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这是在思考!

关灯
    看着准女婿冒险呢? "要是吴巨出了什么事,回去后吕凝岂不是要怪我一辈子?" 听到这话,吴巨假装认真考虑。

     其实他也没什么急事非得去洛阳,多待几天也无妨,还能顺便看看合纵的情况。

     于是吴巨勉强地点点头:"那我就在这儿多待些时日,麻烦蒙将军和诸位了。

    " "哪里的话,不必客气。

    " 随后吴巨提议:"我从咸阳带了些烧刀子,不如一起喝点?" "烧刀子?"蒙武等人顿时眼睛发亮,连一向寡言的蒙恬也来了兴致。

    这种天下闻名的第一烈酒,他们平时难得一见,更别说品尝了。

     吴巨的无拘酒肆刚开张没多久,其他地方的酒馆还处于起步阶段。

    由于合纵之事,吕不韦准备运往七国的酒也被搁置了,所以烧刀子根本进不了函谷关。

     但终究忍不住内心的期待,函谷关内外,不知有多少过往行人向他们夸耀过吴巨的烧刀子,说是能甩天下其他酒品十几条街。

     军旅之中,谁不爱酒? 蒙武看着父亲蒙骜,得到默许后,笑着挥了挥手:“好,今日便与吴卿痛饮一番,不过仅此一次,醉酒误事。

    ”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吴巨附和着笑。

     众人进入关内,厚重的城墙内空间宽敞,宛如一座巨型堡垒。

    四下可见攻守城的器具,将士们来来往往,有的在训练,有的在修建防御工事,有的在打造兵器,还有人在磨砺武器。

    城墙上的士兵站得笔直,警惕地注视着函谷关外的六国动静。

     吴巨注意到章邯和蒙恬竟已攀谈起来,气氛颇为融洽。

     “你们认识?”吴巨疑惑地问。

     “回禀吴卿,在下多年前曾在军中见过章统领几次,相谈甚欢,也算有些交情。

    ”蒙恬拱手回答。

     吴巨恍然大悟。

    虽知章邯当时只是地方守备军的一名百夫长,但他在战场上拼杀过,也跟随蒙骜攻魏,与蒙恬熟识倒也合情合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到蒙恬,吴巨对他颇感兴趣。

