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无需急于一时

关灯
     “嗯。

    ”吴巨微微颔首,接受了这一礼。

     吴巨坐回座位后,旁边的魏磬低声赞叹:“师父您真厉害,随口就能吟出一首词!” “别太张扬。

    ”吴巨轻声道。

     忽然,他发现对面的吕凝正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那双眼睛亮晶晶的,仿佛湖水中闪烁的星辰。

     吴巨对她笑了笑。

     吕凝的脸色微红,慌忙移开视线。

     吕不韦全程观察着这一幕,心中暗叹,看来自己养大的女儿终究是要离开了。

     即便吕凝陷入吴巨的魅力之中并非坏事,可他的心里却总觉得不是滋味。

     “一首《水调歌头》,一首《将进酒》,为作词界树立了新的标杆。

    后人恐怕难以超越吴卿的成就。

    ”一位年长的学者发自肺腑地感慨,引来众人附和。

     “可惜的是,烧刀子已经喝完了,不然边饮酒边聆听这首词,那该多享受啊。

    ”蒙骜惋惜道。

     “哎,孟子说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世间万物往往难以尽善尽美。

    ”一位儒家出身的老臣用文雅的言辞纠正道。

     若是平常,蒙骜对这类话语早已厌烦,但今天不知为何,或许是《将进酒》带来的豁然开朗,他竟觉得孟子的话颇有几分道理。

     “也无需太过遗憾,毕竟吴卿承诺日后还会继续酿造烧刀子,机会还有很多。

    ”王龁在一旁说道。

     “有道理。

    ” “不管怎样,今日能品尝吴卿的烧刀子,见证这首《将进酒》问世,这辈子也算无憾了!”麃公感慨道。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原本因韩国外戚闹得有些扫兴的宴会,因吴巨的这首《将进酒》重新焕发活力。

     吴巨与秦国的文臣武将们推杯换盏,也算正式结识了。

     直至吴巨不知第几次被劝酒之时,他忽然察觉到子楚身旁多了一名侍从。

     那侍从附耳向子楚低声汇报,听罢,子楚神情大变,连连确认后才让侍从退下。

     之后的一段时日,子楚始终独自沉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夜幕降临,宴席结束,众人各自归家。

