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盘算着未来计划

关灯
    “嗯,你先退下吧。

    ” “好的,告辞。

    ” 又一笔巨款流出,吴巨心中暗自盘算着未来计划。

     吴巨对章邯吩咐道:"庄子装修完成后,把五百侍卫安置好,日常训练的事依旧由你负责。

    " "明白。

    "章邯点头回应。

     "天色已晚,早点休息吧。

    " "属下告退。

    " 章邯离去后,吴巨打了个哈欠,回到院子。

    桌上放着一幅绢帛,魏磬已经离开。

    展开来看,满纸墨迹,正是《将进酒》全文。

    字体清丽秀美,比吴巨的字更显韵味。

     "这字写得少了些李太白的狂放之气。

    " 吴巨笑着摇头,将绢帛折起,与庄子的地契一同收好。

     深夜,烛火熄灭。

     次日清晨,吴巨早早起身,提笔写下几副药方,顺便带上几味珍贵药材作为礼物,出门直奔官衙。

     到后询问才知老内史不在,幸亏事先备好了拜帖以防落空。

    不过这也省事,吴巨心想:"干脆去拜访李腾。

    " 老内史虽不在,李腾常驻城门。

    果然,吴巨刚到城门口,就看见李腾身着劲装站在城楼上,目光如鹰般扫视来往行人。

     "烦请通传,我找李中尉。

    "吴巨温和地对守城军士说道。

     "啊?"军士愣住,额头渗出冷汗。

     "怎么了?" 吴巨仔细打量军士,认出是他前几天检查照身帖的那位。

     "真巧,又是你当值啊。

    "吴巨笑着说。

     "是..."军士慌忙点头,赶忙去通报。

     吴巨站在一旁等待,片刻后,李腾快步下楼拱手行礼:"李腾见过吴卿。

    " "不用每次都这么客气,我又不是你的上司。

    " 吴巨含笑扶起李腾,自从认定他是内史腾后,他对李腾的印象愈发改观。

     “我敬你并非因职位,而是由衷钦佩。

    ”李腾诚挚说道。

     “哦?我有何值得钦佩之处?”吴巨笑问。

     “吴卿医术冠绝当世,心系黎民,以医救世,怎能不让人敬重?”李腾坦言。

     “过奖了,不过是一点绵薄之力罢了。

    ”吴巨心中认可。

     李腾虽不卑不亢,却通晓人情世故。

    虽不易亲近,但并非不可深交,只需稍加努力即可。

     “言归正传。

    ”吴巨转向正题。

     他提起手中备好的药材与药方:“去官衙寻内史大人未遇,便直接来找你。

    ” 李腾恍然,接过药材和药方略览。

     “内史大人繁忙,或许无暇煎药,由你安排更为妥当。

    ”吴巨道。

     “定当竭力完成。

    ”李腾点头,随即蹙眉,“只是这药材……” 他虽不通医理,却觉此药价值非凡。

     “权当是赠予内史大人的礼物吧。

    ”吴巨直言。

     “这……” 李腾欲推辞,却被吴巨一句话堵住。

     “药方中有些药材极为稀少,对年份与状态要求极高,咸阳也难得觅得,我恰巧有,算是帮我挑选庄子的答谢,莫再推辞了。

    ”吴巨解释。

     听罢,李腾沉吟片刻,拱手道:“既如此,在下替内史大人先行致谢。

    ” “不必客气。

    ”吴巨笑道。

     李腾为老内史女婿,老内史欠人情,等同于李腾欠人情。

     这情谊岂非由此结成? 吴巨唇角浮现出一丝笑意。

     “煎药须知我都写在药方上了,有不明之处可随时来问我。

    ”吴巨说。

     “多谢提醒,在下铭记于心。

    ”李腾拱手致谢。

     “小事一桩。

    ”吴巨摆手,“你忙,不必相送。

    ” 说完,他挥了挥手,转身离去,身影迅速融入繁华街市。

     李腾伫立原地,目送吴巨远去,随后返回城墙。

     吴巨回到府邸,刚进门就看到子楚与成蛟坐在厅堂之中。

     许久未见子楚,他眉宇间似有倦意,显是为政事操劳所致。

    然而,他虽穿常服,气度却已大变,全无咸阳宫内那般威严,更像一位平凡父亲。

     “吴巨拜见大王、公子。

    ”吴巨拱手致礼。

     “成蛟见过吴师。

    ”成蛟起身行礼。

     “吴卿。

    ”子楚微颔首。

     …… “大王和公子来了多久?”吴巨坐下后问道。

     “刚到不久。

    ”子楚笑道,“此次前来,主要是让成蛟正式拜师。

    ” 吴巨一怔,随即摇头轻笑:“我仅教公子作词,连记名**都算不上,何需大王亲自前来?” 子楚摆手肃然道:“既习艺,当行拜师礼,我身为蛟儿之父,一同前来理所当然。

    ” 吴巨沉思片刻,认可其言,不再多言:“如此也好。

    ” 此时,魏磬恰好经过堂前,吴巨唤她过来,让她站于自己身旁。

     一场简短的拜师礼就此展开。

     规模远不及魏磬当年拜师时的盛况,那时可是整个医家见证,场面极为隆重。

     成蛟的拜师礼简约,非因逊色于魏磬,而是秦国公子,未来储君的有力竞争者,岂会在排场上逊色? 实则,是吴巨无意铺张,子楚亦不愿繁琐。

     “蛟儿,为吴卿奉茶。

    ”子楚吩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

