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直播通清朝 第57节
关灯
小
中
大
【虽然大汉的皇后没有什么出身上的要求,之前的薄皇后,窦皇后,王皇后出身也一般。
但是歌女的出身还是让卫子夫的后卫做的战战兢兢。
好在她虽然没有出色的家世,但是她有出色的兄弟子侄。
要是把历史上皇后的嫁妆捋一捋,那卫皇后的‘嫁妆’绝对是可以排前几的。
】 刘彻听完天幕上的话,目光落到了卫青身上,其他人也差不多。
按照天幕上的说法,这卫皇后的‘嫁妆’就应该是她出色的兄弟子侄了。
卫青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表面上没有太大的反应,心中却是在想那个子侄是不是去病。
【卫青,霍去病,这两位在大汉乃至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是最璀璨的将星。
】 果然!所有人看卫青的目光都如有实质。
将星! 刘彻眼神一亮,他之前刚刚为朝中没有得用的武将而烦忧,这卫青竟然能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有名,那必然是非常厉害的。
“仲卿,到朕这边来。
” “陛下。
”卫青行礼。
刘彻原本就很喜欢卫青,毕竟刘彻是个地地道道的颜控。
卫子夫长得好,作为弟弟的卫青又哪里能长得丑。
现在看卫青就觉得更加喜欢了,这可是他们大汉的将星。
卫青被看的有些头皮发麻,他心里并没有被夸赞的高兴,反而很是忐忑,他虽然对兵法很感兴趣,但是从来没有上过战场。
无法相信自己竟然会成为将军。
【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后,汉朝对匈奴的政策就是以和亲安抚为主,其实就是花钱买平安。
为了好听一些没有说是纳贡什么的,但是那些送过去的嫁妆和纳贡一个性质。
】 ‘纳贡’两个字深深的刺痛了刘彻的心。
脸色变得极为难看,后世之人果然都知道,明面上好看又能怎么样。
【‘文景之治’是很不错,只是‘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1】’】 轰! 在场的武官武将们听到这句诗,很多人都脸色涨红,这样的嘲讽简直就是要让他们无颜见人。
作为帝国武将,不能抵抗匈奴,却 要一介女流以自身安稳边境。
更让他们羞愤欲死的是,这句话恐怕会传遍整个大汉,他们会被怎样议论。
一些老将脚下都有些踉跄,临老了难道还要被人指指点点。
“臣等无能。
”大臣们脸色都不好看,大汉的文臣武将其实也没有很明显的区分。
很多文臣,特别是边郡郡守那都是下马能治国上马能杀敌的存在。
这句话虽然嘲讽了武将,但是又何尝不是嘲讽了他们这些男人。
刘彻能怎么样,和亲的政策是他祖上定下的。
送人过去的是他亲祖父,亲爹。
而且经过秦末汉初的动荡大汉也确实需要与民休息。
【而且和亲不代表和平,在文景两朝,匈奴对大汉的劫掠从来没有停止过。
甚至在汉文帝时期匈奴还一度打到了大汉行宫回中宫,前锋直抵长安。
汉景帝七国之乱要不是平定的速度够快,匈奴的大军恐怕也是要来参合一脚。
所以一味的退让是不会有真正的和平的。
弱国无外交,古今中国外皆如此。
】 刘彻若有所思。
【好在,到了汉武帝时期,大汉和匈奴的关系出现了转折。
大汉经过长时间的休养生息终于喘过气来。
积蓄了足够的力量。
汉武帝本人也不是个愿意低头的君王。
所以大汉对匈奴的态度由守转攻。
】 【公元前133年,汉朝出动三十万大军,在马邑设伏,想要合围匈奴于此。
只是匈奴大军达到之后见遍地牛马却无人放牧,心中生疑。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一句,这确实挺蠢的。
匈奴抓住了一个小城的尉史,得知了汉军的谋算,直接撤兵。
马邑之谋谋了个寂寞。
】 刘彻:…… 李广,公孙贺等参与了的武将纷纷低头不敢言,对于自己等人被骂蠢很是郁闷。
但在事实面前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四年之后,汉武帝发兵四路,由李广,公孙贺,公孙敖,卫青各率一万兵马北出长城。
李广这一路被匈奴包围全军覆没,公孙敖损兵七千,公孙贺直接迷路,只有卫青转战千里直捣龙城,俘虏七百余人。
而这一仗也因此被称为龙城之战。
是汉匈之间大汉的首胜,卫青封关内侯。
