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一线生机

关灯
    阮小七急忙站起,望向官道,却不见任何人影。

     “兄弟,无缘无故喊什么?” “小七哥,看那边!” 王定六指向远处江面高声说道。

     他们家的店靠近官道, 一侧是树林,另一侧则是扬子江。

     阮小七借着月光望去,隐约看见江心似乎有一艘小船,但看不太清楚。

     “不过是一艘小船罢了,何必大惊小怪?” “小七哥有所不知!” 王定六急切解释道:“附近扬子江上有两个歹徒,专门劫掠行人,一个叫‘截江鬼’张旺,一个叫‘油里鳅’孙五,他们唯利是图,毫无信义,一旦有人上他们的船,不是被宰割,就是被迫吃苦果。

    ” “从这黑夜中的江面情况看来,又是他们要加害无辜路人了!” “这种事碰上了就不能袖手旁观!” 阮小七把长刀含在嘴里,开始脱下衣服准备行动。

     王定六见此情景,拍了拍额头,猛然意识到自己身为梁山好汉,肩负替天行道之责,怎能坐视不理?于是急忙脱下衣衫,跟随阮小七一起行动。

     二人将衣物随意丢于店内,随后向江边走去。

     江水渐深,快没至腰部时,阮小七毅然入水前行,王定六紧随其后。

     阮小七精通水性,从他的游泳姿态便可看出其非凡能力,传闻他横渡长江并非虚言。

     两人在水中如履平地,迅速向小船靠近。

     接近时,忽然听到船上传来一阵急切的声音:“好汉,放过我和孩子吧!我会把所有金银都给你!” 艄公回应道:“金银我要,你们的性命也不能放过!” 那汉子绝望地哭喊:“老母背上患病,无法接触水面!好汉,请听我说,每个人都有父母养育,您若执意伤害她老人家,难道不怕遭天谴吗?” 艄公冷笑:“你的老母又不是我的老母,何必讲这些废话?” 这时,一位婆婆开口:“孩子,别求他了!即便我死了也无妨,这是因果报应啊!你大哥平日作恶多端,我屡次劝阻他都不听。

     现在我病重,名医束手无策,他却装作不知,全然不顾我的死活。

     老天若是公正,为何让我母子承受这一切?” 艄公听后笑言:“看来你们也是恶人家属,取你们性命也算为民除害。

    ” 婆婆厉声道:“我和儿子本是无辜之人,虽曾受人挑拨做过错事,但最多不过骗取财物,并非该死的大罪!况且我已经劝他改邪归正,若要伤害我们,不得妄动武力,只需将我们推入江中即可,即便死后我也不会纠缠你!” 被捆绑的汉子听罢泪流满面,深知母亲是为了保全自己才甘愿牺牲。

     落水于他而言仿若归乡,即便身负绳索或铁链,他也自有脱困之法。

     然而,老母亲体弱多病,怎能受得起水湿侵扰? 那壮汉想到此处,胸中悲愤难当,全然不顾自己被牢牢捆绑,竟欲冲上前去与兄长的同伴拼个生死。

     那婆婆见状,连忙高声喝止:“你若妄动一步,我便立刻跳入水中!” 艄公闻声大笑:“既然是婆婆开口,我等岂敢不从?不如商议一下,谁先下水?” 壮汉闻言,肝胆俱裂,在船板上跪伏而拜,苦苦哀求道:“好汉,暂且饶过我母亲一条命,我愿铭记大恩大德!” 艄公轻笑一声:“这么说来,是你先行下水了?” 这时另一名艄公察觉到些许异样,上前说道:“五哥,这人恐怕是在骗我们。

     听他提到家中还有一个弟弟也不是善类,这汉子怕是也有隐情!” 五哥听罢恍然大悟,怒容满面,拔刀便要斩杀这对母子,怒斥道:“难怪你们一心求死,竟敢在我面前耍花招!” 婆媳二人惊恐万分,婆婆绝望之下哭喊:“快跳啊!你要逼死我吗?” 五哥岂肯放过此人,挥刀直刺过去,口中威胁道:“你若敢跳,我先杀了你的母亲!” 婆婆悲呼一声,纵身跃入江中,为救儿子甘冒性命之险。