    ” 成蛟应声上前,为吴巨奉茶,双手呈递。

     吴巨端详杯中清澈茶汤,饮毕沉思片刻,说道:“我门规不多,唯尊师重道、坚守初心二条,公子虽为记名**,但望铭记于心。

    ” “成蛟记住了。

    ”成蛟拱手作揖。

     吴巨点头道:“我收徒极少,只有魏磬一个,以后她就是你的师姐。

    ” “见过师姐。

    ”成蛟又向魏磬行礼。

     “师弟不必多礼。

    ”魏磬扶起了他。

     看着成蛟毕恭毕敬地给吴巨行拜师礼,子楚心中很是满意。

     对于朝中韩国外戚想要拉拢吴巨,借此让成蛟在太子争夺战中占据优势的意图,子楚心知肚明。

    即便是一条狗也能看出这一点。

    然而,子楚丝毫不在意。

     太子之位事关重大,关系到秦国的生死存亡。

    没有子楚的认可,任何人都无法登基,任何人都不能**他做决定,这是身为君主应有的自信。

     而且,子楚从未将成蛟拜师吴巨视为一件功利的事情。

    在他看来,今日带成蛟拜访吴府,不过是一位父亲将儿子交给老师教导罢了。

     …… 吴巨沉思片刻。

     当初魏磬拜师时,他送了一只特制的药囊给她。

     如今成蛟拜师,他也应该有所表示才是。

     “去取我新制的那支毛笔来。

    ”吴巨想了想,对魏磬说道。

     “好。

    ”魏磬答应一声,转身离去,前往吴巨的小院。

     不久后,魏磬回到堂中,手里多了一个长匣。

     吴巨接过长匣,打开一看,只见一支精致的毛笔展现在众人面前。

    笔头洁白,笔杆挺直且泛着竹黄色,上面还刻着“吴巨制”三个小字。

     “这是什么?”子楚立刻被这支奇特的物品吸引住了目光。

     “这就是毛笔,我用来替代分签的工具。

    ”吴巨认为送一支毛笔也算是诚意满满了。

     而且,魏磬学医,送药囊合适;成蛟学词,送毛笔也恰如其分。

     这很合理。

     “相比分签,毛笔有许多优点,比如不易腐烂,更适合书写在绢帛这样的柔软材质上,还能更好地展现文字的横竖撇捺点的美感。

    ”吴巨解释道。

     这支毛笔相较第一支粗糙的工艺,进行了多处改进。

    例如,毛料更为优质,笔杆经过特殊处理后,长时间使用也不易开裂。

     可惜的是,纸张尚未制作完成,吴巨准备的原料还在晾晒,预计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投入使用。

     “这是适合初学者使用的中锋羊毫。

    ”吴巨补充说明。

     站在一旁的魏磬向吴巨投去幽怨的目光,显然是在暗示当初送笔时并未提及这些细节。

     吴巨轻咳两声,回以尴尬却不失礼貌的表情,解释说那是因为当时技艺尚不娴熟,下次一定做得更好。

     两人眼神交流结束,成蛟从吴巨手中接过装笔的长匣,显得十分喜爱。

     然而,还未等他细细把玩,就被子楚一把夺走。

     “吴卿,这个东西如何使用?”子楚疑惑地端详着手中的毛笔。

     “只需蘸墨书写即可,类似于分签的用法。

    ”吴巨回答。

     子楚依旧满是疑问。

     见此情形,吴巨索性领众人前往书房,提笔挥毫写下一首《将进酒》。

     面对难题时,《将进酒》便是良方。

     字迹落定后,子楚对这支毛笔的态度顿时改观。

     “真是巧妙至极!吴卿果真如诗中所言,天生我才必有用!”子楚捧着毛笔连连称赞。

     “咳咳咳,大王过誉了。

    ”吴巨淡然接受了这份赞誉。

     对不起,蒙大将军。

     吴巨默默地向蒙恬道歉。

     “阿嚏!” 秦国边境的一座军营里,一位英姿勃发的少年忽然打了个喷嚏。

     “蒙恬,最近你怎么总是打喷嚏?”旁边的同僚询问。

     “不清楚,可能是刚到边境还不适应这里的水土吧。

    ”蒙恬皱了皱鼻子。

     …… “比起分签,两者差距犹如云泥。

    尽管初学稍有难度,但书写字体的效果却远超分签,外形同样如此,笔杆修长,笔头过渡自然,堪称君子之器。

    ”子楚由上至下将毛笔夸了一遍,句句发自肺腑。

     他刚刚尝试了几笔,深刻感受到毛笔的精妙之处。

     一旁的成蛟委屈地看着子楚手中的毛笔,心想这难道不是吴师父送给自己的礼物吗? “吴卿,你这毛笔还有存货吗?寡人想向你讨一支。

    ”子楚问,终究没拉下脸强行拿走成蛟的那支毛笔。

     “这个……工艺还需改进,产量也不高,现在世上仅有三支。

    若大王真心想要,我可抽空再做一支。

    ”吴巨解释。

     这产量简直低得不能再低了。

     “既然如此,那就麻烦吴卿了。

    ”子楚说。

     “客气客气。

    ”吴巨摇头。

     “要是这毛笔能普及到整个秦国就好了,到时吴卿定能名利双收,还能推动书法进步,惠及天下读书人。

    ”子楚感慨。

     “总会有那一天的。

    ”吴巨点头。

     其实吴巨真有扩大生产规模、推向天下的想法,毕竟他实现统合诸子百家的大计需要大量资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