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训练有承效

关灯
    “不必如此拘谨,以后直呼属下即可。

    ”吴巨说道。

     “是。

    ”章邯答道。

     “辛苦了,训练有成效。

    ”吴巨笑着拍拍他的肩。

     “距离实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章邯严肃说道。

     吴巨点头,低声嘀咕:“要是能成为特种兵就好了。

    ” 他语意模糊,声音极轻,只有自己能听到,但章邯却听得一清二楚。

     “吴卿,敢问特种兵究竟是何意?”章邯疑惑询问。

     吴巨愣住,没料到他会问起这个。

     他略作思考,整理措辞后解释道: “特种兵是一种执行特殊任务的兵种,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作战,对个人能力要求极高。

    这样解释你明白了吗?” 章邯点点头又摇摇头:“大致明白,但还不太清楚。

    ” 吴巨笑了笑:“听不懂没关系,目前条件难以培养真正的特种兵,未来总会有机会。

    ” 章邯点头未再追问,却默默记住了“特种兵”这三个字。

     “对了,吴卿此行有何吩咐?”章邯忽然想起。

     “让他们准备一下,下午下山。

    ”吴巨说。

     章邯一惊:“下山?去哪里?” 吴巨微微一笑,说了两个字: “咸阳。

    ” …… 楚国东部,兰陵县。

     一位白发老者坐在溪边亭中,提笔书写于竹简之上。

     忽闻身后脚步声响, 一个风尘仆仆的年轻人到来,正是韩非。

     “**韩非拜见师父!”韩非躬身行礼。

     亭中的老者是当今儒学泰斗荀子。

     荀子写完最后一个字,一边审视竹简上的文字,一边问韩非:“医家的发展如何?” “禀告师父,很好。

    医家人才辈出,新任魁首吴巨勤勉努力,首创心肺复苏术,又开创外科手术先河,有这样的魁首,医家必将兴旺。

    ”韩非回答。

     “难得见到你如此高度评价一个人。

    ”荀子放下竹简,用深邃的目光看着韩非,“你传回来的那首《水调歌头》,真的是吴巨所作?” “正是。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得真好。

    ”荀子感叹,眼眸中似有四季流转。

     “不仅如此,离开离山时,吴师还写了一首五言诗赠给某人。

    ” “五言?念来听听。

    ” 韩非便把吴巨的《送友人》吟诵给荀子听。

     荀子听完,陷入沉思。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荀子长舒一口气,仿佛想起了旧事,微皱的眉头随即舒展开来: “文采斐然!这样的诗才在当代实属罕见,这位医家魁首吴巨果然非凡,这首诗的格律已十分成熟。

    ” “姜夫子正在推广五言诗,我正考虑要不要抄一份送过去,既能研究格律,也能推动五言诗的传播。

    ”韩非说。

     “自然很好。

    ”荀子点头。

     “但这首诗是吴师赠予道家青卢子、阴阳家湘夫人以及某人的送别诗,吴师并未说明能否流传出去,我想……” “那就罢了,不要失了礼数。

    ”荀子说道。

     “是,**谨记。

    ”韩非拱手。

     “你一路劳顿,先下去休息吧,等休整完毕,再来跟我讲述此行的见闻。

    ”荀子说。

     韩非惊讶地挑挑眉。

     荀子辞去稷下学宫祭酒后,便隐居兰陵。

     外界的事情虽知,但他总是表现得毫不在意,谁也摸不清他的真实想法。

     这还是第一次他对魁首更替如此关注。

     这也侧面证明了吴巨的才华让荀子也无法忽视。

     韩非心中牵挂吴兄的近况,不知他是否又有新诗问世。

    尽管如此,他仍恭敬地拱手作揖:"遵命,告退。

    "随即离开。

     荀子在亭中沉思良久,才缓缓叹气:"吴巨啊,若我能再年轻几岁,也该亲自见见这样的奇才。

    可惜岁月不饶人,我已经老迈了。

    " 溪水潺潺向前,偶尔激起浪花。

     --- 吴巨离去后,章邯一声令下,侍卫们迅速整理行装,整装待发。

    午后,五百余名骑兵护卫着一辆马车,停在岐山山门前。

     虽然吴巨离开并未告知他人,但消息经由目击者的传播,前来送别的众人越聚越多,显示了吴巨如今的极高声望。

     自治愈吕凝、复活魏磬,到推广心肺复苏术及外科手术,再到平定纪敢和杜冉的叛乱,吴巨已成为医家的传奇人物,声名远播。

     甚至有人开始称他为"吴巨子",尽管此称号因资历问题一度被搁置,却因他的卓越成就得以恢复。

     ... 吴巨见到山门前人潮涌动,便简短与苏长老告别:"烦请您协助引导众人离山。

    " "放心,当年陈仲继任时,我就曾帮助过前代魁首完成此事。

    "苏长老自信满满。

     "那就让已出师的医者自行结伴行医吧,如今世道纷乱,他们多救人不仅能积累经验,也是为医家尽一份力。

    " 苏长老略作思考,点头道:"此法甚好,还可让他们随行医者学习,耳濡目染。

    " "那当然更好。

    "吴巨微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路顺风,到了咸阳别忘了代我向秦王和吕相问好。

    " "一定。

    "吴巨颔首。

     "快走吧,再晚怕是山门都要挤满了。

    " 两人回头望了一眼众人和医者。

     “再见。

    ”吴巨说道。

     苏长老点头回应。

     吴巨提高了声音对众人说:“各位要时刻自勉,你们才是医家的根本。

    ” “谨遵吴师教诲,恭送吴师!”众人和医者鞠躬作礼。

     吴巨点头回应,随后与魏磬登上车队**的马车。

     “出发!” 在苏长老的注视下,车队缓缓离开岐山,朝东边的咸阳方向前进。

     接下来的日子里,吴巨的车队时而前行,时而停留,沿途游览风光。

     实际上,从岐山到咸阳的距离并不算远,直线仅两百里,若快马加鞭,一天即可到达。

     然而吴巨却放慢了脚步,整整用了三天。

     第三天后…… “前面就是咸阳?”吴巨掀开马车帘子,平静地问。

     “没错,不过进城还得大约一个时辰。

    ”骑在马上的章邯转过身回答。

     吴巨点了点头:“引导**下山的事进展如何?” “据回报,已有约三成**开始返回,正如您所吩咐的那样,苏长老让**和医者们报名,每两名医者带六名**,分头巡行各地行医治病。

    ”章邯答道。

     “这样就好。

    ”吴巨点头,目光微微闪烁,随即放下帘子。

     车队继续向前行驶。

     没过多久,系统突然发出提示。

     “已抵达打卡地点:秦国都城,法家圣地——咸阳。

    ” “正在打卡中……” “打卡成功!” “恭喜获得打卡奖励:后世华夏法律法规全书。

    ” 听到系统的声音,吴巨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