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助力
关灯
小
中
大
孙二娘叹道,“只盼能死在赵大郎手下。
” “老贼,莫不是又有诡计?” 孙安警惕地问。
“我已落魄至此,哪还有其他想法。
” 孙元缓缓道,“昔日绿林中曾听闻,若一家人都死在同一人手中,即便阴间也能相聚。
” “求您今日成全我的心愿。
” 话毕,他静静望着赵言,静待结果。
“兄弟……” 鲁智深虽痛恨孙二娘和张青,却见老人可怜,心中不忍。
孙安与琼英默默注视赵言,等待他的决断。
“大郎,他既已年迈且有赴死之意,就让他如愿吧。
” 李师师从车窗内轻声建议。
“也好。
” 赵言举起朴刀,尚未出手,孙安突然察觉异样。
他俯身探了探孙元的气息,又搭上脉搏,随后疑惑地望向众人:“孙元已经死了。
” 看着孙元紧闭的双眼,琼英轻叹一声。
看来是他的罪孽太重,连上天都不愿成全他实现最后的愿望! ..................................................... ...................................................... 孙元已故, 孙安与琼英因曾与他同行数日,也算略有交情,于是在路边挖坑将其安葬。
料理完孙元的身后事,众人围坐一处。
赵言满怀兴趣地询问:“二位,据闻孙元早已隐退,你们又是如何结识的呢?” “此事说来有些尴尬,” 孙安叹气道,“我这就将事情原委详述。
” 原来那天,赵言在处决孙二娘与张青后,还打算清除其他参与其中的帮手。
然而有人机敏,躲入雪堆得以幸存。
待赵言离开,此人爬出雪堆,跑至孙元居所。
孙元早年在河北、山东一带当强盗,年长后便不再亲自动手,让张青入赘成为女婿,在十字坡经营黑店赚取钱财,自己则安居城中坐享其成。
听罢手下通报,得知女儿女婿遇害的消息后,孙元决心复仇。
从手下口中得知赵言、鲁智深的具体特征及行踪后,孙元杀掉的第一个目标竟是这名报信者,因为他未随家人一同赴死。
随后,意识到自己年老体衰,单凭自身力量难以复仇,孙元想起了自己年轻时闯荡江湖的经历。
曾与威胜富户邬梨有所往来。
于是前往求助。
抵达邬梨处, 那天,琼英和孙安也在场, 前者是邬梨的义女, 后者则随同乡乔道清拜访。
听闻孙元诉说女儿女婿遇害的悲惨遭遇, 琼英与孙安皆愤懑不已。
随后,二人决定随孙元同行,助他一臂之力。
邬梨见义女近来郁郁寡欢,以为她在宅内受委屈, 便允她外出散心。
孙安愿意相助,既有侠义之心, 也是因投靠乔道清而来, 原计划由同乡引荐给田虎, 但田虎外出巡游,不在府中。
乔道清遂先安排他结识田虎手下的其他将领, 然而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孙安未获田虎认可,难免受到诸多刁难。
若非乔道清极力挽留, 孙安当时就离开了。
此刻听到孙元恳请邬梨援助, 孙安决心促成此事, 一则可取悦邬梨, 二则也让田虎及其部下见识他的本事。
之后, 孙安与琼英率几名女兵, 陪同孙元赴青州, 追寻赵言等人的踪迹。
“早知孙元那老者撒谎,我们也不必白跑一趟。
” 孙安一脸无奈。
一旁的琼英瞥了眼赵言, 又看看身旁的马车,想起刚才车内传出的女子声音, 问:“赵兄,你携家眷欲往何方?” “梁山的豹子头林冲是我故交,此行正是去看望他。
” 赵言随口答道。
不曾想琼英闻言, 突然说道:“你先前待我礼让三分,算我欠你人情。
你如今在阳谷惹麻烦,恐有官兵追捕,我愿带人护送你一段路,如何?” 旁边的孙安惊异道:“郡主,你不回去了?” “我有些烦忧,想四处走走。
” 琼英面色严肃。
“如果你想回去,就自己回去吧。
” 孙安犹豫了一会儿,想起自己此次被孙元**,即便返回田虎那边,也会遭到他人嘲笑。
况且琼英并未归去,他对邬梨那边也不好交代,只能无奈地说:“罢了,我也随你们一同前往梁山,正好去看看那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究竟有何能耐!” …… …… 众人商议好方向后,便踏上旅途。
