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地窖尸架

关灯
    秋字号舍的青砖地面在铁锤重击下发出空洞的回响。

     陈砚秋抹去额角的汗,看着差役们撬开最后一块地砖。

    腐臭的气味顿时喷涌而出,像是打开了封存三十七年的棺材。

    赵明烛的琉璃镜片映出洞口——左眼所见是普通地窖,右眼却见黑雾中浮动着无数执笔的手骨。

     "礼部造的刑具。

    " 薛冰蟾的机关手甲勾出一截铁链。

    链环上"大中祥符三年制"的铭文清晰可辨,与崔判官《黜落簿》记载的"锁院刑架"形制完全一致。

    更骇人的是铁链末端连着的不是镣铐,而是精钢打造的笔架——正好卡住人的右手腕骨,强迫其保持执笔姿势。

     墨娘子突然割破手指。

    血珠滴入地窖的刹那,黑暗中亮起三十七双幽绿的眼睛。

    借着机关鸟尾羽燃起的冷光,众人看见整面墙都是蜂窝般的铁架,每具铁架上都固定着干尸。

    它们统一穿着褴褛的儒生袍,右手被笔架锁住,左手则紧握着自己被黜落的考卷。

     "周砚奴......" 陈砚秋的喉咙发紧。

    最新那具尸体的腰间玉带,分明刻着故友的私印。

    尸身的嘴唇被丝线缝成扭曲的笑容,缝线里还残留着朱砂——正是模仿"中第者"的喜庆表情。

    当他扳开尸体的左手,泛黄的考卷上"不第"二字突然渗血,血珠滚落处显出一行西夏文:"灵鹫香引路,尸骨为咒桩"。

     赵明烛的银针突然震颤。

    针尖自动指向第七具干尸——那是个只剩半边脸的老者,空洞的眼窝里塞着团纸。

    取出展开后,竟是景佑四年春闱的密档残页,记载着当年韩琦与西夏使臣的交易细节:"......予《进士录》金版,换三百六十具文骨......" "文骨养咒。

    "薛冰蟾的机关手甲划过铁架。

    每个架子上都刻着细密的党项符文,组合起来正是浑天仪的星图。

    当她触碰"北极星"位置的铁架,整面墙突然转动,露出背后更骇人的景象——三百六十口松脂棺材整齐排列,每口棺材里都躺着个戴青铜面具的尸骸。

     墨娘子撬开最近一口棺材。

    尸骸的面具上刻着"庆历二年状元"字样,掀开后露出的却是张被剥去面皮的脸。

    更诡异的是尸身右手握着的不是笔,而是半截玉圭——正是当年殿试时仁宗皇帝亲赐的宝物。

     "看棺底。

    " 赵明烛的琉璃镜片映出棺材底部的血字。

    那是用指骨蘸血写就的《锁院赋》,记载着这些"状元"的真实命运:"......韩公命剜吾面,覆于党项儿郎......" 突然,周砚奴的尸体剧烈抽搐。

    缝嘴的丝线根根崩断,腹腔里传出机关转动的咔嗒声。

    薛冰蟾的机关手甲刚触及尸身,整具干尸就爆裂开来——飞溅的骨渣中,一个青铜浑天仪模型滚落在地。

    仪体上三十七个刻度,每个刻度都嵌着片人指甲,指甲上刻着本届考官的姓名。

     "尸骨浑天仪......" 墨娘子倒吸凉气。

    这邪物与《朱衣窥秘录》记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