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年前最后一次朝会

关灯
    次日清晨,天阴沉,连风都透着几分压抑。

     相邦府迎来两位访客。

     马车缓缓停在相邦府前,驾车者是黑衣男子。

     “苏先生,到了。

    ”他恭敬地说。

     苏先生掀开帘子,打量着宏伟的相邦府。

     “若非你提及,我还真不愿跑来咸阳这险地。

    ”苏先生摇头轻叹。

     二人下车,递给门前仆役一张拜帖。

     苏先生自称是秦相吕不韦的旧识,曾与他交情深厚,今日特来拜访。

     恰好听见此事的嫪毐面露疑惑。

     他与吕不韦是同乡,为何从未听他说起过这个旧识? “老爷,有人来访,说是你的同乡故友。

    ”仆役呈上拜帖。

     “拿过来。

    ”吕不韦神情平淡,平日结交的朋友众多,这种拜访不算稀奇,连嫪毐也算一个。

     然而接过拜帖一看,他的脸色骤变,喉结微动。

     深吸一口气后,他将拜帖放回桌上,语气沉稳:“请他们进来。

    ” “是。

    ” 片刻后,苏先生与黑衣男子进入相府,站到吕不韦面前。

     吕不韦恢复镇定。

     他示意仆役退下,后者领会后离开。

     “拜见吕相。

    ” “坐吧。

    ”吕不韦淡然道。

     苏先生坐下,黑衣男子站在十步之外。

     “那我直言了?” 吕不韦未答。

     “此次前来,为报当年您父亲相助之恩,如今该偿还了,您觉得如何?” 吕不韦轻抚茶杯,示意继续。

     “您想让吕某帮忙做件事。

    ” 苏先生提到的“您”,显然指的是另一人。

     提及此人,苏先生的语气中自然流露出敬意。

     “此事绝非无理要求,不会触碰您的底线,不影响您的权势,更不会损害秦国的利益。

    ” 吕不韦简短回应。

     “讲。

    ” …… 吴巨离开吴府。

     今日早朝,他特意早起。

     吴巨伸展身体时,注意到吕府有些动静。

     仔细一看,吕不韦立于府前。

     一白衣男子向吕不韦行礼,身边黑衣男子随之拱手。

     两人登车后,黑衣男子驾车,马匹嘶鸣,车离去,转瞬消失。

     相府门前。

     吕不韦凝视马车远去之处,面沉似水,许久未动。

     直至另一辆马车经过,车上人向他问安,他才回过神,返身入府。

     “在看什么?” 吴巨耳边忽闻此声。

     回头见是嫪毐不知何时靠近。

     “那两人是谁?看着怪怪的。

    ”吴巨点头指向车行方向。

     “说是吕相旧识。

    ”嫪毐稍作沉吟,“不过……” “怎么了?” “总觉得那黑衣人有些眼熟。

    ”嫪毐摸着下巴。

     “练武之人本就相似。

    ”吴巨笑道。

     “确实有可能。

    ”嫪毐点头思索,随即离去。

     吴巨陷入沉思。

     他没说出口,自己也有这种感觉。

     并非面容,而是气质,一种难以言喻的气息。

     以他敏锐的感知,甚至超越习武之人的洞察力,他有八成把握认定,曾在何处见过此人。

     至于白衣男子…… 吴巨觉得这人不简单。

     反复思考后,他决定不再纠结,整理行装后乘车上路,往宫中而去。

     自那次为秦姬接生后留在王宫,接着参加过一次早朝起,他便养成了这个习惯。

    虽然并非每次都去,但在咸阳时,他每隔几天便会入宫一次。

    群臣对此已习以为常,甚至有些羡慕他来去自由,不像他们需要遵循严格的上朝规定。

     子楚自然对吴巨偶尔参政没有异议,反而希望他能成为秦国大臣。

     今天的早朝和平日并无不同,只是这一天是年关前最后一次朝会。

    议题依旧围绕东周事务展开,韩魏和谈即将结束,土地赔偿不会有太大变动,主要是赔款问题。

     然而,没人料到,这次朝会竟发生了一件让所有人都震惊的事情。

     这一天,朝堂再次讨论东周王室的命运。

     令人意外的是,吕不韦首次站出来力保周王室! 第14章吕不韦保下周王室 “臣认为,周室衰弱不堪,无需担忧,不如放他们一条生路,迁离洛阳,另寻安身之所。

    ” “首先,周王承诺若放过周室,愿献出东周城邑;其次,可以安抚支持周王室的旧臣,避免他们起事;最后,此举还能彰显大王的仁义贤德。

    ” …… 朝堂顿时议论纷纷。

     吕不韦支持保下周王室的理由并不新鲜,朝中争论许久,“保皇派”的立场也大致如此。

     站在队伍中的吴巨抬眼看向朝堂上那挺拔的身影。

     他心中涌起一丝疑惑。

     之前与吕不韦闲聊时,也曾谈及对周王室去留的看法。

     当时吕不韦表示,自己无意参与此事。

     他作为攻下东周的主帅,功劳颇高,没有必要卷入其中。

     而且身为外臣,这类事情通常不会发表意见。

     在这种情况下,外臣的地位常常显得有些尴尬。

     就像之前韩魏联军攻打时,朝中的韩国和魏国权贵们处境都很微妙,个个小心翼翼,大门不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吕不韦虽非权贵,也与东周无直接关联,若要发言也不是不可以。

