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庆幸
关灯
小
中
大
孙安开口询问,“把今晚发生的事详细告诉我们。
” 周伍颤声讲述道:“昨日午后,林教头突然离开水泊,王首领因此生疑。
当晚林教头回山时,王首领唤他问话,林教头称是去探望旧友,希望王首领能接纳他们加入梁山。
但王首领拒绝了这一请求,两人不欢而散。
” “当时王首领虽对林教头不满,却无加害之心。
直至深夜,一名亲信王二送来密报,情况才骤然转变。
王首领随即召集林教头,声称同意接纳他的朋友们入伙,并命手下控制了林家老小,迫使林教头就范。
” “当林教头放下武器束手就擒后,王首领指控他意图背叛,要当场处决。
幸得杜迁、宋万和朱贵三位首领及时赶到,合力劝阻。
最终王首领妥协,表示会在查明**后再作处理。
” “接着,王首领挑选出精通水性的六人,其中包括我,命我们冒充林教头,诱骗各位英雄落入水泊,然后制造事故致其落水,趁机将你们制服。
” 讲完这些,周伍连连磕头求饶:“众位英雄,我所知仅限于此,请务必留我一条活路!” 赵言冷哼一声:“如果你说的是真话,我们自不会伤害于你。
” 话音未落,便挥拳将周伍击晕。
而后,他们唤醒了阮小七抓获的那个水鬼。
审问之后确认周伍所言属实,无虚伪之处。
“眼下唯一的问题是,王伦的亲随究竟对他说了什么,竟让王伦突然改变主意,决定对我们下手?” 孙安疑惑地说道:“这才使得王伦的态度骤变,要对付林教头和我们。
” “现在纠结这个还有什么意义!” 鲁智深急躁地说道,“兄弟们,我们必须赶紧上梁山,救下林教头和他的家人。
要是慢了,一旦王伦耍什么花招,你和我都会后悔一辈子!” 赵言点头附和:“大哥说得没错,我们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尽快赶往梁山,救出林教头一家,其他事情到时候自会明了。
” 见赵言已决意,众人便无异议。
把周伍扔进水里浸了一下,待他苏醒后,赵言给了他两条选择:要么被扔进湖里喂鱼,要么带他们潜入梁山营地。
周伍虽为山寨里的小头目,却对王伦并无太多忠诚,立刻选择了后者。
此时三艘小船只剩下两艘,赵言等人分开乘坐,由周伍带领,向金沙滩驶去。
途中偶遇梁山巡逻的小船,全靠周伍应付过去。
到达金沙滩后,阮氏三兄弟假扮成周伍的手下,将赵言、孙安和鲁智深捆住押送山上。
接连通过三道关卡,穿过断金亭,才抵达梁山主寨。
这时,接到通报的王伦派了一名身形瘦削的男子前来迎接周伍。
“各位英雄好汉,这位是王伦的心腹同乡,王二。
” 周伍刚介绍完,王二已走到近前,环顾众人后傲然发问:“为何只有三人?不是说有四个与赵大郎交好的汉子吗?” 周伍因有阮家兄弟在场,不敢轻举妄动,硬着头皮回答:“回二爷的话,确实有四人登船,但进入湖中后,一人反抗,已被处置,我们也损失了两名兄弟。
” 王二听了点点头,未生疑窦。
“这里头,哪个是赵大郎?” “回禀二爷,此人正是赵大郎。
” 周伍把赵言拉到王二手前, “哈哈,这就是那个以一拳闻名的大英雄?” 王二轻蔑地哼了一声,说道: “不过如此。
我只是略施小计,就把他擒来了。
” “这次多亏二爷妙计。
” 周伍连忙奉承。
但王二没有理他,而是贪婪地盯着赵言,那眼神仿佛看见了珍宝一般, “好,这赵大郎我亲自带去见头领!你先带其他人去地牢,和林冲关一块儿,准备明早处置!” “是!” 周伍答应一声。
赵言给阮家兄弟递了个眼色,三人心领神会,这是让他们跟着周伍去营救林冲。
尽管阮家三兄弟担心赵言,但还是听从吩咐,押着孙安和鲁智深,跟随周伍走向梁山的地牢。
