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人仰马翻

关灯
    虽然缰绳也能用来借力,但没有人这样做。

    高速奔跑时拉缰绳,就像时速两百公里急刹车一样,只会导致人仰马翻。

     因此,这个时代若想保持稳定或完成动作,唯一的办法就是抓马鬃或抱马脖子。

     吴巨在注意到这一点后,在改进马蹄铁的基础上,又改良了马鞍、马嚼子等装备,还添加了马镫。

     有了这些,骑兵的战斗力更上一层楼! “吴大人购置铁料,是不是为了打造这些东西?”子楚急切地问。

     “正是。

    ”吴巨点头肯定。

     这难道就是你说的玩具? 众人哑然失笑。

     章邯演示完毕,重新回到原地,下马站到一旁。

     蒙骜上前一步,拱手行礼问道:“这位壮士,请问尊姓大名?” “蒙老将军过誉了,在下章邯。

    ”章邯连忙回礼。

     “看你举止,是否当过兵?”蒙骜从章邯的动作中察觉出一些端倪。

     “在下曾是郿县地方守备军的一名百将。

    五年前,即昭襄王五十三年,攻魏之战大获全胜,那时我还是个普通士兵,初上战场,因立功被授予上造之爵,有幸目睹您的风采。

    ”章邯答道。

     “昭襄王五十三年……”蒙骜神情微凝,陷入回忆。

     五年前那场战役,他记忆犹新。

    那一战大败魏国,攻陷吴城,迫使魏国投降,成为秦国的附属国。

     “确实是一场大战,遗憾的是当时没能重用像你这样的英才。

    ”蒙骜感叹道。

     “将军过奖了。

    ”吴巨回应。

     “如果你愿意,可以回秦军效力,我相信你的才能一定能有所作为。

    ”蒙骜满怀**地说道。

     吴巨心里疑惑:“这是在挖我墙角吧?” 不过他并未阻止,而是看向章邯。

     章邯铸造马蹄铁时的肺腑之言仍在耳边,所以吴巨明白章邯不会轻易离开。

    他也尊重章邯的选择。

     常言道,想走的人是留不住的。

    如果章邯执意离开,吴巨不会强行阻拦。

     章邯沉思片刻后摇头,“我在吴卿手下过得很好,吴卿对我也不错,所以我目前没有回秦军的打算。

    ” 吴巨松了口气,“太过分了!哪有这样挖墙角的,章邯可是我的侍卫统领,他走了谁来训练我的五百近卫?” 显然他自己也没意识到,当初将章邯招至麾下也是同样的挖墙角行为。

