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直播通清朝 第17节

关灯
     【给了钱,雍正还觉不够,又将原本属于皇帝的佐领人丁全部划归怡亲王府。

    又给增加了17人的侍卫,甚至到了雍正三年他给了怡亲王一个郡王的爵位。

    就是说胤祥可以在自己的儿子中选一个来继承郡王的爵位。

    】 “嘶!”听到这话的很多爱新觉罗家的爷们都是倒吸一口气。

    这样的恩宠实在是有些超出他们的想象。

    爵位是什么,那就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东西了。

    还是一个郡王的爵位,这样的奖励,让他们卖命他们也心甘情愿啊。

     “哼,老四不是最看重规矩的吗,这样的赏赐可是坏了祖制。

    ”十四表示不服。

     胤禟和胤俄对视一眼,这老十三是赌对了。

     “可是就算这样也太夸张了。

    ”胤俄嘟囔一句,“九哥,你说要是登基的是老八,你我兄弟能有十三这样的福气吗?” 不会! 胤禟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于是他的脸色就更差了一些,这不是说他们的眼光没有十三好吗。

     胤俄原本想再吐槽几句,但是看到他家九哥的脸色,明智的保持安静。

     【雍正对胤祥的劝谏也是全全采纳,有时候一些享乐的事情胤祥劝谏说是劳民伤财,雍正必然会取消,还会和大臣们说,怡亲王不让,所以取消,以后但凡怡亲王不让的事情,你们都要提醒我,不要让怡亲王不高兴。

    啧啧,这就是妥妥的弟控。

    】 【胤祥劳累过度,病逝的时候也才四十四岁,雍正是悲痛欲绝,吃不下睡不着,还亲自穿了一个月的素服。

    主播相信雍正这么做是完全摒弃了自己皇帝的身份,而是单纯的站在一个兄长的角度送最爱的弟弟最后一程。

    】 听到十三弟竟然壮年就病逝了,胤禛死死地抓住胤祥的手:“十三弟……” “四哥,我没事的。

    ”胤祥并没有觉得自己活的不够长,寿命天定,而且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胤祥觉得四十四岁也是足够了。

