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终南山寻访隐士

关灯
    凛冽寒冬中的终南山,宛如被岁月尘封的秘境,浓稠的雾霭似液态玄铁般凝滞山间,在万仞峭壁间勾勒出若隐若现的轮廓。

    寒气凝结而成的冰晶悬浮于雾霭之中,每一丝雾气都裹挟着秦岭腹地千年未化的霜魄,仿若天地初开时的混沌之气。

    嬴政身披玄色貂裘大氅,貂毛间精心嵌缀着细碎的蓝田玉片,在黯淡天光下泛着冷冽幽光。

    鹿皮靴底以九枚青铜钉错落排布成北斗之形,每一步落下,靴底青铜钉便深深嵌入覆满冰晶的石径,霜晶迸裂的脆响如珠落玉盘,惊破了山谷间亘古的死寂。

     忽见一抹朱红如烈焰划破灰幕,一只朱冠白鹤自云雾深处冲天而起,洁白的羽翼间凝结的晨露如碎玉般飞散。

    鹤唳声清越嘹亮,如金石相击,七道回音在山谷间层层叠叠,竟暗合上古《韶》乐宫商角徵羽的古老韵律,仿佛是天地奏响的神秘谶语。

    蒙恬身披厚重玄铁重甲紧随其后,甲叶碰撞发出沉钝的铿锵声,腰间悬挂的和氏璧碎片在剑穗上微微晃动。

    每当他迈步前行,碎片便泛起幽蓝冷光,如同一把利刃将雾障劈开一道裂隙,照亮前方断崖处垂落的半截铁索。

    铁索表面缠绕着早已褪色的符咒,暗红的楚篆字迹斑驳陆离,裂痕中渗出的骊山朱砂却鲜艳欲滴,仿佛是刚凝结的血液,在雾中蒸腾着令人心悸的腥甜气息。

    符咒之间,还系着风干的蛇蜕,鳞片上用金粉书写的《楚辞》断章,在寒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低语。

     "公子当心!"李斯急切的惊呼被呼啸的山风撕成碎片。

    他脚下的木屐突然卡进布满青苔的石缝,怀中紧紧抱着的《吕氏春秋》竹简竟如受无形之力撕扯,七百片竹片轰然崩散。

    刹那间,竹片化作振翅的青蝉,翅翼摩擦发出细碎声响,交织成玄妙的音律,在空中缓缓拼出"道法自然"四个古朴苍劲的篆字。

    青蝉腹部泛着磷火般的幽光,绕着嬴政盘旋三匝后,突然集体撞向岩壁,化作点点荧光消散在夜色之中。

    嬴政眼神微凛,太阿剑鞘如雷霆般击碎垂落的冰凌,冰渣坠落深渊的瞬间,对岸传来如编钟般清越的泉鸣。

    十二只玄豹踏着奇妙的节奏跃过断崖,它们皮毛乌黑发亮,宛如涂了一层墨玉,金瞳如燃烧的烛火穿透迷雾,颈间悬挂的青铜铃铛刻着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铃铛碰撞发出的声响,竟与失传已久的《周礼》乐律分毫不差。

     循着鹤唳之声,众人来到一处神秘洞府前。

    石门之上,藤蔓虬结缠绕,每一根枝蔓都扭曲成古老而神秘的上古篆文,仿佛是大地书写的符咒。

    藤蔓间还生长着奇异的夜光苔藓,在黑暗中散发着幽幽蓝光。

    嬴政的指尖刚触碰到石门中央的"道"字刻痕,整座山体突然发出如远古巨兽咆哮般的轰鸣。

    七百枚青铜卦签如暴雨般从洞顶倾泻而下,卦签表面的阴阳鱼纹泛着水银般的光泽,边缘淬着见血封喉的蛇毒。

    蒙恬反应极快,重剑挥舞间银光闪烁,舞成一道密不透风的银幕,将飞射而来的卦签尽数挡下。

    那些卦签钉入岩壁后,竟自动排列成河图洛书的图案,中央留出的空位恰好容下嬴政立足。

    卦象之间,渗出细密的朱砂细线,在地面勾勒出七国疆域的轮廓,边境处还标着若隐若现的骷髅符号,仿佛在预示着战争的残酷。

     "坎为水,震为雷。

    "苍老而深邃的嗓音从石室深处悠悠荡出,音波如无形的手,轻轻震落壁间千年苔藓,露出整面《道德经》刻文。

    字迹历经岁月侵蚀,却依然透着天地初开时的苍茫与雄浑。

    青袍老者静坐于混沌石上,石面纹理如太极图般缓缓流转,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他手中握着一根看似普通的竹制鱼竿,无钩无线,竿头悬着的露珠却宛如一面魔镜,清晰地倒映着七国大地上熊熊燃烧的烽烟:邯郸城头的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郢都宫殿陷入一片火海,哀嚎声与兵器碰撞声仿佛穿透时空,在石室中回荡。

    嬴政腰间的太阿剑突然发出龙吟般的清鸣,剑锋如灵蛇般挑起老者身旁陶罐,罐中清水遇剑气瞬间凝结成冰,浮现出韩非苍劲有力的笔迹:"治大国若烹小鲜",每个字都闪烁着冰晶特有的冷冽光泽,仿佛蕴含着无穷的治国智慧。

     老者袖中滑出半卷泛黄的《阴符经》,帛面在嬴政呼出的白气下,渐渐显露出用鲛人之泪书写的密文:"秦得水德,当尚玄色"。

    话音未落,石室穹顶的星图骤然亮起,二十八宿光芒交织成网,星轨运行的轨迹竟与咸阳宫的布局严丝合缝。

    更令人惊奇的是,每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