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傻子的“聚宝盆”
关灯
小
中
大
青牛岭下的小村子,总爱把最苦的日子过出甜头儿来。
村头老槐树下,常坐着个穿补丁褂子的少年,大家叫他阿傻。
阿傻打小没了爹娘,跟着瞎眼的陈奶奶讨生活,可他偏生有副软心肠——讨来的半块炊饼,掰一半塞给墙根的花斑猫;捡来的半截红薯,要分三份儿,自己啃最干的那一头;就连村西头王屠户扔的猪下水,他都要用破瓦罐煨了,端给巷口瘸腿的老黄狗。
“阿傻,你这脑子怕不是被山雀叼了?”卖糖葫芦的张老汉逗他,“你分出去的那些,够自己吃三顿饱饭哩!” 阿傻挠挠后脑勺,露出两排白牙笑:“猫狗也是命,我吃饱了,它们饿着,心里难受。
” 陈奶奶摸着他毛蓬蓬的脑袋叹气:“傻孩子,这世道,善心是最金贵的,可也最招人欺。
” 阿傻不懂这些,他只晓得,天擦黑时去村外破庙转一圈,说不定能捡着半块馍、几截烂菜叶。
这日他蹲在庙门槛上啃冷窝窝,忽见供桌下露出片青灰色的瓦棱。
扒开积灰一看,原是个巴掌大的瓦盆,边沿磕得坑坑洼洼,倒像谁家孩子摔碎了又勉强粘起来的。
“许是哪家丢的。
”阿傻把瓦盆揣进怀里。
他本想等明日路过村东头李婶家时问问,可路过张老汉的糖葫芦摊时,见那只花斑猫正扒着他的裤脚直叫——许是饿极了。
阿傻摸摸怀里,半块早上讨的馒头还热乎着,便把馒头掰成两半,半块塞进猫嘴里,半块搁在瓦盆里,想着:“要是明儿瓦盆里有吃的,就给猫狗留着。
” 第二日天没亮,阿傻就被猫叫声挠醒了。
他揉着眼摸到破庙,就着月光往瓦盆里一瞧——好家伙!原本空着的瓦盆里,整整齐齐码着八个白面馒头,还冒着热气,像刚从蒸笼里拿出来似的。
“怪了……”阿傻蹲在地上,手指轻轻碰了碰馒头,软乎乎的,还带着麦香。
他想起昨儿自己只放了半块馒头,难道是神仙显灵?或是哪家婶子看猫可怜,悄悄放的? 不管怎样,猫狗们可等不及了。
花斑猫“喵呜”一声扑上去,老黄狗“汪”地摇着尾巴凑过来,阿傻忙摸出自己的窝窝头掰碎,混在馒头里分给大家。
猫狗们吃得香,他蹲在旁边看,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后。
打那天起,瓦盆就成了一桩奇事。
阿傻每天傍晚放半块干粮进去,第二日准能收获满满一盆热乎饭食。
有时是馒头,有时是饼子,偶尔还有几截腌萝卜——看样子,是村里哪家婶子悄悄添的。
阿傻却当是神仙看顾,只把分食的事儿做得更勤了。
他给村头的老乞丐留一碗粥,给巷尾的病妇送两个馍,连后山的野猴子,都能在瓦盆边捡到几颗花生。
“阿傻有聚宝盆啦!”不知谁喊了一嗓子,这话像长了翅膀,飞遍了整个青牛岭。
最先眼馋的是村东头的赵财主。
赵财主家有良田百亩,骡马成群,偏生爱跟穷人比阔。
他听说阿傻有个“聚宝盆”,能变出吃不完的粮食,当晚就派了两个家丁,扛着棍棒摸到破庙。
“小崽子,把你那宝贝交出来!”大个子家丁揪住阿傻的衣领,瓦盆“当啷”一声摔在地上——可怪了,瓦盆摔成八瓣,里头竟没半粒米。
阿傻吓了一跳,忙去捡碎片:“这是我捡的,不是宝贝……” “还嘴硬!”二个子家丁踹了他一脚,“赵老爷说了,拿到宝贝有赏钱!”说着就要抢阿傻怀里的破布包——那是阿傻攒了半月的干粮,要