     宏伟的王宫外,吴巨正与蒙骜、王龁等朝臣道别。

     “吴卿切记酿制烧刀子之事!”这已是麃公第三次叮嘱吴巨了。

     吴巨未曾料到,平日最沉默寡言的麃公竟如此嗜酒,醉后更是滔滔不绝。

     不仅是麃公,宴席散后,竟有数十位朝臣以“委婉”但诚挚的方式向吴巨表达了对烧刀子的渴求。

     这让吴巨十分惊讶。

     他没想过烧刀子会如此受欢迎。

     “放心,我会记住的。

    ”吴巨笑着回应。

     “好,很好。

    ”麃公满意点头,上车离去。

     接着,吴巨与其他朝臣又寒暄几句后也准备离开。

     忽然,身后传来一声女子的呼唤:“吴卿,请留步。

    ” 听到这句话,已踏上马车的吴巨停下了脚步。

     车内是魏磬,车外是吴巨,驾车的是章邯,三人都好奇地探头望去。

     来者是一名女子,气韵非凡。

     但吴巨认识她,她是夏太后的贴身侍女。

     “何事?”吴巨问道。

     “禀告吴卿,太后请您前往。

    ”侍女行礼。

     吴巨皱眉望向远方,看见不远处宫门前,夏太后伫立良久,目光投向这里。

     “……” 稍作考虑后,他对马车上的章邯和魏磬说:“你们在此稍候。

    ” “好。

    ”两人点头同意。

     吴巨转身对侍女道:“带路吧。

    ” “请随我来。

    ” 侍女领路,两人不久便见到了夏太后。

     比起大殿上的雍容华贵,近看之下,秦王生母、当朝太后的脸庞仍显现出岁月留下的痕迹。

     “吴巨拜见太后。

    ”吴巨行礼。

     “吴卿无需多礼。

    ”夏太后的笑容温和慈祥。

     她轻轻示意,身旁立刻走出一队侍者。

    他们手中托着漆盘,上面覆盖着绢帛,遮住了盘中之物。

     “这是?”吴巨疑惑地望向夏太后。

     “大王命成蛟随你研习词章之道,但哀家深知成蛟年少顽皮,怕他有所疏忽,惹你不悦,故特意前来拜会,望你能多多包容。

    ”夏太后说完,挥了挥手,侍者揭开了绢帛,展露出盘中的金银珠宝。

     这些珍宝大多为赠予吴巨之物,如一套名匠精心打造的银针、数百年陈年的药材及若干珍贵医书。

    也有送给魏磬的饰物,以及章邯所用的精铁锻造刀剑。

     显然,为备下这些极具价值且恰如其分的礼物,耗费了不少心思。

     “这……”正当吴巨欲婉拒时,成蛟匆匆赶来。

     “见过吴师。

    ” 成蛟见到吴巨在此,赶紧行礼。

     “为何此时才至?”夏太后目光柔和地转向成蛟。

     “父王叮嘱了几句。

    ”成蛟老实回答。

     他随后看向侍者手中的漆盘与财物:“这是何意?” 初时不解,继而瞥了眼夏太后,又瞧了瞧吴巨,顿时领悟夏太后意在拉拢吴巨,眉间微蹙,显出几分不悦。

     见状,吴巨心中明了。

     原来这只是夏太后的主意,成蛟对此毫不知情。

     于是他笑着拱手对夏太后说道: “太后美意我心领,只是《列子》云:无功不受禄。

    ” “再者,教习公子本是我自愿,这些东西还请太后收回。

    ” 夏太后微微皱眉:“吴卿怎会无功?您的才学出众,定能让成蛟的文采有所提升。

    ” 吴巨摇了摇头,“这对我来说只是小事一桩。

    ” “吴卿如此客气,我心中实在不安。

    ”夏太后叹息。

     吴巨目光扫过桌上的珠宝,略作沉吟后,选了两根簪子和一把嵌绿松石的长剑。

     “这些就当作我教导公子的报酬吧。

    ” 选好后,吴巨拱手行礼:“告辞。

    ” 说完便转身离去,毫不犹豫,显然不愿再与夏太后纠缠。

     夏太后和成蛟愣在原地。

     成蛟反应过来,忙说:“我去送送吴师。

    ” 随后快步追了出去。

     夏太后原本温和慈祥的面容染上一抹忧虑。

     她看着那些珠宝,又叹了口气。

     吴巨虽是外臣,却乃医家领头人物,若能争取到他的支持,对争夺太子之位极为有利。

     但现状表明,虽然未能成功拉拢,但也未彻底失败。

     吴巨的表现明显是在保持距离。

     “太后,小女子有一言不知当讲否?”侍女见夏太后愁眉不展,开口道。

     “说吧。

    ”夏太后回望。

     “吴卿刚到咸阳两日,无需急于一时。

    ” “他此行至少会在咸阳待一两个月,拉拢的机会还有很多。

    ”侍女低声说道。

     “这话倒也不无道理。

    ”夏太后点头,眉间的忧虑稍减。

     年初时,蒙骜攻韩,导致夏太后一派的韩国外戚在朝中处境尴尬,增加了扶持成蛟登位的难度。

     此时,一位仪态优雅的年轻女子走近,她是韩姬,子楚的姬妾,也是成蛟的生母。

     韩姬瞥了一眼漆盘中的物品,行礼道:“参见太后。

    ” “嗯。

    ”夏太后点头回应。

     “吴卿没有接受这些礼物吗?” “只拿走了两根簪子和一把剑。

    ”夏太后简明扼要地回答。

     韩姬点头表示理解,能够在后宫立足的人必定心机深沉,稍加思索便明白了吴巨的意图。

     “看来争取吴卿的支持并非易事。

    ”韩姬说道。

     宫殿外沉默片刻。

     “成蛟应该多劝劝,他年纪尚小,对储君之位缺乏认知,但终究需要明白这一点。

    ”夏太后对韩姬说道。

     “是。

    ”韩姬点头应允。

     “我听说大王再次派人前往赵国协商,打算将赵国的质子接回国,吕不韦也联系了几位赵国大臣游说。

    ”提起此事,夏太后的脸色立刻变得冷峻。

     “这是今年的第三次尝试了吧。

    ”韩姬轻轻皱眉。

     “是第四次。

    ”夏太后纠正道,“真不明白那位赵国质子和赵姬有什么特别之处,竟让大王如此魂牵梦萦。

    ” 喜欢大秦:我的技能有点离谱请大家收藏:()大秦:我的技能有点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