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直播通清朝 第83节

关灯
    “好多人啊,真的是谁都可以进去,好羡慕。

    ” “后世的文治竟然这么昌盛。

    ” 【走吧,我们进去,先要把包包存好,手机电脑换一个专门的袋子。

    为了保护里面的书籍,食物饮料是不能带进去的。

    但是可以带一个杯子进去。

    里面有免费的饮用水提供。

    】 随着星慕走进图书馆的阅读区,星慕就不再说话了。

    不过天幕上的画面却是将整个图书馆的面貌都一一展现在观众们的眼中。

     “好,好大的地方。

    ” “还有桌椅提供。

    ” “啊啊啊,好多书,这是真的吗?” “在这里看书不用钱?” “以往看后世那位姑娘到哪里玩我都不羡慕,但是今天,我真的好羡慕……” “这么多的书,这太让人惊叹了。

    ” 不管是学子还是庶民们,看到这样的地方都是震惊和羡慕的。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士农工商的排序在中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就没有变过。

    成为‘士’的条件是什么,自然是知识。

     知识不管是秦汉时期还是明清时期,普通人想要读书都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都说穷文富武,但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供养一位读书人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就是因为这种种原因,所以书籍对于不管哪个时间段的古人来说都是珍贵非常的。

     看到图书馆里的这么多书,给人的震撼可想而知。

     星慕自己找了一个位置,然后打发系统摄像头自己去逛。

     刘彻看着天幕上那排列的整整齐齐地一本一本的书籍,心里再次对后世感到了震撼。

     如今整个大汉的书籍恐怕都没有天幕上一面柜子上的书籍多。

     “既然纸张已经可以书写了,那你们尽快将所有的书籍摘抄下来。

    让天下贵族捐书,朕也要建这样的图书馆。

    ”刘彻想到天幕之前说得世家门阀,既然现在还没有,那最好就不要出现了。

     “陛下,这恐怕有些困难。

    ”主父偃对于自家陛下想一出是一出也是无奈。

    那些书籍都是贵族家里的宝贝,是他们家族传承的根基。

    就算是陛下,也是不可能一声令下就能让人交出来的。

     刘彻自然知道,“没有关系,他们要是不交,那朕就向主播购买。

    虽然字体不同,但是后世的字体简单易学,相信很多人能够很快的学会。

    ” “陛下,您三思啊。

    ”这可是和所有的贵族世家作对吗。

    陛下是头铁,但是他们这些人恐怕会成为出气筒。

     “朕也想徐徐图之,但是他们不给朕面子,那朕又何必给他们面子呢。

    这么大的天幕挂在天上,所有大汉子民都可以看到后世庶民的生活,朕要是什么都不做,你觉得百姓庶民们会怎么想。

    ” 他们老刘家不管真实如何,反正表现出来的都是站在百姓那一边的,和暴秦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样的天幕下,要是没有一些改变,那不好交代。

    高产的作物是一样,这书籍就是另外一样。

     “是,臣去宣旨。

    ”主父偃叹了一口气,他知道陛下说得对。

    总是要给天下庶民一个交代。

    后世,后世,真的有那样的世界存在吗。

     要改变的不单单只有刘彻一个,和系统连接的几个朝代君主都不错。

    所以他们也知道怎么做能够安抚住看到天幕后的百姓。

     天幕出现到现在,已经给他们造成了很多的麻烦,不过都被他们各自的手段处理好了。

     如今他们都已经非常的淡定了。

     赵祯看着天幕上展现的藏书馆,心里叹了一口气。

    他一直都为大宋的文治而自豪。

    觉得汉唐虽然武德充沛,但是征战给国家百姓带来的只有苦难。

     可是知道大宋后来不到百年会经历的屈辱,在看看后世的国强民富。

    赵祯心里那一点骄傲已经被碾得粉碎。

     又想到自己唯一的女儿,这些天被吓得不轻。

    后宫的娘子们也是惊恐不安。

    要不是皇后得用,他恐怕要心神俱疲。

     他到底传位给了哪个不孝子孙,把祖宗江山糟蹋殆尽。

     【主播的事情完成了,我带大家逛逛这里吧。

    我们之前呆的是中文区。

    这边是外文区,就是其他国家的书籍……】 【这边是典藏馆,收藏着南宋以来的很多古籍,其中最著名的就有,《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这四件藏品被称为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 “永乐大典?”朱高炽看向自己亲爹,永乐是他爹的年号吧。

     朱棣倒是没有惊讶,武功方面他是自信自己能够名传千古的,以他的性格,文治上也必然不会放弃。

    《永乐大典》吗,这倒是个好听的名字。

    竟然成为后世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朱棣心里得意洋洋。

     【《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主播都是知道的,这两本书分别是明清两代帝王所修。

    《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成祖朱棣时期,先后用了五年才定稿,期间参与 修书的一共有3000多人。

    内容包括了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等【1】。

    】 【据传正本是给明成祖陪葬了,不过是不是真的咱们不知道,明成祖的帝陵我们也没有挖掘。

    】 朱棣:我谢谢你们。

     康熙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明朝的皇陵因为他们大清的保护,基本上都完好无损,可是他们自己的皇陵却被毁的不成样子。

    这怎么好人没好报啊。

     【胤禟:为什么我大清的皇陵就被盗掘的这么惨,明朝的皇陵却能保存完成,这不公平。

    】 【胤俄:是啊,那个什么军阀怎么就只挖我家的皇陵。

    】 【朱高煦:不挖你们鞑子的皇陵挖谁的皇陵。

    】 【胤禟:你最好说话客气一些,小心爷让人现在就去挖了你们的祖坟。

    】 【胤禛:老九,你在胡说什么!】 【胤禟:是他们欺人太甚。

    】 星慕看到又吵起来的两朝冤家,心里无语。

     【明朝的皇陵能够保存的相对完好,那确实是要感谢清朝的保护。

    不过这也是应该的,只要是有点脑子的后朝,都会保护好前朝的皇陵。

    比如汉高祖刘邦建国后会派人保护始皇帝的陵墓。

    至于清朝的皇陵会这么惨,那也是因为清末国家动荡。

    】 【也不是那些盗墓者有什么民族情怀,主要的原因就是明十三陵的位置靠近市区。

    要是盗墓闹出的动静太大,而清朝的皇陵位置偏僻,只要隐藏的好,炸药什么的都可以用。

    】 爱新觉罗·老爷们:…… 第106章 【我们说回《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11095册,约3.7亿字。

    但是如今现存的只有800余卷,而且这800余卷也不是在华夏,而是散落世界各地。

    】 “什么,这样的书籍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