车外赵言等人谈论江湖趣事,车厢内庞春梅疑惑地问李师师:“姐姐,那位琼英姑娘真是郡主?像她这般身份,怎会……” “傻孩子,” 李师师轻拍庞春梅的脸颊,“你没听见他们说吗,她不过是普通人家出身,所谓的郡主称号,显然是自封的。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封的?那岂不是……” 庞春梅话未说完,慌忙捂住嘴巴,一脸惊恐。
“怕了吗?” 李师师扶住她的肩头,“大郎在阳谷县杀掉县令与西门庆,注定会被官府追捕,我们只能选择这条道路。
春梅,你现在离开还来得及。
” “姐姐?” 庞春梅愣了一下,随即摇头,“姐姐,我绝不会后悔。
你们待我极好,即便造……反我也愿意跟随,求您不要赶我走。
” 看着这丫头真急了,李师师微微一笑。
李师师轻轻拥住春梅,柔声安慰:“别怕,只要愿意留下,姐姐定不会赶你走。
” 话音刚落,她内心稍感释然。
之前听春梅讲话时,她一直在留意女孩的表情,哪怕有一丝虚假,她都会唤来赵言,将春梅交由他处理。
尽管这样的决定显得严苛,但李师师既然已决心跟随赵言,就决不允许自己或身边的人成为他的负担。
... 赵言等人继续朝梁山泊进发。
三日后,东京汴梁的大宋皇城垂拱殿内,蔡京正向赵佶禀报阳谷县的情况。
“阳谷县令怀疑赵大郎与赵言有关,召他至县衙询问,结果却被那打虎英雄赵大郎杀害,连同十几名衙役。
之后,又因私人恩怨,屠戮西门庆等数十平民,随后逃离阳谷县。
” “说了这么多,朕只问一句:那打虎的赵大郎是不是赵言?” 赵佶语气冰冷。
“据传,那赵大郎肤色偏黑,下巴有胡须,约莫三十岁左右。
” 蔡京如实回答。
“那肯定不是赵言!” 赵佶怒斥道:“若赵言也有这般本事,当初在玉香楼,朕……” 眼看皇帝盛怒之下可能说出不堪的话,蔡京忙开口道:“陛下,这赵大郎该如何处置,请您指示。
” “这种小事还要问朕吗?你们自行解决即可!” 赵佶冷声道,“朕只想知道,赵言何时能被擒?” “陛下,追捕赵言之事,由开封府全
” “老贼,莫不是又有诡计?” 孙安警惕地问。
“我已落魄至此,哪还有其他想法。
” 孙元缓缓道,“昔日绿林中曾听闻,若一家人都死在同一人手中,即便阴间也能相聚。
” “求您今日成全我的心愿。
” 话毕,他静静望着赵言,静待结果。
“兄弟……” 鲁智深虽痛恨孙二娘和张青,却见老人可怜,心中不忍。
孙安与琼英默默注视赵言,等待他的决断。
“大郎,他既已年迈且有赴死之意,就让他如愿吧。
” 李师师从车窗内轻声建议。
“也好。
” 赵言举起朴刀,尚未出手,孙安突然察觉异样。
他俯身探了探孙元的气息,又搭上脉搏,随后疑惑地望向众人:“孙元已经死了。
” 看着孙元紧闭的双眼,琼英轻叹一声。
看来是他的罪孽太重,连上天都不愿成全他实现最后的愿望! ..................................................... ...................................................... 孙元已故, 孙安与琼英因曾与他同行数日,也算略有交情,于是在路边挖坑将其安葬。
料理完孙元的身后事,众人围坐一处。
赵言满怀兴趣地询问:“二位,据闻孙元早已隐退,你们又是如何结识的呢?” “此事说来有些尴尬,” 孙安叹气道,“我这就将事情原委详述。
” 原来那天,赵言在处决孙二娘与张青后,还打算清除其他参与其中的帮手。
然而有人机敏,躲入雪堆得以幸存。
待赵言离开,此人爬出雪堆,跑至孙元居所。
孙元早年在河北、山东一带当强盗,年长后便不再亲自动手,让张青入赘成为女婿,在十字坡经营黑店赚取钱财,自己则安居城中坐享其成。
听罢手下通报,得知女儿女婿遇害的消息后,孙元决心复仇。
从手下口中得知赵言、鲁智深的具体特征及行踪后,孙元杀掉的第一个目标竟是这名报信者,因为他未随家人一同赴死。
随后,意识到自己年老体衰,单凭自身力量难以复仇,孙元想起了自己年轻时闯荡江湖的经历。
曾与威胜富户邬梨有所往来。
