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羌碉星图

关灯
    而柱顶的铜盘里,堆着米粒大的银茶针,针尾的缠枝纹在月光下组成韩似道的生辰八字。

     "是'星钉'。

    "孟九皋的指甲抠进铜柱缝隙,带出黑紫色的泥,"他们将童骨钉在星位,用茶针引动文运偏移。

    " 碉楼外突然传来羌笛声。

    英格玛的白牦牛踏碎寨门,牛角上挂着串骷髅头——每个头骨的眼窝里都塞着蚕茧,茧衣上写着《孟子》单字。

    她抛来一张硝制的人皮,皮上刺着完整的岷山星图,而"文昌"星官处贴着张茶马券。

     "韩府的人上月来改过碉楼。

    "英格玛的弯刀劈向铜柱,刀身却突然断为两截——断口处渗出带着茶香的墨汁,"他们用三百六十名落第者的头发搓绳,重调了射孔角度。

    " 许慎柔的《太医局方》残卷突然飞向水银池。

    书页浸入汞液后浮起星图,图中紫微帝星的位置渗出黑血。

    薛冰蟾的璇玑匣咔咔变形,零件重组为袖珍浑天仪,仪臂所指正是铜柱缺失的"毕宿"玉璧方位。

     陈砚秋的银印突然裂开一道缝。

    印钮螭虎的口中吐出块带血的玉圭残片——正是补齐"毕宿"的关键。

    当残片嵌入铜盘时,整根青铜柱突然旋转,柱身的《同文种密要》文字如雨般剥落,露出底下真正的铭文: **"景佑三年,司天监制。

    文昌主文,毕宿主刑。

    "** 孟九皋的断杖重重砸向地面。

    碉楼基座的石块纷纷跳起,露出底下埋着的三百六十盏青铜灯——每盏灯芯都是落第举子的指骨,灯油则是混了朱砂的雪山茶。

    许慎柔的银簪划过灯阵,火焰突然变成青色,将铜柱上的铁链烧得通红。

     "星归原位!"老人嘶吼着扯动铁链。

    拴着童尸颈椎的链条寸寸断裂,尸骨坠入水银池的刹那,池底的玉圭突然翻转,露出背面刻着的《孟子》全文——那些"民为贵"的"民"字个个殷红如血。

     薛冰蟾的璇玑匣完全展开。

    匣中飞出的三百六十枚铜针精准刺入每盏青铜灯,灯焰暴涨,将碉楼墙面照得通明——原先的星图已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浑天仪注》的标准星象。

    陈砚秋的银印飞向最高处,印文血光在屋顶射孔形成光柱,直指东方成都府的方位。

     英格玛的羌笛突然吹出《诗经·七月》的调子。

    笛声中,所有纺车吐出的丝线自行编织,在空中结成"文昌"星官的形状。

    许慎柔的银簪引燃灯阵,火焰顺着丝线攀援,将韩府篡改的星图烧成灰烬。

     当第一缕晨光射入碉楼时,水银池已经干涸。

    池底躺着七具银茶针拼成的骷髅,每根针尾都拴着蚕丝,丝线另一端通向成都。

    陈砚秋拾起一枚针尖对着阳光,看见针身上刻着行小字: **"星移斗转,文运在我。

    "** 孟九皋的断杖突然指向东方。

    成都府方向的天空上,文昌星正与太白金星相犯——那是科场大变的凶兆。

    而在地平线上,韩府别院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飞檐下的人面蚕茧,正在接连爆裂…… 喜欢不第河山请大家收藏:()不第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