】 刷! 众人看向卫青的眼神更加难以形容了,特别是几位武将。
“好好!”刘彻这个时候看卫青的眼神那叫一个喜爱啊。
【当时卫青应该是二十几岁,绝对不到三十岁。
】 【一年多后,卫青领兵从云中出发,向西横扫河套地区,采用迂回包抄的策略,不但歼敌三千,收获牛羊马等牲畜无数,还控制了河套地区。
河套地区的收复对于大汉的意义非凡,不单单是多了一块水土丰美的畜牧之地,也是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
被人打到家门口的经历所有人都不会喜欢。
】 嘶! 竟然将河套地区收复了!这一场仗是怎么打的,大家心里都很想知道。
一些武将看卫青的眼神就变得热切了。
文臣这边也是有些心思,这样出众的年轻将军,要是能联姻也是极好的。
至于出身,皇后的弟弟,这就已经足够了。
【此战之后,卫青被封长平侯,食邑3800户。
跟在他身边的几个将领也是得以军功封侯。
】 噌的一下,好些人的眼神就亮了。
封侯,那可是封侯,大汉侯爵不少,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封侯的。
一个能传承的侯爵,对所有人的吸引力都是无穷的。
他们年纪大了,不好意思跟在小辈身后蹭军功,但是他们家中有子侄啊。
要是能够和卫青处好关系,以后一起出征,到时候有了军功,就算不能封侯也能有前程。
就算卫青性格沉稳,少年老成,这个时候也是不由自主的后退了一小步。
这些视线好像是要将他抽筋拔骨生吞活剥了一样。
刘彻自然也看出这一点,不过他不在乎,只要卫青能够做到收复河套,多给几个侯爵他也是愿 意的。
【之后就是漠南之战,北出阴山,扫荡匈奴,这一场也是一场大胜,直接将匈奴的右贤王打的落花流水,只带了几百人逃命去了。
汉军俘虏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战俘上万,牲畜更是达千百万头。
汉武帝直接都不等大军回朝,让人带着印信到军中封卫青为大将军。
食邑增加到八千多户。
并且将卫青的三个儿子都封了侯,包括还在襁褓中的幼子。
】 【到这里,‘帝国双壁’的另外一位霍去病就登场了。
元朔六年,大将军卫青领兵十万出击匈奴,年仅17岁的霍去病跟着舅舅出征。
卫青的想法大概是和所有的家长一样,带着自家晚辈出门长长见识,见见世面。
然而谁能想到这位17岁的骠姚校尉竟然带着他的800骑兵孤军深入,转战千里,直接抄了匈奴的老家,斩敌两千于人,杀了单于的祖父,俘虏了单于的叔叔罗姑比。
勇冠三军,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
】 “帝国双壁,骠姚校尉,冠军侯。
”刘彻听到这两个十分陌生的称号,心中有了一些猜测。
转头看向卫青。
“仲卿,你家可有叫去病的外甥?” 第73章 【之后卫青和霍去病这对舅甥可是把匈奴给打的抱头鼠窜,特别是霍去病,他打匈奴是怎么打怎么有。
】 未央宫前,刘彻拉着卫青的手,问着霍去病的情况。
“……去病,去病就是个普通的孩子,平日里皮了一些,其他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卫青回答刘彻的问题回答的冷汗都冒出来了,陛下对去病好像很在意的样子。
“男孩子皮实一些也是正常的,才十岁,确实是小了一些,等明日你将人带到朕这里,要是合适就让他到朕身边来做个侍卫,和你一样。
”刘彻自己还是很了解自己的,要不是实在喜欢一个人,绝对不会费心思给人起这么多独一无二的封号。
不管是骠姚还是冠军侯,都是美名,他倒是对那少年很是感兴趣。
“陛下,去病太过年幼,性情不定,跟在陛下身边实在是不妥。
”他跟在陛下身边近十年,对陛下也算是有些了解,陛下不是什么好脾气的君上,带孩子什么的真的和陛下八竿子打不着。
去病那孩子在家里经常和隔壁的孩子打架,真的不是什么乖孩子。
“无事,这可是朕的冠军侯,朕自然要亲自教养。
”刘彻觉得能够顶着骠姚之名出征的霍去病,必然是受他喜爱的。
他不会无缘无故喜欢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即使是皇后的外甥。
那么很可能,这个霍去病在出征之前就在他身边待过一段时间。
和卫青一样,受教于朕。
刘彻知道一个人的天赋很重要,他不喜欢傻子,但是同样再聪明的人没有足够的见识也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刘彻觉得卫青能够创下天幕上说得那些功绩都是因为他跟在自己身边这么
