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院试榜最后一名
关灯
小
中
大
经过两个月的强化学习,终于到了考试的日子,报名、检查、入场这些都和府试一样,不同的是考生很多来自周边的州府,主持考试的是省府学政,录取的比列是十选一,秀才是读书人里的万里选一,真的是毫不夸张,这个时代的秀才总数绝对要比清北毕业的总人数少的多,我这样的后世学渣来和这些人竞争,心里是发虚的,我的底气就是我也是全力以赴下苦功夫了,还好我也算是考场老油条,不至于在压力下崩溃。
走进考场,坐下来看到巡考举着的考题,才拚弃杂念,题目是《禹治水》,这题中等难度,大家都可以作出一篇策论,就看谁的答案能入考官的眼了,按照老规矩,现在草稿纸上做题,先破题:大禹治水,疏通河道,安民之本也。
承题:洪水泛滥,禹凿山开道,百姓方得安居。
咱文化底子在那摆着,没本事引经据典,用词也中规中矩,在草稿上写好,下面就要写试帖诗,每场考试必写,我写的是《大明文风鼎盛赋》,盛世书声朗,寒窗苦读频。
学堂连市井,笔墨染星辰。
学子勤攻读,先生细点评。
文章传道义,诗赋写乾坤。
放榜人争看,题名姓已罄。
文风千载盛,教化四方遵。
试帖诗写完,最后要求背诵一段《圣训广谕》,死记硬背的内容我是下过功夫的,问题不大,所有答案都在草稿上写好了。
今天紧张,都过了午时还没有吃东西,刚好休息一下,吃点绿豆糕,喝点水,当我吃完喝完,准备往试卷上抄的时候,有人交卷了,我瞟了一眼,正是坐在我斜对面的张瑞,人家学霸就是不同凡响,做题比我快多了,我收敛心神,不能受他的影响,当我抄完,又反复检查两遍,已经很多人交卷了,我当即举手交卷,巡考过来给我试卷糊名,收了考卷,走出考场,深深地呼吸了几口空气。
院试分两场,一般第一场难度相对高一些,不敢松懈,找到江大壮和扬兴恒就回家了,没有闲谈的兴致,不管三天后成绩出来怎么样,这三天还是要抓紧温书的,走在半路有个鬼鬼祟祟的人拦住去路,说有复试的考题出售,起价就是一百两,我说不要,他一直跟在我身后,自己降价降到十两,我说都不知道自己正试过不过,买了也是白搭,那个人才作罢,考试是很费脑子的,必须补补,带着扬兴恒和江大壮到一家海鲜酒楼,点了虾仁水饺、清蒸生蚝、油炸青蟹、花蛤蒸蛋、红烧鲅鱼、拍黄瓜和麻婆豆腐,我们刚准备动筷子,酒楼进来人了,“两位杨兄,你们也在这吃饭啊?”我抬头一看是张瑞和他的跟班沈生,我和扬兴恒连忙站起来打招呼:“是张兄沈兄,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我们正点好菜等你们来开始呢,”“哈哈,那就不客气了,”说着大马金刀地坐下来,江大壮避到别的桌去了,张瑞是大家族子弟,又是学霸,这次小三元的争夺者,像我们这样乡下来的学渣生,按理说是要好好巴结他的,可是我知道他以后给清朝当官,心里就膈应,不过面子情还是要的,“能跟小三元的争夺者一块吃饭,荣幸之至,张兄、沈兄请,”我们原来不打算喝酒的,不得不让小二上酒,我给大家都倒上酒,引导大家吃喝起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就开始聊起考试来,“张兄,这次小三元应该是囊中之物了,”“呵呵,还不能确定,你们这次题答的可还好?”“我们的水平只能说是五五之数,张兄,圣人言:穷则独善其
走进考场,坐下来看到巡考举着的考题,才拚弃杂念,题目是《禹治水》,这题中等难度,大家都可以作出一篇策论,就看谁的答案能入考官的眼了,按照老规矩,现在草稿纸上做题,先破题:大禹治水,疏通河道,安民之本也。
承题:洪水泛滥,禹凿山开道,百姓方得安居。
咱文化底子在那摆着,没本事引经据典,用词也中规中矩,在草稿上写好,下面就要写试帖诗,每场考试必写,我写的是《大明文风鼎盛赋》,盛世书声朗,寒窗苦读频。
学堂连市井,笔墨染星辰。
学子勤攻读,先生细点评。
文章传道义,诗赋写乾坤。
放榜人争看,题名姓已罄。
文风千载盛,教化四方遵。
试帖诗写完,最后要求背诵一段《圣训广谕》,死记硬背的内容我是下过功夫的,问题不大,所有答案都在草稿上写好了。
今天紧张,都过了午时还没有吃东西,刚好休息一下,吃点绿豆糕,喝点水,当我吃完喝完,准备往试卷上抄的时候,有人交卷了,我瞟了一眼,正是坐在我斜对面的张瑞,人家学霸就是不同凡响,做题比我快多了,我收敛心神,不能受他的影响,当我抄完,又反复检查两遍,已经很多人交卷了,我当即举手交卷,巡考过来给我试卷糊名,收了考卷,走出考场,深深地呼吸了几口空气。
院试分两场,一般第一场难度相对高一些,不敢松懈,找到江大壮和扬兴恒就回家了,没有闲谈的兴致,不管三天后成绩出来怎么样,这三天还是要抓紧温书的,走在半路有个鬼鬼祟祟的人拦住去路,说有复试的考题出售,起价就是一百两,我说不要,他一直跟在我身后,自己降价降到十两,我说都不知道自己正试过不过,买了也是白搭,那个人才作罢,考试是很费脑子的,必须补补,带着扬兴恒和江大壮到一家海鲜酒楼,点了虾仁水饺、清蒸生蚝、油炸青蟹、花蛤蒸蛋、红烧鲅鱼、拍黄瓜和麻婆豆腐,我们刚准备动筷子,酒楼进来人了,“两位杨兄,你们也在这吃饭啊?”我抬头一看是张瑞和他的跟班沈生,我和扬兴恒连忙站起来打招呼:“是张兄沈兄,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我们正点好菜等你们来开始呢,”“哈哈,那就不客气了,”说着大马金刀地坐下来,江大壮避到别的桌去了,张瑞是大家族子弟,又是学霸,这次小三元的争夺者,像我们这样乡下来的学渣生,按理说是要好好巴结他的,可是我知道他以后给清朝当官,心里就膈应,不过面子情还是要的,“能跟小三元的争夺者一块吃饭,荣幸之至,张兄、沈兄请,”我们原来不打算喝酒的,不得不让小二上酒,我给大家都倒上酒,引导大家吃喝起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就开始聊起考试来,“张兄,这次小三元应该是囊中之物了,”“呵呵,还不能确定,你们这次题答的可还好?”“我们的水平只能说是五五之数,张兄,圣人言:穷则独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