于是前往求助。
抵达邬梨处, 那天,琼英和孙安也在场, 前者是邬梨的义女, 后者则随同乡乔道清拜访。
听闻孙元诉说女儿女婿遇害的悲惨遭遇, 琼英与孙安皆愤懑不已。
随后,二人决定随孙元同行,助他一臂之力。
邬梨见义女近来郁郁寡欢,以为她在宅内受委屈, 便允她外出散心。
孙安愿意相助,既有侠义之心, 也是因投靠乔道清而来, 原计划由同乡引荐给田虎, 但田虎外出巡游,不在府中。
乔道清遂先安排他结识田虎手下的其他将领, 然而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孙安未获田虎认可,难免受到诸多刁难。
若非乔道清极力挽留, 孙安当时就离开了。
此刻听到孙元恳请邬梨援助, 孙安决心促成此事, 一则可取悦邬梨, 二则也让田虎及其部下见识他的本事。
之后, 孙安与琼英率几名女兵, 陪同孙元赴青州, 追寻赵言等人的踪迹。
“早知孙元那老者撒谎,我们也不必白跑一趟。
” 孙安一脸无奈。
一旁的琼英瞥了眼赵言, 又看看身旁的马车,想起刚才车内传出的女子声音, 问:“赵兄,你携家眷欲往何方?” “梁山的豹子头林冲是我故交,此行正是去看望他。
” 赵言随口答道。
不曾想琼英闻言, 突然说道:“你先前待我礼让三分,算我欠你人情。
你如今在阳谷惹麻烦,恐有官兵追捕,我愿带人护送你一段路,如何?” 旁边的孙安惊异道:“郡主,你不回去了?” “我有些烦忧,想四处走走。
” 琼英面色严肃。
“如果你想回去,就自己回去吧。
” 孙安犹豫了一会儿,想起自己此次被孙元**,即便返回田虎那边,也会遭到他人嘲笑。
况且琼英并未归去,他对邬梨那边也不好交代,只能无奈地说:“罢了,我也随你们一同前往梁山,正好去看看那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究竟有何能耐!” …… …… 众人商议好方向后,便踏上旅途。
车外赵言等人谈论江湖趣事,车厢内庞春梅疑惑地问李师师:“姐姐,那位琼英姑娘真是郡主?像她这般身份,怎会……” “傻孩子,” 李师师轻拍庞春梅的脸颊,“你没听见他们说吗,她不过是普通人家出身,所谓的郡主称号,显然是自封的。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封的?那岂不是……” 庞春梅话未说完,慌忙捂住嘴巴,一脸惊恐。
“怕了吗?” 李师师扶住她的肩头,“大郎在阳谷县杀掉县令与西门庆,注定会被官府追捕,我们只能选择这条道路。
春梅,你现在离开还来得及。
” “姐姐?” 庞春梅愣了一下,随即摇头,“姐姐,我绝不会后悔。
你们待我极好,即便造……反我也愿意跟随,求您不要赶我走。
” 看着这丫头真急了,李师师微微一笑。
李师师轻轻拥住春梅,柔声安慰:“别怕,只要愿意留下,姐姐定不会赶你走。
” 话音刚落,她内心稍感释然。
之前听春梅讲话时,她一直在留意女孩的表情,哪怕有一丝虚假,她都会唤来赵言,将春梅交由他处理。
尽管这样的决定显得严苛,但李师师既然已决心跟随赵言,就决不允许自己或身边的人成为他的负担。
... 赵言等人继续朝梁山泊进发。
三日后,东京汴梁的大宋皇城垂拱殿内,蔡京正向赵佶禀报阳谷县的情况。
“阳谷县令怀疑赵大郎与赵言有关,召他至县衙询问,结果却被那打虎英雄赵大郎杀害,连同十几名衙役。
之后,又因私人恩怨,屠戮西门庆等数十平民,随后逃离阳谷县。
” “说了这么多,朕只问一句:那打虎的赵大郎是不是赵言?” 赵佶语气冰冷。
“据传,那赵大郎肤色偏黑,下巴有胡须,约莫三十岁左右。
” 蔡京如实回答。
“那肯定不是赵言!” 赵佶怒斥道:“若赵言也有这般本事,当初在玉香楼,朕……” 眼看皇帝盛怒之下可能说出不堪的话,蔡京忙开口道:“陛下,这赵大郎该如何处置,请您指示。
” “这种小事还要问朕吗?你们自行解决即可!” 赵佶冷声道,“朕只想知道,赵言何时能被擒?” “陛下,追捕赵言之事,由开封府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