     见此情景,壮汉痛彻心扉,扑倒在船头,仰望残月发出阵阵哀号。

     此时五哥提刀逼近,却忽然觉得腿上传来剧痛,低头一看,整只脚掌已被削落,鲜血喷涌而出。

     他惨叫连连,跌倒在船舱内。

     另一位艄公赶到,勃然大怒,怒骂道:“王定六,你这个畜生,竟敢对长者动手!” 王定六冷眼相对,一手撑船,一手持刀横扫而去,艄公慌忙逃向船尾。

     随后,王定六飞身上船,随手一刀结果了仍在挣扎**的孙五,转身冷冷注视着眼前局势。

     正在赶往后舱准备对付“截江鬼” 张旺之际,突然听见被捆绑的男子大声呼喊: “壮士,请先帮我解开绳索,我母亲掉进水里了!” 王定六立即抽出刀,迅速割断了那人的束缚。

     然而,这一短暂的延迟让他到达船尾时,“截江鬼” 张旺已经跃入江中,消失不见。

     那刚获自由的汉子全然不顾其他,直接站到船边,准备跳入江中营救母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此刻,水面传来一个声音: “喂,你别急,看看我手里托着的是谁?” 男子闻言猛然一震,急忙低头查看,这才发现自己的母亲正被一位水中的英雄托举于江面之上! 男子见状,悲喜交织,一时愣住。

     不过很快恢复过来,心中却泛起一丝忧虑。

     并非他心存畏惧,而是身为水性高手的他知道,在江水中支撑一个人而不让自己湿身是何等艰难之事。

     他担心水下的救命恩人撑不住,万一失手,不仅救不了母亲,反而害她更糟,连忙喊道:“好汉!请一定坚持住,我母亲背部有伤,绝不能沾水!还请你再多撑一会儿!” “无妨,即便托到天明也无碍!” 阮小七笑着回应。

     男子听出他语气坚定,知道并非虚言,顿时安心不少,随即说道:“我母亲背部受伤,好汉切勿鲁莽行事,若是一次性拖上来,撞到伤口可就麻烦了,我这就下去帮你!” 话音刚落,他根本不管绳索是否解开,直接跳入江中。

     阮小七见状微微惊讶,立刻向四周张望,却只见滚滚江水,哪还能看到刚才那人的身影? “看他先前那副焦急模样,断然不会弃母亲而去。

    ” 阮小七暗自思索,“既然他敢于跳江,必定有所准备,且让我静观其变。

    ” 阮小七漂浮于水面,双手托着老人,已然没有多余力气协助王定六。

     想起刚才船上有两名盗贼,阮小七担忧王定六安危,急忙喊道: “兄弟,情况如何?” “小七哥,油里鳅孙五已经被我杀了,不过截江鬼张旺却跳进江里逃走了!” 王定六高声回应。

     阮小七听完王定六的话,稍稍安心,接着看向被他托着的婆婆,心想这位老妇自跳江后就毫无动静,怕是晕过去了。

     他在水中耐心等待,但始终不见婆婆儿子浮出水面。

     依阮小七判断,那汉子多半凶多吉少。

     他焦急地在江面上搜寻,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人的身影。

     最后他心想:“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得把婆婆送至安神医处,绝不能辜负了她的嘱托。

    ” 就在阮小七暗自忧虑时,忽然水下冒出一颗头颅,阮小七仔细一看,正是刚才跳江的那个汉子。

     只见他此刻悠然地漂浮在江面,显然已解开束缚双脚的绳索。

     阮小七不禁赞叹:“兄弟,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 汉子吐出口中的江水,感激地说:“多亏这位大哥相救,我们母子才能活命,实在感激不尽!” 阮小七笑着说道:“这也是缘分,我和兄弟看到船行异常,觉得必有盗贼作祟。

     我们游过来帮忙,没想到正好救到你们母子!岂非天意?” 汉子连连点头附和:“缘分缘分!确实是缘分!” 阮小七知道此时不宜多谈,又见汉子水性极佳,便说:“既然令堂身体抱恙,你先来接她,我先上去,再和我兄弟合力把她送上船。