村头老槐树下,常坐着个穿补丁褂子的少年,大家叫他阿傻。
阿傻打小没了爹娘,跟着瞎眼的陈奶奶讨生活,可他偏生有副软心肠——讨来的半块炊饼,掰一半塞给墙根的花斑猫;捡来的半截红薯,要分三份儿,自己啃最干的那一头;就连村西头王屠户扔的猪下水,他都要用破瓦罐煨了,端给巷口瘸腿的老黄狗。
“阿傻,你这脑子怕不是被山雀叼了?”卖糖葫芦的张老汉逗他,“你分出去的那些,够自己吃三顿饱饭哩!” 阿傻挠挠后脑勺,露出两排白牙笑:“猫狗也是命,我吃饱了,它们饿着,心里难受。
” 陈奶奶摸着他毛蓬蓬的脑袋叹气:“傻孩子,这世道,善心是最金贵的,可也最招人欺。
” 阿傻不懂这些,他只晓得,天擦黑时去村外破庙转一圈,说不定能捡着半块馍、几截烂菜叶。
这日他蹲在庙门槛上啃冷窝窝,忽见供桌下露出片青灰色的瓦棱。
扒开积灰一看,原是个巴掌大的瓦盆,边沿磕得坑坑洼洼,倒像谁家孩子摔碎了又勉强粘起来的。
“许是哪家丢的。
”阿傻把瓦盆揣进怀里。
他本想等明日路过村东头李婶家时问问,可路过张老汉的糖葫芦摊时,见那只花斑猫正扒着他的裤脚直叫——许是饿极了。
阿傻摸摸怀里,半块早上讨的馒头还热乎着,便把馒头掰成两半,半块塞进猫嘴里,半块搁在瓦盆里,想着:“要是明儿瓦盆里有吃的,就给猫狗留着。
” 第二日天没亮,阿傻就被猫叫声挠醒了。
他揉着眼摸到破庙,就着月光往瓦盆里一瞧——好家伙!原本空着的瓦盆里,整整齐齐码着八个白面馒头,还冒着热气,像刚从蒸笼里拿出来似的。
“怪了……”阿傻蹲在地上,手指轻轻碰了碰馒头,软乎乎的,还带着麦香。
他想起昨儿自己只放了半块馒头,难道是神仙显灵?或是哪家婶子看猫可怜,悄悄放的? 不管怎样,猫狗们可等不及了。
花斑猫“喵呜”一声扑上去,老黄狗“汪”地摇着尾巴凑过来,阿傻忙摸出自己的窝窝头掰碎,混在馒头里分给大家。
猫狗们吃得香,他蹲在旁边看,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后。
打那天起,瓦盆就成了一桩奇事。
阿傻每天傍晚放半块干粮进去,第二日准能收获满满一盆热乎饭食。
有时是馒头,有时是饼子,偶尔还有几截腌萝卜——看样子,是村里哪家婶子悄悄添的。
阿傻却当是神仙看顾,只把分食的事儿做得更勤了。
他给村头的老乞丐留一碗粥,给巷尾的病妇送两个馍,连后山的野猴子,都能在瓦盆边捡到几颗花生。
“阿傻有聚宝盆啦!”不知谁喊了一嗓子,这话像长了翅膀,飞遍了整个青牛岭。
最先眼馋的是村东头的赵财主。
赵财主家有良田百亩,骡马成群,偏生爱跟穷人比阔。
他听说阿傻有个“聚宝盆”,能变出吃不完的粮食,当晚就派了两个家丁,扛着棍棒摸到破庙。
“小崽子,把你那宝贝交出来!”大个子家丁揪住阿傻的衣领,瓦盆“当啷”一声摔在地上——可怪了,瓦盆摔成八瓣,里头竟没半粒米。
阿傻吓了一跳,忙去捡碎片:“这是我捡的,不是宝贝……” “还嘴硬!”二个子家丁踹了他一脚,“赵老爷说了,拿到宝贝有赏钱!”说着就要抢阿傻怀里的破布包——那是阿傻攒了半月的干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