     胤禛看着十三洒脱的样子,心里却是无法接受。

    也有了一些想法。

     【这里是雍正帝的圣德神功碑楼,里面就是的圣德神功碑文是用满汉两种文字写的,大家注意到没,没有蒙文了。

    越到后期,清朝对蒙古的依赖就越小了。

    不看其他,看看清朝的公主出嫁就能看出来,康熙有20个亲生女儿,但是活到成年的只有8个,加上一个养女就是有九个女儿。

    其中有七个都嫁到了蒙古。

    只有五公主温宪公主和九公主悫靖公主没有嫁到蒙古和亲。

    而到了乾隆朝,乾隆有十位公主,活到成年的只有五位,加上一位养女,就是六个女儿,其中只有三位公主嫁到了蒙古。

    分别是养女和婉公主,嫡女和敬公主,和皇七女和静公主。

    】 【满蒙联姻是国策,但是这联姻也是随着双方的实力变化变化着的。

    这种变化不单单是在联姻上显示,在很多其他地方都有显示, 这圣德神功碑也是体现了这一点。

    碑楼的后面是一块空地,旁边这里是神厨房,古代祭祀的时候给人做饭用的。

    然后是两个配殿。

    】 【好了,前面就是泰陵的主体建筑了。

    经过隆恩门,两侧的分别是东配殿和西配殿。

    正中间的这座宫殿是泰陵中最大最宏伟的建筑,隆恩殿。

    这样的布局就是典型的四合院布局,看着就是特别的庄严肃穆。

    殿内明堂供奉的是雍正和他的皇后乌拉那拉氏的排位。

    年氏的排位在西暖阁中。

    当然这是现在的位置,清朝的时候是怎么弄得,我们也是不得而知。

    】 【就很哇塞:那乾隆的亲妈呢,她不和雍正葬在一起的吗。

    】 星慕刚好看到这条留言,觉得应该解释一下。

     【有人问乾隆的母亲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为什么没有和雍正合葬。

    这一点我们要从孝庄太后讲起。

    大家都知道孝庄太后是皇太极的妃子,按理说应该是和皇太极合葬。

    但是孝庄薨逝的时候皇太极都已经去世四十多年了。

    而且孝庄死前留下遗言,大致的意思就是皇太极的陵墓奉安已久,不能因为她而打扰对方,她舍不得顺治和康熙两人,所以将她葬在顺治旁边就好。

    】 【孝庄太后这个遗言很有意思。

    大家都知道孝庄太后嫁给皇太极后,地位上不如她的姑姑哲哲,宠爱不如她的姐姐海兰珠。

    她还和皇太极相差21岁。

    要说有多少感情那是不可能的。

    孝庄太后肯定也不想死后还要居于哲哲之下。

    只是帝后合葬是传统,虽然有孝庄的遗愿,但是康熙也是有纠结的。

    他迟迟没有为祖母修建陵墓,只是将慈宁宫的东侧殿五间房子原样拆下来放在昌瑞山下,暂时安放孝庄的灵柩。

    】 【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康熙一朝一直都没有将孝庄太后安葬。

    直到雍正三年,雍正才在安放棺椁的地方建了昭西陵,孝庄太后才入土为安。

    】 【要说康熙为难是否让祖母和祖父合葬,那也说不通,因为他的嫡母孝惠章皇后去世后,他是给单独建了孝东陵的。

    既然能够让自己的嫡母不和亲爹合葬,那给祖母建一座单独的陵寝又有什么关系呢。

    也不知道康熙是怎么想的。

    】 【孝庄不愿意和皇太极合葬,孝惠章皇后也不愿意和顺治帝合葬。

    毕竟顺治有自己的心肝董鄂氏,孝惠章皇后在他活着的时候守活寡,哪个愿意死后还要和这货合葬。

    于是清朝的陵寝就有了一个规制,皇后在皇帝之前死的,可以入葬帝陵。

    但是皇后在皇帝之后死的,那就另外建一座后陵。

    这明面上是不‘以卑动尊’,担其实那些做了太后的女人也不会想要和丈夫合葬,毕竟没有好位置不说还要屈居人下。

    】 星慕这话听在很多清朝的男人耳中很是刺耳。

    只是说得是皇家的事情,脑子正常的人都不敢发表什么不敬的言论。

     孝惠章皇后心里倒是极为认同,她不想葬在孝陵,皇上也不想她去随葬,毕竟怎么说她都是先帝的嫡妻,佟佳氏再是生了皇上也是要居于她这个嫡妻之下的。

     【因为雍正皇帝的泰陵没有开放,所以后面的方城明楼我们也去不了,不过陵墓的规制都差不多,倒也没有什么好看的。

    等回去后我在网上找找俯瞰的视屏,放给大家看看。

    今天时间还早,我带大家去看看光绪皇帝的崇陵。

    这也是清西陵唯一一座被盗墓贼关顾的皇帝陵寝。

    】 “清西陵也有皇陵被盗。

    ”胤禛皱眉,他们爱新觉罗家的祖坟到底得罪哪路神仙了。

     【说到光绪皇帝,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会是什么?】 星慕知道不能让直播间冷场。

     【爱的么么哒:珍妃。

    】 【哆啦a美:被慈禧毒死。

    】 【四爷党:可怜的娃,就是个傀儡皇帝。

    】 【帝国之鹰:和明朝的崇祯皇帝有一些相同之处,都想救一救帝国,可惜都失败。

    】 “崇祯,所以光绪是……咱们大清最后一位皇帝?”胤祥有些吐字艰难,“竟然是被人毒死的?” 弑君这样的事情在胤祥看来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亡国之君,被人毒死也不稀奇,史书上这样的君主也不少。

    ”胤禛倒是接受的很快。

    历史上皇权旁落下场凄惨的皇帝有很多。

    成王败寇,这光绪皇帝如此也不奇怪。

     【亲们说得都对,同治皇帝是咸丰唯一的儿子,他6岁就登基了,比康熙皇帝还要小。

    6岁的孩子自然是不可能治理国家的。

    所以咸丰在死之前给同治选了八位顾命大臣。

    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和康熙一样顺利长大亲政。

    可惜,他还没有入土为安,同治的生母慈禧太后和嫡母慈安太后就联合恭亲王奕*发动了政变,将八位顾命大臣给打倒了。

    】 【之后就是两宫太后的‘垂帘听政’,而慈禧的野心也是越来越大,开始了她实际掌控清朝最高权利之路。

    同治皇帝只做了十三年的皇帝,死的时候才十九岁。

    这位皇帝的死因也是有很多猜测,有的说是因为寻花问柳染上了梅毒,有的说是因为亲妈的施压,让他亲近亲妈喜欢的妃子让同治压抑郁郁。

    官方的说法是因为天花。

    】 【但是清皇室从康熙朝开始就有给皇子皇孙种痘的习惯,到了同治这里这种痘技术应该更加安全了,同治小时候应该种过痘才对。

    所以主播觉得同治的死因应该不是天花,要是天花同治死的时候怎么没有后宫避痘的记载。

    慈禧可不像是会冒着传染风险陪着儿子的亲妈。

    】 【爱的么么哒:官方吗,为了皇家颜面,肯定不能将皇帝因为花柳病而死的真相公布出来。

    】 【四爷党:也可能是慈禧害死的,毕竟同治大了,亲政了,慈禧想要继续掌权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至于亲生儿子什么的哪有手中的权利重要。

    武则天为了权利还能杀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呢。

    吕后也能毒死自己的亲孙子。

    】 【同治死了,没有留下一儿半女,慈禧作为亲妈也没有伤心的情绪,两个小时之后就开始在养心殿西暖阁商议后继之君的事情了。

    为了自己的权利,慈禧选择了自己妹妹的儿子,醇亲王奕譞的次子,只有四岁的爱新觉罗·载湉。

    国家处在风雨飘摇的时候,原本应该选一位年长有能力的君主。

    可惜,基本上都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单单是清朝如此。

    】 【之后自然是依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等到慈安太后薨逝,慈禧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 【等到光绪十五年,光绪大婚,慈禧不管有多不愿意都必须让他亲政,当然亲政的光绪皇帝也是做不了多少主的。

    只是年轻的皇帝不愿意做傀儡。

    在有限的权利范围内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 【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倭国以保护侨民的借口增兵朝鲜,其实大家都知道他的目的是清朝。

    战争的阴云笼罩整个国家。

    之前清朝被外国欺负的没脾气,很多人都不看好这场战争,朝廷中主和的声音不少。

    但是光绪觉得要是这一次他们退步了,那‘我中国从此无安枕之日。

    ’【1】】 【知道历史的我们都明白,光绪说得没错。

    可惜这场战争实力差距很大,清朝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之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倭国,2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

    还要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倭国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