    这人可是历史上的名将,领军灭齐,北击匈奴,与蒙毅内外并肩,被称为“忠信”,声望丝毫不逊于蒙骜和蒙武。

    再说,毛笔也是他的发明,因而被尊为笔祖。

     而吴巨算是抢先了一步,抢了他的发明功劳。

     刚到咸阳时,他本想拜访蒙府,与蒙恬一见,可惜那时蒙恬已随父驻守函谷关,算是一桩憾事。

    如今终能相见,果然少年英姿不凡! 吴巨笑着拍拍蒙恬和章邯的肩膀:“既然相识,今日便畅饮言欢,共叙旧情。

    ” 第128章再启大局 俗话说“以酒会友”。

    宴席上,吴巨带来的烧刀子成为众人交流的桥梁,大家频频举杯,欢声笑语不断。

     通过蒙骜的引荐,吴巨与蒙武、蒙恬父子渐渐熟络起来。

     蒙武感叹道:"既能精通医术成为医中翘楚,又能写诗作赋,还酿出了天下闻名的烈酒烧刀子,尽享世间财富,吴卿实乃旷世奇才。

    " 吴巨微笑回应:"蒙将军过誉了。

    " 蒙骜轻笑:"吴卿的能力远不止这些。

    " 蒙武疑惑:"父亲此话怎讲?难道还有我不知道的事?" 蒙骜与众人相视一笑:"你知道马蹄铁吗?" "自然知晓。

    "蒙武点头。

     尽管马蹄铁尚属机密,但作为蒙家的重要人物,他们早已了解其价值并亲见其效用。

     "马蹄铁的发明者正是吴巨。

    "蒙骜捋须道。

     蒙武与蒙恬震惊不已。

     "竟然是吴卿?"蒙武难以置信。

     他原以为马蹄铁的制作者应是熟悉冶炼、熟稔军旅且深谙马性的专家,没料到竟是以医术、诗文和美酒闻名的吴巨。

     "小事一桩,不足挂齿。

    "吴巨淡然一笑。

     "若马蹄铁算不得大事,那晚辈不知何为要事。

    "蒙恬尊吴巨为长辈,此刻对其愈加敬重。

     "我必须敬吴卿一杯!有您创造的马蹄铁,秦军定会更加强悍。

    "蒙武举杯。

     "吴卿太过谦虚。

    "吴巨举杯共饮。

     "痛快!"蒙武畅饮后感慨:"果然名不虚传,烧刀子果真厉害,胜过杜康、青竹百倍!" "吴卿过奖了。

    "吴巨含笑回应。

     酒宴过半,众人已有几分醉意。

     察觉时间已晚,吴巨起身道:"我有些醉了,先告退休息,诸位慢饮。

    " 说完,他略作拱手,随后与章邯离去。

     吕不韦肩负抵御合纵联盟重任,此次来函谷关接管防务,蒙武本欲汇报关内事务,却因他在场而未及时提及。

     吴巨心知肚明,遂带章邯离开,以免多有不便。

     日暮时分,两人走出门外。

     吴巨伸了个懒腰,随后问章邯:"近卫都安排妥当了吗?" "妥当了。

    函谷关规模宏大,军营多的是。

    在这山庄悠哉这么久,也该让他们体验一下真实的军旅生活了。

    "章邯笑着回答。

     吴巨点头表示认可:"不错的想法。

    " 忽然,他问:"章邯,你以前来过函谷关吗?" 章邯点头:"这些年秦国多与韩、赵、魏交战,攻打韩魏常需经由函谷关进出,我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我从未在关内停留,大多是入关后稍作休整便继续行程。

    " "这样啊。

    "吴巨点点头,"陪我去看看吧,我想见识一下这函谷关的险峻之地。

    " "好。

    " 两人登上城墙。

     两侧的山岩被打磨得十分平整,外围还筑有一层厚实的城墙,延伸数里,烽火台与塔楼依次分布,巡逻的士兵全副武装,秩序井然。

     外侧城墙显得更加古老,随处可见刀剑留下的痕迹,墙基的泥土和青砖隐约泛着血色,那是雨水也无法洗去的。

     城墙正对着东方。

     那里是洛阳,连接着三川、颍川、河东、河内、上党。

     那里有周王和孙隐,还有兵家,以及已准备就绪的韩魏联军,还有酝酿中的合纵计划。

     "这一战,怕又将是一场浩劫。

    "吴巨凝视远方良久。

     "这就是战争。

    人人都说武安君白起好杀,单是长平一战便坑杀了四十万赵军,可那些推动合纵之人,因此丧生的人恐怕远超十万百万。

    "章邯摇头叹息。

     "说起从前在军中的日子,我还真有些怀念呢。

    策马沙场,挥刃自如,简直无人能敌。

    "章邯感慨。

     "要不我向蒙将军提议,让你加入军队?"吴巨打趣道。

     "不必了,跟着你就很好。

    "章邯摇手拒绝。

     "你确定?"吴巨轻笑,随即说道,"或许将来你可以既为我效力,也为秦国尽忠。

    " "这话怎么讲?"章邯疑惑。

     吴巨反问:“若我加入秦国阵营,你觉得如何?” “秦国上下必会热烈欢迎,凭你的才智与实力,或许真能助秦国一统天下!”章邯毫不犹豫地回答。

     吴巨微微点头。

     “你该不会真要……”章邯犹豫起来。

     “这只是个念头,等这次合纵之后再看吧。

    ”吴巨摇了摇头。

     自从昨晚领悟了兵家与法家的核心要义后,他毅然放弃了原有计划,开始谋划更大的布局。

     助秦国完成统一…… 吴巨认为这是个极佳的选择。

     加入七国中的任何一国都能让他的统一大计事半功倍,而在权衡利弊之后,秦国无疑是最佳选项。

     他与秦国君臣关系融洽,还在秦国发展了许多产业,医家的七国分部也以岐山分部为重。

    更重要的是,历史上秦国本就是一统天下的主角,相关记载更为详尽,这也让他对秦国的理解和先知优势远远超过其他六国。

     回想起小时候读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故事,或是重生后看到那些网文作者写的荒诞小说,他曾无数次幻想自己能亲身参与秦国的统一事业。

     或许真能如愿以偿。

     前提是秦国在这次合纵中取得胜利,否则一切不过是空谈。

     吴巨瞥了眼身旁的章邯,这小子显然心情颇好,毕竟他一直以来的梦想是参军建功立业,而如今却在吴巨麾下实现了部分目标。

     喜欢大秦:我的技能有点离谱请大家收藏:()大秦:我的技能有点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