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学宫鼎盛

关灯
    至元三十一年冬月,琼州的火山岩官道上铺满防滑的黎锦垫,雷火书院的朱漆大门终于换作“天下学宫”的鎏金匾额。

    门楣中央,火铳与星盘、耒耜、柳叶刀共同构成“共学”图腾,枪管的螺旋膛线穿过波斯星象、高丽医纹、威尼斯齿轮,在晨霜中泛着冷光。

     波斯星象师穆罕默德的白袍拂过“火铳浑天仪”的青铜支架,他的琉璃镜片倒映着仪器核心——由十二根火铳枪管改造的黄道环,每根枪管的膛线角度对应着北斗七星的位移轨迹。

    “看这螺旋,”他用银杖指点枪管间的联动齿轮,“贵方计算弹道的抛物线,竟与行星运行的椭圆轨道暗合。

    ” 汉族天文学家李淳风的弟子正在调整赤道环,环上的刻度沿用火铳膛线的七旋为一尺:“当年火铳校准距离,现在校准星距。

    ”他忽然指向波斯学者带来的星盘,盘心的狼头纹与火铳纹在刻度线上重合,“穆罕默德先生的星盘指针,若按枪管膛线弧度改良,冬至日的太阳方位误差可缩小三成。

    ” 威尼斯工匠马可的铁砧声混着黎族匠人的椰雕响,他正在用废火铳扳机锻造望远镜的调焦轮:“扳机的扣动阻尼,”他的意大利语混着生硬的黎语,“让镜片的微调像扣动扳机般精准。

    ”旁边的蒙古族学徒却将狼头纹融入镜筒雕花,狼眼位置嵌着甜火结晶,“这样在极夜也能看清刻度。

    ” 高丽医官崔志远的银针悬在火铳形的艾灸器上方,器身刻着《黄帝内经》与黎医《草木经》的共生图谱:“甜火结晶的热力,”他用朝鲜半岛的汉语官话解释,“顺着枪管膛线的螺旋导入穴位,比传统艾条多了三分穿透力。

    ”阿椰的弟子正在调配新的牛痘膏,罐口的火铳纹浮雕里,高丽人参的纹路与琼州三角梅的脉络交织生长。

     七层楼高的藏书阁中,《南海雷火录》的晶体书页在中央旋转,书页边缘投射出各国典籍的影子:波斯的《星之轨迹》、威尼斯的《机械原理》、高丽的《乡药集成方》。

    每本书的扉页都夹着火铳形的黎锦书签,书签上的螺旋纹能自动检索关联章节——当阿拉伯学者翻开《古兰经》的节水灌溉章,书签立即定位到琼州《海耕法典》的潮汐轮作篇。

     “看这里!”阿拉伯农学家易卜拉欣的手指划过《齐民要术》与火铳轮作图谱的重合处,“贵方的七旋休耕制,”他的羽毛笔在羊皮纸上绘制两河流域的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