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难题:造纸厂该如何选址!

关灯
     这里也适合做工业区。

     钢铁厂也可以建到这里来。

     选定好造纸厂的位置,赵扶苏在一众军士的护卫下,他前往了军营。

     “元首。

    ” 章邯这边将人挑选好了。

     “嗯。

    ” 赵扶苏道:“跟我去造纸厂。

    ” “造纸厂?” 章邯一愣。

     随后,他狂喜道:“元首,你要造纸了!” “那纸可是元首你的那些书籍所用的纸!” 章邯在没有看过赵扶苏那些书籍之前,不知道什么叫做纸。

     毕竟秦朝没有纸。

     纸的出现要到西汉时期了。

     蔡伦改进民间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敝布、渔网作纸,人称“蔡侯纸”,并献给汉和帝。

     8世纪末,巴格达开始出现造纸术,随后在大马士革盛行,并逐渐传至欧洲。

     11世纪的阿拉伯着名作家塔阿里拜根据前人的着述写道:“造纸术从华夏传到撒马尔罕,是由于被俘的华夏士兵、俘虏中间,有些能造纸的人。

    由是设厂造纸,驰名远近。

    造纸业发达后,纸遂为撒马尔罕对外贸易的一种重要出口品。

    ” 由此,华夏的造纸术便进入了阿拉伯境内。

     12世纪至13世纪之间,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相继建立纸厂。

     最终,在16世纪造纸厂遍及欧洲。

     “不错。

    ” 赵扶苏点头。

     他知道章邯为什么会如此的兴奋。

     纸在未问世之前,华夏古代所用书写记事材料有甲骨、金石、缣帛和简牍。

    除用金石外,外国古代还使用莎草片、贝叶、树皮及羊皮等材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印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则将扇椰树叶子晒干、压平作书写材料,因此,传入华夏的印度佛教经典便是写在树叶上后扎起来,也称“贝叶经”。

     然而,无论是把文字刻在龟甲上或兽骨上、铸在青铜器上、刻在石头上,或是秦朝将文字书写在竹片、木片之上,这样的书写材料都是十分笨重的。

     长篇的文字不但对于记录者来说费时费力,更不利于文字的传播和交流。

     欧洲在没有纸之前,抄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

    当时,还有用绢帛作书写材料的,绢帛相比其他材料会更轻便,但价格也极昂贵,一般人是用不起的。

     赵扶苏知道这纸要是问世,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那都是畅销品。

     赵扶苏的双眼闪烁着光芒。

     等到日后打通了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跟西方进行了贸易,就可以把纸给卖到西方去,收割西方人的财富! “太好了!” 章邯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出发吧!” 赵扶苏道。

     “是。

    ” 章邯按照赵扶苏在地图上所指的位置,朝着赵扶苏所选定的造纸厂位置而去。

     为了安全,赵扶苏足足让上万部队保护着自己出行。

     他所选的造纸厂位置太偏了。

     要是有六国余孽在这里偷袭他,他领了盒饭,那该怎么办! 他的小命还是最关键的! 也不得不说赵扶苏是真的谨慎。

     也因为他的谨慎,张良想要刺杀他都很难,不得不去找天下最强的杀手组织,来刺杀赵扶苏。

     喜欢始皇帝看到地球仪后,炸裂了请大家收藏:()始皇帝看到地球仪后,炸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