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作战方式

关灯
    者二人则暗自庆幸。

     这四人中,晁盖和吴用同属东溪村,与西溪村亦往来频繁,自然不曾欺压百姓。

     朱仝和雷横虽曾接受过李保正的馈赠,却未曾亲身欺凌乡民。

     即便此次随黄安而来,两人也未做逾矩之事。

     雷横贪财,对女色兴趣不大,而黄安已将西溪村村民的财物搜刮殆尽,他自然不会再为难村民。

     见无人前来控诉他们,四人松了一口气。

     “赵寨主,我们带庄客前来实是被黄安胁迫所致。

    ” 晁盖问道:“不知赵寨主如何能放过我们?” “被黄安胁迫?” 赵言笑着反问,“雷横用银钱粮食贿赂黄安,让他放弃西溪村、进攻梁山,这也算是被黄安胁迫?” “这……” 雷横脸上显露出惊恐之色,意识到此次恐难幸免。

     毕竟梁山连黄安这样的团练使都能处决,又怎会顾忌他这样一个小小的县衙都头。

     “朱都头,家母今后还请多多关照!” 雷横红着眼眶,向朱仝跪下,恭敬地叩了三个头。

     “雷都头,你……安心去吧。

    ” 朱仝神情复杂地回应道。

     他此刻深感后悔。

     往昔饮酒若非佯作醉态将雷横强留,他也不至于陷入今日困境。

     晁盖瞧着将母亲托付给朱仝的雷横,攥紧拳头,脸上表情几度变换,随即踉跄上前至赵言面前。

     "赵寨主,诱使黄安攻打梁山之举实乃我所为。

    ” 晁盖坦然承责:"黄安盘踞西溪村,既扰此地亦祸及东溪村,我难以忍受,才暗示雷都头对黄安提及梁山的财宝!" "庄主..." 吴用见晁盖独揽过错,心中触动,思索片刻后毅然站出。

     "赵寨主,引导黄安转向梁山乃是我提议的计策!" 吴用高声道:"晁天王义薄云天,故而将责任全数承担!" "赵寨主,雷都头家中尚有老母需赡养,若他遭遇不测,其母恐也难以为继!" 朱仝跪地恳求:"恳请赵寨主网开一面,放过雷都头!" "他家中有老母,我梁山将士家中就没有双亲要侍奉吗?" 赵言冷笑:"若非我们恰巧扣押了黄安,恐怕他已率军直逼梁山!" "赵寨主,黄安本就意图剿灭梁山," 吴用开口道:"即便无雷都头之言,黄安早晚都会进犯梁山!" "何意?莫非是在说我冤枉了雷横?" 赵言面色阴沉地看着吴用,目光中的寒意令这位儒雅之士心神大震。

     然念及晁盖平日情谊,吴用豁出去了。

     "观赵寨主行事,皆依法而行,便是处决黄安等人,也是因其犯下残害乡民之罪!" "雷横身为郓城都头,又受时县令派遣协助黄安围剿梁山,凭他身份,即便说过那番话,又怎算犯错?" 吴用质问:"况且黄安已被赵寨主所杀,济州兵马也被俘,雷横所言并未酿成大祸,赵寨主难道要因言定罪?" "好一张伶牙俐齿!" 赵言轻蔑一笑,“吴先生,莫忘我是山寨之主,山寨行事,岂需理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用愣住,想起赵言刚对黄安等人公开审理时的场景,一时竟忘了眼前是梁山强人,而非官府官员。

     见吴用被堵得哑口无言,赵言忽然笑了,“你们刚才争着认罪,现在又巧言辩解,不过是为了保雷横一条命罢了。

     我之前可说过要取他性命?” “你……你真不杀我?” 雷横惊愕站定,朱仝推了他一把。

     “多谢赵寨主恩典!” 朱仝忙跪拜,“是我等糊涂,冒犯贵寨。

    ” 雷横也连忙谢罪:“今后绝不敢再犯。

    ” “莫急谢恩。

    ” 赵言拦住雷横,“晁庄主,若今日放过四位,日后谁还惧怕梁山威严?” “听说黄安曾寻你麻烦,你以数千贯钱财化解?” “那么,这回又要花多少才能平息?” “只要赵寨主宽恕我们冒犯之罪,哪怕倾尽所有,也在所不惜!” 晁盖毫不犹豫,高声回应。