但是歌女的出身还是让卫子夫的后卫做的战战兢兢。
好在她虽然没有出色的家世,但是她有出色的兄弟子侄。
要是把历史上皇后的嫁妆捋一捋,那卫皇后的‘嫁妆’绝对是可以排前几的。
】 刘彻听完天幕上的话,目光落到了卫青身上,其他人也差不多。
按照天幕上的说法,这卫皇后的‘嫁妆’就应该是她出色的兄弟子侄了。
卫青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表面上没有太大的反应,心中却是在想那个子侄是不是去病。
【卫青,霍去病,这两位在大汉乃至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是最璀璨的将星。
】 果然!所有人看卫青的目光都如有实质。
将星! 刘彻眼神一亮,他之前刚刚为朝中没有得用的武将而烦忧,这卫青竟然能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有名,那必然是非常厉害的。
“仲卿,到朕这边来。
” “陛下。
”卫青行礼。
刘彻原本就很喜欢卫青,毕竟刘彻是个地地道道的颜控。
卫子夫长得好,作为弟弟的卫青又哪里能长得丑。
现在看卫青就觉得更加喜欢了,这可是他们大汉的将星。
卫青被看的有些头皮发麻,他心里并没有被夸赞的高兴,反而很是忐忑,他虽然对兵法很感兴趣,但是从来没有上过战场。
无法相信自己竟然会成为将军。
【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后,汉朝对匈奴的政策就是以和亲安抚为主,其实就是花钱买平安。
为了好听一些没有说是纳贡什么的,但是那些送过去的嫁妆和纳贡一个性质。
】 ‘纳贡’两个字深深的刺痛了刘彻的心。
脸色变得极为难看,后世之人果然都知道,明面上好看又能怎么样。
【‘文景之治’是很不错,只是‘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1】’】 轰! 在场的武官武将们听到这句诗,很多人都脸色涨红,这样的嘲讽简直就是要让他们无颜见人。
作为帝国武将,不能抵抗匈奴,却 要一介女流以自身安稳边境。
更让他们羞愤欲死的是,这句话恐怕会传遍整个大汉,他们会被怎样议论。
一些老将脚下都有些踉跄,临老了难道还要被人指指点点。
“臣等无能。
”大臣们脸色都不好看,大汉的文臣武将其实也没有很明显的区分。
很多文臣,特别是边郡郡守那都是下马能治国上马能杀敌的存在。
这句话虽然嘲讽了武将,但是又何尝不是嘲讽了他们这些男人。
刘彻能怎么样,和亲的政策是他祖上定下的。
送人过去的是他亲祖父,亲爹。
而且经过秦末汉初的动荡大汉也确实需要与民休息。
【而且和亲不代表和平,在文景两朝,匈奴对大汉的劫掠从来没有停止过。
甚至在汉文帝时期匈奴还一度打到了大汉行宫回中宫,前锋直抵长安。
汉景帝七国之乱要不是平定的速度够快,匈奴的大军恐怕也是要来参合一脚。
所以一味的退让是不会有真正的和平的。
弱国无外交,古今中国外皆如此。
】 刘彻若有所思。
【好在,到了汉武帝时期,大汉和匈奴的关系出现了转折。
大汉经过长时间的休养生息终于喘过气来。
积蓄了足够的力量。
汉武帝本人也不是个愿意低头的君王。
所以大汉对匈奴的态度由守转攻。
】 【公元前133年,汉朝出动三十万大军,在马邑设伏,想要合围匈奴于此。
只是匈奴大军达到之后见遍地牛马却无人放牧,心中生疑。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一句,这确实挺蠢的。
匈奴抓住了一个小城的尉史,得知了汉军的谋算,直接撤兵。
马邑之谋谋了个寂寞。
】 刘彻:…… 李广,公孙贺等参与了的武将纷纷低头不敢言,对于自己等人被骂蠢很是郁闷。
但在事实面前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四年之后,汉武帝发兵四路,由李广,公孙贺,公孙敖,卫青各率一万兵马北出长城。
李广这一路被匈奴包围全军覆没,公孙敖损兵七千,公孙贺直接迷路,只有卫青转战千里直捣龙城,俘虏七百余人。
而这一仗也因此被称为龙城之战。
是汉匈之间大汉的首胜,卫青封关内侯。
】 刷! 众人看向卫青的眼神更加难以形容了,特别是几位武将。
“好好!”刘彻这个时候看卫青的眼神那叫一个喜爱啊。
【当时卫青应该是二十几岁,绝对不到三十岁。
