走出院子,高加林问道:“二哥,有啥心事儿,可以对我说,或许我有办法给你解围。

    ” “这事儿也只能跟你说,爸说你的嘴最严,就是办不成事儿也不会走漏风声。

    这事儿从哪儿说起呢?”马晓夏还有些犹豫。

     “二哥,就从郭集粮店开始。

    ” 马晓春吓了一跳,说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是爸告诉我的,卢曼青是不是又找你麻烦了?”高加林说出卢曼青的名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