等他们离开后,王二推着赵言来到聚义厅。
宽敞的大厅内,一位面容白净、留着胡须、穿着书生服饰的男子来回踱步,神情焦虑。
看到王二押着赵言进来,他急忙迎上前问: “这位就是赵大郎?” “没错,是他。
” 王二点头确认。
那男子仔细打量赵言一番,随即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 “这位想必就是王伦王寨主?” 赵言冷淡开口,“在下与王寨主素不相识,更无恩怨,不知为何要如此相邀?” “赵大郎?呵呵,” 王伦冷笑一声,“到现在你还想骗我?那个刺杀当今圣上的刺客,分明就是你,赵言!” “王寨主确定没弄错?” 赵言心中一震,却镇定自若地说: “我也听说那赵言,年仅二十,面貌白净,无须无髯,而我肤色黝黑,年纪也大了不少。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虽不明你用了何种法子改变面容,但事到如今,再多言语也是无益。
” 王伦带着笑意说道:“张三回到梁山与李四饮酒时,已将你的底细彻底揭穿!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谈话的内容,全被我最信任的心腹录下。
” “没料到林冲竟认识你这个胆大妄为的叛徒!这反倒是给了我一份意外之喜!” 王伦边说边拿出一张官府告示,展开后对赵言朗声念道:“东京赵言,刺客逆贼,人人得而诛之……任何人只要擒获赵言与李师师押送官府,即可获得万两黄金,并授予官职封爵。
” “我王伦科举屡败,早已断了仕途之念。
不曾想落草为寇后,竟有这样的奇遇!” 王伦望着厅中的聚义厅牌匾感慨道:“若能将你与李师师交予官府,不但可洗脱匪寇之名,更能踏入仕途。
如此好事,怎能不欢喜?” “确实该高兴,
” 周伍颤声讲述道:“昨日午后,林教头突然离开水泊,王首领因此生疑。
当晚林教头回山时,王首领唤他问话,林教头称是去探望旧友,希望王首领能接纳他们加入梁山。
但王首领拒绝了这一请求,两人不欢而散。
” “当时王首领虽对林教头不满,却无加害之心。
直至深夜,一名亲信王二送来密报,情况才骤然转变。
王首领随即召集林教头,声称同意接纳他的朋友们入伙,并命手下控制了林家老小,迫使林教头就范。
” “当林教头放下武器束手就擒后,王首领指控他意图背叛,要当场处决。
幸得杜迁、宋万和朱贵三位首领及时赶到,合力劝阻。
最终王首领妥协,表示会在查明**后再作处理。
” “接着,王首领挑选出精通水性的六人,其中包括我,命我们冒充林教头,诱骗各位英雄落入水泊,然后制造事故致其落水,趁机将你们制服。
” 讲完这些,周伍连连磕头求饶:“众位英雄,我所知仅限于此,请务必留我一条活路!” 赵言冷哼一声:“如果你说的是真话,我们自不会伤害于你。
” 话音未落,便挥拳将周伍击晕。
而后,他们唤醒了阮小七抓获的那个水鬼。
审问之后确认周伍所言属实,无虚伪之处。
“眼下唯一的问题是,王伦的亲随究竟对他说了什么,竟让王伦突然改变主意,决定对我们下手?” 孙安疑惑地说道:“这才使得王伦的态度骤变,要对付林教头和我们。
” “现在纠结这个还有什么意义!” 鲁智深急躁地说道,“兄弟们,我们必须赶紧上梁山,救下林教头和他的家人。
要是慢了,一旦王伦耍什么花招,你和我都会后悔一辈子!” 赵言点头附和:“大哥说得没错,我们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尽快赶往梁山,救出林教头一家,其他事情到时候自会明了。
