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黜落铁律

关灯
    午时的日头正毒,陈砚秋却觉得浑身发冷。

    鎏金锡盒里取出的《朱衣窥秘录》终章正摊在青石板上,羊皮纸上的血字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金红色。

     "每科必黜落寒门满百人......"赵明烛的银针挑开粘连的纸页,针尖带起一缕发黑的丝线——那是用黜落者头发捻成的装订线。

     纸页完全展开时,阁内突然卷起阴风。

    密密麻麻的名单从纸上浮起,在空中组成九宫格。

    每个名字后面都缀着蝇头小楷批注:"父,元昊西征时任沙州录事"、"兄,曾上书废糊名法"......最末一栏则清一色标注着当朝重臣名讳,韩琦、富弼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

     薛冰蟾的机关鸟突然俯冲而下,铁爪撕开名单第三排。

    被扯碎的纸屑落地竟变成黥面铜人,铜人后背刻着"景佑四年春闱"字样,胸前却浮现本届考官的面容。

    它们齐刷刷跪向东北方——正是宰相府所在方位。

     "《阴私录》......"墨娘子从袖中抖出一本残卷,与空中名单严丝合缝地拼接。

    拼接处渗出黑血,血线组成大宋疆域图,而三十六处科举重镇的位置全钉着带姓名的铜钉。

    最骇人的是汴京位置的铜钉正在融化,铜汁流成"秋字七十三号"——正是陈砚秋的考引编号。

     陈砚秋突然按住肋间。

    昨夜被蜡液灼伤的"锁"字疤痕裂开,血珠滴在名单上,竟让纸背显出一幅秘图:礼部后堂的夹墙内,整面墙都是蜂巢般的暗格,每个格子里摆着个青瓷罐。

    罐身上的标签分明是历年科举日期,而最近的那个罐子,封泥上按着韩琦的拇指印。

     "黜落铁律......"赵明烛的异色瞳映出名单背面的隐形文字。

    左眼所见是工整的翰林院公文格式,右眼却见满纸爬满西夏文的咒语。

    最诡异的是公文末尾朱批——"依祖宗法"四个字,竟是用景佑四年血案死者的骨粉混着朱砂写成。

     薛冰蟾的机关手甲突然插入地面。

    从青砖缝里抠出块带血的陶片,上面刻着微型《科举条制》。

    每条律文旁都有党项文注解,而"糊名誊录"四字下方,密密麻麻刻着三十六位考官的受贿记录。

    最末一行尚在渗血:"庆历四年三月廿六,收灵鹫香三斤,换秋字号七十三卷"。

     墨娘子的铜钱串突然崩断。

    钱币滚到《阴私录》拼接处,竟自动熔化成铜汁,补全了缺失的最后一页。

    新浮现的文字令人毛骨悚然——记载着每届科举前,枢密院都会秘密向礼部提供《世仇簿》,上面罗列所有与当权者有隙的寒门学子家世。

     "原来如此。

    "陈砚秋拾起一片碎纸。

    纸屑在他掌心化成灰烬,灰中却现出完整的河西走廊地图。

    沙州位置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