】 【一年多后,卫青领兵从云中出发,向西横扫河套地区,采用迂回包抄的策略,不但歼敌三千,收获牛羊马等牲畜无数,还控制了河套地区。
河套地区的收复对于大汉的意义非凡,不单单是多了一块水土丰美的畜牧之地,也是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
被人打到家门口的经历所有人都不会喜欢。
】 嘶! 竟然将河套地区收复了!这一场仗是怎么打的,大家心里都很想知道。
一些武将看卫青的眼神就变得热切了。
文臣这边也是有些心思,这样出众的年轻将军,要是能联姻也是极好的。
至于出身,皇后的弟弟,这就已经足够了。
【此战之后,卫青被封长平侯,食邑3800户。
跟在他身边的几个将领也是得以军功封侯。
】 噌的一下,好些人的眼神就亮了。
封侯,那可是封侯,大汉侯爵不少,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封侯的。
一个能传承的侯爵,对所有人的吸引力都是无穷的。
他们年纪大了,不好意思跟在小辈身后蹭军功,但是他们家中有子侄啊。
要是能够和卫青处好关系,以后一起出征,到时候有了军功,就算不能封侯也能有前程。
就算卫青性格沉稳,少年老成,这个时候也是不由自主的后退了一小步。
这些视线好像是要将他抽筋拔骨生吞活剥了一样。
刘彻自然也看出这一点,不过他不在乎,只要卫青能够做到收复河套,多给几个侯爵他也是愿 意的。
【之后就是漠南之战,北出阴山,扫荡匈奴,这一场也是一场大胜,直接将匈奴的右贤王打的落花流水,只带了几百人逃命去了。
汉军俘虏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战俘上万,牲畜更是达千百万头。
汉武帝直接都不等大军回朝,让人带着印信到军中封卫青为大将军。
食邑增加到八千多户。
并且将卫青的三个儿子都封了侯,包括还在襁褓中的幼子。
】 【到这里,‘帝国双壁’的另外一位霍去病就登场了。
元朔六年,大将军卫青领兵十万出击匈奴,年仅17岁的霍去病跟着舅舅出征。
卫青的想法大概是和所有的家长一样,带着自家晚辈出门长长见识,见见世面。
然而谁能想到这位17岁的骠姚校尉竟然带着他的800骑兵孤军深入,转战千里,直接抄了匈奴的老家,斩敌两千于人,杀了单于的祖父,俘虏了单于的叔叔罗姑比。
勇冠三军,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
】 “帝国双壁,骠姚校尉,冠军侯。
”刘彻听到这两个十分陌生的称号,心中有了一些猜测。
转头看向卫青。
“仲卿,你家可有叫去病的外甥?” 第73章 【之后卫青和霍去病这对舅甥可是把匈奴给打的抱头鼠窜,特别是霍去病,他打匈奴是怎么打怎么有。
】 未央宫前,刘彻拉着卫青的手,问着霍去病的情况。
“……去病,去病就是个普通的孩子,平日里皮了一些,其他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卫青回答刘彻的问题回答的冷汗都冒出来了,陛下对去病好像很在意的样子。
“男孩子皮实一些也是正常的,才十岁,确实是小了一些,等明日你将人带到朕这里,要是合适就让他到朕身边来做个侍卫,和你一样。
”刘彻自己还是很了解自己的,要不是实在喜欢一个人,绝对不会费心思给人起这么多独一无二的封号。
不管是骠姚还是冠军侯,都是美名,他倒是对那少年很是感兴趣。
“陛下,去病太过年幼,性情不定,跟在陛下身边实在是不妥。
”他跟在陛下身边近十年,对陛下也算是有些了解,陛下不是什么好脾气的君上,带孩子什么的真的和陛下八竿子打不着。
去病那孩子在家里经常和隔壁的孩子打架,真的不是什么乖孩子。
“无事,这可是朕的冠军侯,朕自然要亲自教养。
”刘彻觉得能够顶着骠姚之名出征的霍去病,必然是受他喜爱的。
他不会无缘无故喜欢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即使是皇后的外甥。
那么很可能,这个霍去病在出征之前就在他身边待过一段时间。
和卫青一样,受教于朕。
刘彻知道一个人的天赋很重要,他不喜欢傻子,但是同样再聪明的人没有足够的见识也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刘彻觉得卫青能够创下天幕上说得那些功绩都是因为他跟在自己身边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