     子楚原本对蒙骜招揽章邯的事并不太在意,但听到吴巨的话后立刻竖起耳朵。

     侍卫统领? 他心中震惊。

     他没想到眼前年轻的章邯竟是吴巨五百近卫的首领。

     显然,吴巨把侍卫统领的位置交给章邯,说明此人必有过人之处。

     章邯展示的骑术和战场上的成就也印证了这一点。

     这样的良才为何没被秦国发现? 子楚心里一阵酸楚。

     他并非因吴巨得才而生气,而是为秦国未能识才而惋惜。

    章邯这样的人才若非遭压制,便是下属眼光有问题。

     蒙骜听到“侍卫统领”四字,脸上闪过一丝惊讶:“若能得到吴卿赏识,倒不失为一条捷径。

    ” 吕不韦对这场对话感到无奈,他认为错失章邯虽可惜,但马镫才是当务之急。

     他抬手示意:“说正事吧。

    ” “抱歉,年纪大了话多,差点忘正事。

    ” 蒙骜转向章邯,问道:“能否借你的坐骑一用?我想试试这马镫的便利。

    ” 章邯瞥了眼吴巨,得到对方的默许后点头道:“自然可以。

    ” --- **第3章马蹄铁与马镫赠予子楚** 在蒙毅的帮助下,蒙骜上了马。

     他长叹一声:“年岁渐长,连上马都要人扶,尤其在像章邯这般年轻有为的后辈面前,更觉惭愧。

    ” “将军在我心中从未老去,我始终记得您当年冲锋陷阵的英姿。

    ”章邯微笑回应。

     “哈哈哈哈!” 蒙骜开怀大笑:“好!这话说到我心里去了,今后咱们就是朋友。

    ” 他转向吴巨:“有机会带章公子来我家坐坐。

    ” “一定!”吴巨答应得很痛快。

     蒙骜补充一句:“别忘了带你的烧刀子。

    ” 说完,他策马疾驰而去,片刻间消失于林间。

     吴巨愣了一下,随即苦笑摇头。

     “烧刀子”,又一个未完成的目标。

     之前因硬件不足没动手,如今玻璃已成功烧制,蒸馏设备应不难实现。

     看来是时候安排烧刀子了。

     最近花销巨大,吴巨深感入不敷出,只能靠卖酒度日。

     …… 数分钟后,蒙骜返回原点。

     然而,他下马后的第一件事,竟是蹲下身,皱眉仔细查看马蹄前的泥土。

     “蒙卿,何事?”子楚疑惑地问。

     “大王稍等。

    ”蒙骜答道。

     他用手指清除马蹄上的泥土,露出了一层薄薄的马蹄铁,泛着金属的光泽。

     蒙骜指向马蹄铁,急切地问吴巨:“这就是马蹄声不同的原因吧?” “正是,蒙老将军果然目光敏锐。

    ”吴巨微笑回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是何物?”蒙骜继续追问。

     吴巨看向章邯,后者会意后解释道:“这是马蹄铁,用来避免马蹄过度磨损。

    ” “防止马蹄磨损?”蒙骜眉头微蹙。

     “把铁片钉在马蹄底部,定期更换就能大幅减少磨损。

    ”章邯说明。

     “钉在马蹄上,马不会感到疼痛吗?”蒙骜不解。

     同样的疑问。

     章邯解释说:“不会,因为马蹄由角质构成,无痛感。

    ” “角质层类似人的指甲。

    ”吴巨补充。

     “对,角质层。

    ”章邯点头赞同。

     蒙骜深吸一口气,点头表示理解。

     他激动得连胡须都在颤动。

     “若真如此,这简直是天才的设计!”蒙骜声音颤抖,脸涨得通红,却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蒙老将军过誉了。

    ”吴巨淡然一笑。

     蒙骜转身,兴奋地对子楚说道:“大王,马蹄铁与马镫都是国家的重要利器!若有此二者,我秦军骑兵的实力将堪比赵国的赵边骑,攻下赵国指日可待!” “赵边骑?”子楚为之动容。

     那是赵国最精锐的军队。

     这支队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上代**,即赵武灵王时期。

     因赵国长期受到关外林胡、楼烦两族的侵扰,赵武灵王在其在位第二十四年,决定“以胡制胡”,提倡“穿胡服”、“学习骑射”,命令全国弃用长袍宽袖,改穿胡服。

     同时废除战车,转而练习骑马射箭,借鉴胡人的优点弥补中原的不足。

     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堪称震撼七国、流传千古之举。

    通过这一变革,赵国建立起一支以骑兵为主的强大军队,国势自此蒸蒸日上,成为唯一能够与秦国抗衡的国家。

    这支精锐骑兵部队被称为“赵边骑”。

     从昭襄王时期开始,白起、王龁、王陵等名将屡次进攻赵国,却屡屡受挫于赵边骑。

    若马镫和马蹄铁能弥补秦军骑兵与赵边骑之间的差距,那么攻赵之战将变得更为轻松。

     听到这一消息,子楚、吕不韦、蒙毅等人皆露出兴奋之色。

    他们围在章邯的马旁,仔细观察马蹄铁和马镫,连章邯及其侍卫都被吓得不轻。

    经过一番讨论,众人一致认为这两项发明意义重大:马蹄铁能有效减少马蹄磨损,而马镫则显着提升了骑兵在马背上的稳定性与操控能力,合理运用后,秦军骑兵战力必将大幅提升。

     “吴卿,寡人有话要说……”子楚刚要开口,却被吴巨打断。

    吴巨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带来这些人并非为了隐瞒,马镫和马蹄铁的重要性,作为制造者,我再清楚不过。

    不过,这份恩情我必须回报。

    ” 子楚听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