     “每人一万贯,金银或粮草皆可,四位意下如何?” 一人一万,总计四万贯! 晁盖脸色微苦,这些年经商积攒不过五六万两银,为应付黄安已耗去大半,如今又要付四万贯,真叫人不甘心。

     但他重情义,不愿独自承担,毅然应允。

     “邓飞,放了他们。

    ” 赵言吩咐。

     邓飞依言上前,解开四人束缚。

     晁盖四人向赵言行礼后离开。

     待他们远去,邓飞疑惑问道: “大哥,那四万贯钱还未到手,就把人全放了,若他们逃走怎么办?” “什么叫人质?” 赵言瞪了他一眼,“是他们惹事,不是我们**勒索。

    ” “况且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晁盖的家在东溪村,他若逃了,那钱我们自己去拿就是。

    ” 如今虽有银票,但因朝廷滥发,已大幅贬值,部分地区甚至贬值九成。

     近年物价飞涨,这钱也脱不了干系。

     像晁盖这样的地主和商人,仍更信赖金银实物。

     半个时辰后,晁盖带了十多个庄客,抬着几大箱财物回西溪村。

     “赵寨主,这是四万贯银钱。

    ” “晁庄主果然守信!” 赵言瞥了眼箱子称赞道。

     晁盖苦笑一声未答,东溪村就在隔壁,怎敢失约?难道还想给梁山更多借口攻打? 汴祥兴冲冲上前检查,大部分箱中装满金银,还有两箱混杂珠宝。

     “庄上现金不足,只能用这些代替。

    ” 晁盖拱手说,“赵寨主可找人估价,若有短缺,我再补上。

    ” “不必了,我信得过晁天王的名号。

    ” 赵言摆手道。

     汴祥立刻指挥手下把箱子搬走。

     “还有一事忘记告知晁天王,” 赵言随口说,“黄安已被我们除掉,西溪村民自然无法继续留在这里,有的打算投亲靠友,有的想直接加入我们上梁山。

     西溪村的田地,晁庄主随意处置吧。

    ” “赵寨主,此话当真?” 晁盖惊喜地问。

     年前,李保正被梁山杀害后,他对李家的三千亩良田并非毫无觊觎之心,只是担忧梁山的态度,始终未敢轻举妄动。

     最终等来的却是黄安。

     若梁山不反对,晁盖只需在郓城稍作运作,这些良田便能合法归入自家名下。

     即便后来出现黄安,只要有完备的文书契约,也奈何不了晁盖。

     西溪村村民虽经梁山同意分田,但未获官府认可,因此黄安得以随意索要。

     通过这次事件,村民们终于明白,在官府眼中,他们始终是无田的佃户,即使梁山已焚毁与李保正的佃户文契。

     然而,从梁山士兵处得知,每位梁山民户可分得十到二十亩田地,这正是他们放弃一切、投奔梁山的重要原因。

     对于以耕作为生的庄稼人而言,拥有土地的意义不言而喻。

     西溪村共百余户人家,四百余人,多数有意加入梁山。

     黄安部下虽有数百人因掳掠受惩处,但仍余九百多人。

     赵言自不会放这些人回去威胁梁山,遂将其押往梁山暂时关押。

     此次战事,梁山虽胜,但实际收益仅五六百匹军马及晁盖所得四万贯钱财。

     黄安虽掠夺西溪村不少财物,但这些本是村民血汗所得,赵言早已悉数归还。

     ... 为答谢西溪村良田相助之情,晁盖与吴用亲送赵言离去。

     望着远去的梁山队伍,吴用感慨道:“梁山兴盛之势已定,不知对东溪村而言,这究竟是福还是祸。

    ” 消息传开,上梁山即可分得十到二十亩田地,虽数量有限,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却足以让无数贫苦百姓看到希望。

