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辽使密匣
关灯
小
中
大
敕》,在"文刑"条款旁还批着朱笔小字:"凡科场案犯,可择其才者,刻骨为碑,以代肉刑。
"字迹与温如珏府上搜出的奏折一模一样。
驿馆后门突然洞开。
八个契丹武士扛着新檀木箱出来,箱缝滴落的液体在月光下泛着珍珠母的光泽。
陈砚秋的银簪刚触及液体,簪尖立刻蒙上白霜——是混入人血的辽东松脂,专用于保存"活碑"。
"跟上。
"周砚奴猫腰追着车辙印。
痕迹消失在护城河边的柳林里。
两人拨开垂柳,眼前赫然是个新掘的土坑,坑中整齐摆放着七个青铜匣子。
每个匣面都铸着北斗七星,但"天权"位的匣子明显大于其余六个。
周砚奴用刀撬开最小的"摇光"匣。
里面蜷缩着个十岁左右的童子,脖颈套着铁环,正用骨针在自己大腿上刻字。
孩子抬头时,眼白上浮动的黑字让陈砚秋浑身一凛——全是本届考官的隐私,最新一条记录着枢密使童贯昨日在樊楼的密谈。
"刻童......"童子嘶哑的嗓音像是砂纸摩擦,"第三百四十八个......" 他的手指向"天权"匣子。
陈砚秋刚靠近那匣子,就听见里面传来规律的"咚咚"声,像是心跳。
匣面铸着的星图突然开始转动,角宿位置睁开只布满血丝的眼睛! "退后!" 周砚奴的刀劈向青铜匣。
金属交击的刹那,整个柳林的地面突然塌陷。
陈砚秋在坠落中抓住树根,看见坑底露出条幽深的隧道——墙面上全是手指抓出的血痕,最新的一道还未干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隧道深处传来整齐的诵经声。
三十七种方言混合的《礼运》篇回荡在黑暗中,间或夹杂着铁链拖地的哗啦声。
周砚奴点燃火折子,火光映照出墙上密密麻麻的刻字——全是落第举子的绝命诗,最早的墨迹已变成黑褐色。
"这是......"陈砚秋的指尖抚过一道深刻入石的抓痕,痕缝里嵌着半片指甲,"题奴转运的密道。
" 火光照亮了隧道拐角处的东西:一具新鲜的尸体穿着礼部差役服饰,手中紧攥着桑皮纸。
陈砚秋掰开僵硬的手指,纸上画着七个墨池的分布图,其中"天权"池旁标注着"冰炭交割处"。
尸体的喉咙突然蠕动。
陈砚秋猛然后退,却见死者的嘴被粗线缝住,线脚处挂着个小铜牌,牌上刻着"景佑四年锁院"。
当他用刀挑断缝线时,尸体的口腔里滚出个蜡丸——正是王黼从耶律德处得到的鎏金匣中那种! 蜡丸在掌心碎裂。
里面是半张枢密院的公文残页,内容竟是批准辽国使团"借阅"国子监藏书的批文。
公文末尾的朱批让陈砚秋血液凝固: "准依淳化三年例。
" 隧道深处突然传来环佩叮当声。
陈砚秋吹灭火折子的瞬间,看见远处亮起一点幽蓝的鬼火。
火光中,西夏商人苏星凰的紫金香炉正在半空漂浮,炉中青烟凝聚成七个题奴的轮廓,每个轮廓的心口都插着支琉璃笔。
香炉后方,八个契丹武士正扛着"天权"青铜匣缓缓前行。
匣子的缝隙里渗出粘稠液体,在地上拖出长长的血痕。
周砚奴的刀突然发出蜂鸣。
她低头看去,刃面上不知何时爬满了细小的契丹文字——正是辽人巫师的控魂咒。
"匣子里装着'朱衣判'......"她盯着自己逐渐泛青的指尖,"第三百五十块冤骨......" 喜欢不第河山请大家收藏:()不第河山
"字迹与温如珏府上搜出的奏折一模一样。
驿馆后门突然洞开。
八个契丹武士扛着新檀木箱出来,箱缝滴落的液体在月光下泛着珍珠母的光泽。
陈砚秋的银簪刚触及液体,簪尖立刻蒙上白霜——是混入人血的辽东松脂,专用于保存"活碑"。
"跟上。
"周砚奴猫腰追着车辙印。
痕迹消失在护城河边的柳林里。
两人拨开垂柳,眼前赫然是个新掘的土坑,坑中整齐摆放着七个青铜匣子。
每个匣面都铸着北斗七星,但"天权"位的匣子明显大于其余六个。
周砚奴用刀撬开最小的"摇光"匣。
里面蜷缩着个十岁左右的童子,脖颈套着铁环,正用骨针在自己大腿上刻字。
孩子抬头时,眼白上浮动的黑字让陈砚秋浑身一凛——全是本届考官的隐私,最新一条记录着枢密使童贯昨日在樊楼的密谈。
"刻童......"童子嘶哑的嗓音像是砂纸摩擦,"第三百四十八个......" 他的手指向"天权"匣子。
陈砚秋刚靠近那匣子,就听见里面传来规律的"咚咚"声,像是心跳。
匣面铸着的星图突然开始转动,角宿位置睁开只布满血丝的眼睛! "退后!" 周砚奴的刀劈向青铜匣。
金属交击的刹那,整个柳林的地面突然塌陷。
陈砚秋在坠落中抓住树根,看见坑底露出条幽深的隧道——墙面上全是手指抓出的血痕,最新的一道还未干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隧道深处传来整齐的诵经声。
三十七种方言混合的《礼运》篇回荡在黑暗中,间或夹杂着铁链拖地的哗啦声。
周砚奴点燃火折子,火光映照出墙上密密麻麻的刻字——全是落第举子的绝命诗,最早的墨迹已变成黑褐色。
"这是......"陈砚秋的指尖抚过一道深刻入石的抓痕,痕缝里嵌着半片指甲,"题奴转运的密道。
" 火光照亮了隧道拐角处的东西:一具新鲜的尸体穿着礼部差役服饰,手中紧攥着桑皮纸。
陈砚秋掰开僵硬的手指,纸上画着七个墨池的分布图,其中"天权"池旁标注着"冰炭交割处"。
尸体的喉咙突然蠕动。
陈砚秋猛然后退,却见死者的嘴被粗线缝住,线脚处挂着个小铜牌,牌上刻着"景佑四年锁院"。
当他用刀挑断缝线时,尸体的口腔里滚出个蜡丸——正是王黼从耶律德处得到的鎏金匣中那种! 蜡丸在掌心碎裂。
里面是半张枢密院的公文残页,内容竟是批准辽国使团"借阅"国子监藏书的批文。
公文末尾的朱批让陈砚秋血液凝固: "准依淳化三年例。
" 隧道深处突然传来环佩叮当声。
陈砚秋吹灭火折子的瞬间,看见远处亮起一点幽蓝的鬼火。
火光中,西夏商人苏星凰的紫金香炉正在半空漂浮,炉中青烟凝聚成七个题奴的轮廓,每个轮廓的心口都插着支琉璃笔。
香炉后方,八个契丹武士正扛着"天权"青铜匣缓缓前行。
匣子的缝隙里渗出粘稠液体,在地上拖出长长的血痕。
周砚奴的刀突然发出蜂鸣。
她低头看去,刃面上不知何时爬满了细小的契丹文字——正是辽人巫师的控魂咒。
"匣子里装着'朱衣判'......"她盯着自己逐渐泛青的指尖,"第三百五十块冤骨......" 喜欢不第河山请大家收藏:()不第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