    ” 汉子再次致谢:“多谢两位救命之恩!” 说完迅速上前抱住母亲,阮小七叮嘱道:“兄弟,务必扶稳了!” 那男子轻轻托起年迈的母亲,忽然见阮小七用力一扯船身,借力跃出水面,随后平稳落在船板上。

     王定六本在寻找截江鬼张旺的痕迹,刚到船头就目睹了阮小七破浪而出的英姿,不禁赞叹:“小七哥好身手!” 阮小七回眸一笑:“救人要紧!” 随即俯身搀扶老人,王定六亦上前相助。

     二人齐心协力,将那婆婆安然送上船。

     男子心中稍安,满是喜悦,瞬间施展绝技,如箭鱼般冲出水面,翻身而落,稳稳站定。

     阮小七见其水性出众,心生钦佩,暗想:“此人水技超群,若能加入梁山,咱们水军必定更胜从前。

    ” 于是急切问道:“壮士,何处人士?高姓大名?” 男子顾及母亲状况,确认无碍后起身施礼:“二位英雄,小人张顺,来自江州。

    ” 阮小七初至南方,未识其名,王定六却惊呼:“阁下可是浔阳江上的浪里白条?” “正是。

    ” 张顺点头答道。

     阮小七疑惑:“张兄深夜赶路,还携老母同行,你于江湖闻名,怎不防备江上凶险?” 张顺叹气道:“为医母疾,日夜兼程自江州赶来,不料体力不支,竟遭宵小算计,实属疏忽。

    ” 阮小七宽慰道:“江州距此数百里,你非铁石之躯,怎能不知疲惫?且说说,你欲带老母往何处求医?” 张顺坦然说道:“建康府内有一位旧友,名叫安道全,人称神医圣手,世间疑难杂症在他面前都迎刃而解。

     我特地带母亲前来求医。

    ” “兄台也是来寻安神医的?” 阮小七愣了一下,看了看王定六说:“家兄让我们在此等候安神医夫妇,但如今天色已晚,他们今晚恐不会出城。

     不如我们陪同兄台一同进城去找他们?” “甚好!” 王定六点头同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六,快划船,莫误了老人家的病情!” 阮小七递过一支船桨给王定六,二人奋力划桨,将小船驶向岸边。

     张顺守着母亲,看着他们卖力划桨的身影,心中满是感激。

     抵达岸边后,阮小七与王定六回去穿好衣服,张顺背着母亲在旁等候。

     三人随即朝建康府城赶去。

     …… 此刻,建康城西靠近城墙的小院里, 石秀昨日与赵言饮酒过量,被阮小七和王定六送回后,一直昏睡未醒。

     因酒喝得太多,他被尿意憋醒,迷迷糊糊起身走向院子的茅厕。

     排空膀胱后,冷风吹来,石秀顿时清醒不少,正准备回屋,忽然听见堂屋传来细微的响动。

     难道有窃贼? 堂屋虽无贵重物品,却供奉着他叔父的牌位,若惊扰了先人的安宁,那可罪过不小。

     石秀连忙轻步走近,打算抓住闯入者,等天亮后押送官府。

     然而,刚到门口,他却呆立当场——屋内的动静并非窃贼翻找的声响。

     一间屋内传来一男一女争执的声音。

     那男子的气息略显粗重,而女子的声音,竟像是石秀那位本应卧病在床的婶娘。

     石秀愣在门口,耳边充斥着屋内的动静。

     他早就听说婶娘与张屠户之间有些不清不楚的事,但此事发生在石秀与叔父北上做生意期间。

     待他扶灵归来,二人便再未有过牵连。

     石秀虽觉得流言非空穴来风,但一是缺乏确凿证据,二是叔父刚逝,婶娘孤身一人,若此时与她对质,难免落人口实,说是图谋叔父的家产。

     再者,这婶娘虽对他冷淡,却也养育过他,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愿撕破脸皮。

     他曾对赵言提起,最大的心愿不过是为叔父守孝三年,以尽孝道。

     可如今,这个简单的愿望似乎也无法实现了。

     石秀双眼通红,握紧的拳头发出声响。

     他刚要冲进去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