    但主要原因是,他不想卷入这趟浑水。

     "君主心意已定,大王心中早有决断。

    不过这是他登基后的首项大事,他自然想慎重考虑。

    即便我们表态,影响也不会太大。

    "这是吕不韦当时说的话。

     那么,如今吕不韦为何突然转变态度,站出来力保周王室呢? 吴巨眉头紧锁,百思不解。

    忽然,他想起了今天早上去拜访吕府的那两人。

     …… 咸阳某府邸。

     此处位于王城之下,周王就被安置在这里。

     "没想到吕不韦竟然是他们的筹码,真是出乎意料。

    "周王看完新收到的情报后感叹。

     身为一国之君,他在别国自然也有一些眼线。

    况且,朝堂上的事通常不是秘密。

     早朝结束后,他就得知了吕不韦提议保留周王室的消息。

     关于周王室存亡的争论之所以拖得这么久,吕不韦作为朝中首席大臣,也确实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今他表态了,事情自然有了定论。

     不出意外的话,不久秦王就会召见他,商讨献上东周城邑的事宜,为这场战争画上句号。

     周王放下情报,看着庭院里的花草,思绪回到了那天的周王宫。

     那天,那位苏先生前来拜见,与他达成了一项协议。

     "我恳请您不要将先生谋取九鼎的事告知秦国。

    "苏先生说道。

     周王抬起沉重的眼皮,瞥了他一眼:"对我有何益处?" 苏先生微微一笑,说了两个字: "周室。

    " "……" 周王瞳孔微缩:"你到底想说什么?" "周室衰微,凭东周现有的城池与兵力,根本无法抵御秦国的铁骑。

    你们唯一的选择就是投降,舍弃诸侯之名,献上城池,俯首称臣。

    " "但你难道不怕秦国会对周王室大开杀戒吗?" 周王喉头微动。

     这正是他最为恐惧之事。

     "如今的周室,对秦国而言毫无价值!" "若周赧王仍在世,或许秦国真的会保留周王室,毕竟挟天子以号令诸侯足以令人动心。

    当年张仪也曾与秦惠文王商议过此事,但如今……恕我直言,周王室还有什么筹码?"苏先生问道。

     "......"周王默然不语。

     "您只需替我们保守秘密,作为交换,我们会帮助您保住周王室。

    "苏先生说道。

     周王沉思片刻,给出了答复。

     "......成交!" "痛快!"苏先生笑了。

     周王站起身,走到苏先生面前,两人相隔不过两拳的距离。

     周王凝视着苏先生,两人深邃的目光彼此对峙。

     "我很想知道,你们为何不杀我?" "死人不是更容易保守秘密吗?" "你们究竟在计划什么?" 面对周王咄咄逼人的质问以及无形的压力,苏先生毫不动摇。

     "希望您能好好保守秘密,这次谈话的内容也在保密之列,这是一场公平的交易,大家都要诚实守信,这样最好不过。

    "苏先生避开了周王的问题。

     周王依然注视着他,未发一言。

     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寡人自当信守承诺,希望你们也能如此,毕竟这对你们而言是一种难得的美德。

    " 苏先生并未理会周王后半句的嘲讽。

     "如此甚好,在下告退。

    "苏先生后退一步,拱手行礼,随后离开。

     ... "他们为何不杀寡人呢?" 这是周王至今未能明白的事。

     但他清楚,这些人最厌恶累赘,也不讲什么诚信,一旦失去利用价值,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抛弃。

     自己还活着,说明自己仍有利用价值。

     至于这价值是什么,他却始终无法参透。

     周王心中涌起一阵寒意,想到那些人的计谋。

    这些人是真正的幕后策划者。

    “无论如何,保住周室才是关键。

    ”这是他此刻唯一的期盼。

     第15章纵横家的真容 “吕相!”吴巨在咸阳殿前追上了刚结束朝会准备离开的吕不韦。

     身为相国,吕不韦在朝中地位显赫,手下门客众多。

    平日里,他总是被一群追随者围绕,谈论政务或一同饮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