     郓州、济州两地,有不少佃户因被地主压迫,生活困苦,甚至难以果腹。

     即便是吴用与晁盖,也能料想到,这些无路可走的佃户,最终可能会投奔梁山。

     不过,这样的事情,并非他们需要操心。

     两人略作叹息后,便急忙前往西溪村查看李保正家的三千亩良田。

     与此同时,朱仝和雷横已先行返回郓城,向时文彬汇报黄安一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黄安全军覆没,自己也身首异处的消息传来时,时文彬顿时神情恍惚。

     尽管济州府仍有四个指挥的禁军驻扎,但这属于朝廷的兵力,知州难以轻易调动。

     济州境内再无厢军能与梁山抗衡。

     看着跪地请罪的朱仝和雷横,时文彬摆了摆手,说道:“起来吧,黄安自取**,此事怎能怪你们?只是郓城今后恐怕难以为继,梁山贼寇随时可能来攻城。

    ” 然而,时文彬的担忧其实是多余的。

     梁山上的赵言此刻正忙于处理各种事务,根本无暇顾及郓城。

     赵言带领西溪村乡民与厢军俘虏上山后,立即着手分类安置。

     士兵归入军伍,工匠负责手艺,其余人员皆可分配田地成为民户。

     那些虽未犯下重罪却也做过不良行径的俘虏,则被罚为苦力,完成一年劳役后才可享受普通村民的待遇。

     梁山为西溪村伸张正义、惩治州府团练之举已在山东广为人知。

     不仅有更多生活无望的佃户上山投靠,还有不少冤屈无门的乡民鼓起勇气,请求梁山为他们主持公道。

     赵言正愁山上人口增加、物资紧张,自然欣然接纳。

     梁山凭借几次行动,不仅树立起“替天行道,惩治**污吏” 的威名,还从地方豪绅手中获取了巨额财富。

     短短两个月内,梁山兵马下山六次,前两次由赵言**,后续四次则交由其他将领带领,裴宣随行,同样为民伸张正义。

     这些行动不仅增强了梁山的影响力,还收获了近十万贯钱款及五万多石粮食。

     这一天,汴祥刚返回营地,正准备去向赵言汇报战果时,听扈三娘说赵言又去了小黄山。

     汴祥不解地叹气,认为那一亩地并无特别之处,何必如此重视。

     扈三娘却解释说,这块地的麦种与众不同,据传单这一亩地就可产出千斤以上的粮食。

     汴祥对此表示怀疑,他认为即便上等良田,在当时条件下亩产达到两百四十斤已属难得,不可能实现上千斤的产量。

     想起此事,汴祥不禁抱怨,要是当初就将那麦种毁掉就好了,省得赵言为此忧心忡忡。

     扈三娘提醒他切勿莽撞,因为这块地对赵言意义重大,甚至安排了两队士兵日夜驻守。

     两人到达小黄山后,发现这里已被划为梁山禁地,除首领外无人能随意接近。

     赵言站在田埂边,满脸喜悦地观察着麦苗长势,这批种子正是从特殊渠道获得,号称能实现亩产千六百斤的高产纪录,然而受限于当时的农耕技术,其实现难度可想而知。

     赵言并未奢望实际产量能达到系统描述的标准,只要能达到一半,亩产上千斤便已满足。

     “哥哥,汴祥兄弟回来了!” 扈三娘禀报后,赵言回过神来,走向田边,笑着问汴祥:“看你满面喜色,这次下山想必又有所获?” “哥哥所料不错,” 汴祥高兴地说,“那谋财害命的张员外依裴孔目判决,已被我亲手处决,从他家中搜出两万石粮食和上万贯钱财!” “这些财物现都存于水泊岸边,正等着阮家兄弟用船运回山寨!” “分给百姓的那一份留好了吗?” 赵言问。

     “哥哥放心,这事我不会忘,” 汴祥忙答道,“还是按老规矩,每人分了两石粮食、两贯铜钱。

    ” “对了,哥哥,这几日阮家兄弟在忙些什么?怎么总不见人?” 汴祥疑惑道,“平日我们下山归来,他们总是早早备好船只在岸边等候,今日没见到他们,我还以为山寨出了什么事呢!” 喜欢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请大家收藏:()水浒:系统激活,刺徽宗劫李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