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墨刑新解

关灯
    声道:"奉提学大人钧旨,今日当堂演示'文脉刻骨术'!" 围观人群被驱赶着让出空地。

    三块门板拼成的刑台上,那名瘦书生被按在中央,后背的《尧典》刺青正被师爷用热毛巾反复擦拭——墨迹遇热竟开始流动,重新组合成《孟子·离娄》篇。

     "看他的眼睛。

    "薛冰蟾的冰刃映出书生瞳孔——虹膜上布满细小的《论语》文字,正随着刺青变化而滚动,"韩似道连瞳仁都刻了字。

    " 一名黑衣匠人捧着铜盘上前。

    盘里排列着七根中空的银针,针管里流动着磁粉与朱砂的混合物。

    当第一根针扎入书生肩胛时,针管里的液体自动排出,在皮肤下组成"民可使由之"五字——却是倒着排列的。

     "反文刺。

    "陈砚秋的残印突然裂开一道缝,印面渗出黑血,在地上写出《说文解字》对"黥"的注解,"这是要刻在骨头上,只有剥皮才能看见。

    " 许慎柔的茶枝突然暴长。

    枝头白花喷出茶雾,雾中浮现太医局《铜人腧穴图》——但所有穴位名称都被替换成了《大学》章句。

    当第三根银针刺入书生后颈时,他猛地昂头惨叫,喷出的唾沫星子在空中凝成《春秋》"郑伯克段"的经文。

     "住手!" 孟九皋的竹杖横扫刑台。

    杖底石犀残片与银针相撞,迸出的火星居然在空中组成《活字禁约》的残章。

    黑衣匠人突然撕开自己的前襟——他胸腹皮肤上密密麻麻刺着活字字盘,每个字都在渗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毕氏第七代孙。

    "匠人的指甲抠进胸膛,扯下一块带字的皮肤,"韩大人要我们世代为奴,连皮肉都做成活字盘。

    " 薛冰蟾的璇玑匣突然解体。

    三百六十枚零件飞向刑台,在书生上方组成防护网。

    许慎柔的银簪刺入地面,簪尾钻出茶根,瞬间长出七片新叶——每片叶脉都是《难经》的经络图。

     黑衣匠人发出一声长啸。

    他全身的刺青活字突然弹射而出,暴雨般袭向众人。

    陈砚秋的残印迎风展开,印面血光中浮现韩府密室的虚影——韩似道正将三张人皮铺在青铜砧板上,用活字锤敲打出一篇新的殿试策题。

     "那不是刺墨..."孟九皋的竹杖在地上划出《武经总要》记载的磁石阵,"他在用人体养字魂!" 铜盘里的银针突然全部直立。

    针管里的磁粉喷涌而出,在空中组成《同文种》禁术的全文。

    书生后背的刺青开始蠕动,字迹钻入皮下,在肌肉表面重新排列成《元佑党人碑》的残篇。

     许慎柔的茶枝突然开花。

    七朵白花同时喷出茶雾,雾中浮现太医局《铜人针灸图》与书生体内文字重合的影像——所有穴位都对应着《论语》的篇章名。

    当最后一根银针被茶枝卷走时,书生突然张口,吐出一枚带血的铜活字——"叛"。

     府衙内鼓声骤急。

    十二名衙役同时掀开砚盖,封在胶中的微型书生纷纷苏醒,发出细如蚊蚋的诵经声。

    陈砚秋的残印裂痕处渗出黑血,在空中写出《荀子·正名》篇,每个字都在滴血。

     "走!"孟九皋的竹杖重重顿地。

    杖底石犀残片发出低吼,震得所有银针倒飞回去,刺入衙役们的咽喉。

    许慎柔的茶枝卷起三卷人皮考卷,薛冰蟾的冰刃在墙上凿出个"文"字形的缺口。

     众人冲出府衙时,身后的建筑突然传来木料断裂的巨响。

    回头望去,府衙正堂的匾额坠落在地,"明镜高悬"四个大字正在自行重组——变成了"同文种狱"。

     喜欢不第河山请大家收藏:()不第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