” 见赵言已决意,众人便无异议。
把周伍扔进水里浸了一下,待他苏醒后,赵言给了他两条选择:要么被扔进湖里喂鱼,要么带他们潜入梁山营地。
周伍虽为山寨里的小头目,却对王伦并无太多忠诚,立刻选择了后者。
此时三艘小船只剩下两艘,赵言等人分开乘坐,由周伍带领,向金沙滩驶去。
途中偶遇梁山巡逻的小船,全靠周伍应付过去。
到达金沙滩后,阮氏三兄弟假扮成周伍的手下,将赵言、孙安和鲁智深捆住押送山上。
接连通过三道关卡,穿过断金亭,才抵达梁山主寨。
这时,接到通报的王伦派了一名身形瘦削的男子前来迎接周伍。
“各位英雄好汉,这位是王伦的心腹同乡,王二。
” 周伍刚介绍完,王二已走到近前,环顾众人后傲然发问:“为何只有三人?不是说有四个与赵大郎交好的汉子吗?” 周伍因有阮家兄弟在场,不敢轻举妄动,硬着头皮回答:“回二爷的话,确实有四人登船,但进入湖中后,一人反抗,已被处置,我们也损失了两名兄弟。
” 王二听了点点头,未生疑窦。
“这里头,哪个是赵大郎?” “回禀二爷,此人正是赵大郎。
” 周伍把赵言拉到王二手前, “哈哈,这就是那个以一拳闻名的大英雄?” 王二轻蔑地哼了一声,说道: “不过如此。
我只是略施小计,就把他擒来了。
” “这次多亏二爷妙计。
” 周伍连忙奉承。
但王二没有理他,而是贪婪地盯着赵言,那眼神仿佛看见了珍宝一般, “好,这赵大郎我亲自带去见头领!你先带其他人去地牢,和林冲关一块儿,准备明早处置!” “是!” 周伍答应一声。
赵言给阮家兄弟递了个眼色,三人心领神会,这是让他们跟着周伍去营救林冲。
尽管阮家三兄弟担心赵言,但还是听从吩咐,押着孙安和鲁智深,跟随周伍走向梁山的地牢。
等他们离开后,王二推着赵言来到聚义厅。
宽敞的大厅内,一位面容白净、留着胡须、穿着书生服饰的男子来回踱步,神情焦虑。
看到王二押着赵言进来,他急忙迎上前问: “这位就是赵大郎?” “没错,是他。
” 王二点头确认。
那男子仔细打量赵言一番,随即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 “这位想必就是王伦王寨主?” 赵言冷淡开口,“在下与王寨主素不相识,更无恩怨,不知为何要如此相邀?” “赵大郎?呵呵,” 王伦冷笑一声,“到现在你还想骗我?那个刺杀当今圣上的刺客,分明就是你,赵言!” “王寨主确定没弄错?” 赵言心中一震,却镇定自若地说: “我也听说那赵言,年仅二十,面貌白净,无须无髯,而我肤色黝黑,年纪也大了不少。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虽不明你用了何种法子改变面容,但事到如今,再多言语也是无益。
” 王伦带着笑意说道:“张三回到梁山与李四饮酒时,已将你的底细彻底揭穿!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谈话的内容,全被我最信任的心腹录下。
” “没料到林冲竟认识你这个胆大妄为的叛徒!这反倒是给了我一份意外之喜!” 王伦边说边拿出一张官府告示,展开后对赵言朗声念道:“东京赵言,刺客逆贼,人人得而诛之……任何人只要擒获赵言与李师师押送官府,即可获得万两黄金,并授予官职封爵。
” “我王伦科举屡败,早已断了仕途之念。
不曾想落草为寇后,竟有这样的奇遇!” 王伦望着厅中的聚义厅牌匾感慨道:“若能将你与李师师交予官府,不但可洗脱匪寇之名,更能踏入仕途。
如此好事,怎能不欢喜?” “确实该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