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阴兵索命

关灯
    右手缺了无名指,与岭南鬼贡院地图上的剪影一模一样。

     "题引娘子在借阴兵之手......"墨娘子从怀中取出烧焦的《教坊司录》残页,"她要收齐三十七条人命才肯安息。

    " 陈砚秋肋间的伤疤突然裂开。

    血线如活物般射向院内,与血水中的少女幻象相连。

    那影子抬起残缺的右手,指着他腰间的教坊司腰牌,腐烂的嘴唇开合间吐出无声的字句。

     赵明烛的异色瞳骤然收缩:"她说......'北斋有双'......" 侍郎府的正堂突然门户洞开。

    阴兵们架着礼部侍郎的尸体飘出,那具尸身的脖颈软绵绵地耷拉着,舌头果然吐出三寸有余。

    最骇人的是,尸体的右手死死攥着卷竹简——展开是景佑四年的《锁院事录》,末尾赫然有韩琦的亲笔朱批:"着王珪监造活人碑,以黜落者骨灰入墨。

    " 血水中的少女幻象突然尖啸。

    声浪震得院墙上的黑血全部飞起,在空中组成三百六十个黜落者的姓名。

    每个名字都滴着黏液,落地后化作寸长的小人,疯狂啃食侍郎的尸体。

     "他们在吃当年的冤屈......"墨娘子甩出铜钱击散几个血人,"阴兵索命,不死不休。

    " 陈砚秋怀中的《黜落簿》突然飞出。

    蓝布封皮在雨中舒展,自动翻到最新一页——"王珪"的名字后面,朱笔正自行书写死因:"景佑四年锁院案从犯,颈折而亡,当入活字库"。

     阴兵队伍开始撤退。

    他们抬着侍郎的尸体走向水井,每一步都让井水沸腾得更剧烈。

    当尸体被抛入井中的刹那,三十七枚铜钱同时跳起,在空中组成秋字号舍的轮廓,又突然崩散如雨。

     一枚铜钱正落在陈砚秋掌心。

    钱眼处残留着黑血,凝成个"双"字。

     墨娘子突然拽着他急退。

    三人刚离开屋脊,原先潜伏的位置就被青色火焰吞没——是范镇带着青铜面具的衙役到了,他们手中的水火棍燃着尸油做的长明灯。

     "奉韩相公钧旨......"范镇溃烂的左眼窝里嵌着活字"黜","收王珪尸骨......入活字库......" 陈砚秋最后看了一眼血红的井水。

    少女幻象正在下沉,右手却仍指向南方——岭南的方向。

    而《黜落簿》飘回他怀中,最新一页浮现出韩琦的字迹: **"庆历四年榜眼陈砚秋,犯双生讳,当速赴岭南鬼贡院......题碑。

    "** 雨幕中,不知何处传来幽幽的吟诵: "朱衣不识青袍恨,犹点金榜贺新魂......" 喜欢不第河山请大家收藏:()不第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