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终局之考
关灯
小
中
大
岭南的晨雾裹挟着血腥气,鬼贡院的青铜大门在陈砚秋面前自行开启。
三百六十名亡魂分立两侧,腐烂的进士服下露出森森白骨,每具骸骨的颈椎都插着青铜钉,钉尾银丝延伸向中央祭坛——那里摆着七张考桌,桌后坐着蜡封的历代考官尸首,而主考席空着,桌上摊开放着份空白考卷。
"终场试开始。
"阴兵首领的声音像是砂纸摩擦青石。
亡魂们集体转身,黑洞洞的眼窝里同时亮起青火。
当陈砚秋踏入贡院的刹那,地面突然浮现出汴京贡院的微缩图影,所有秋字号舍的位置都渗出黑血,血珠在空中组成《锁院赋》的开篇。
薛冰蟾的机关手甲突然解体。
零件飞向祭坛,在空置的主考席前重组为浑天仪。
当她拨动"天璇"位的齿轮时,七具蜡尸同时抬头,松脂保存的眼珠转向陈砚秋,手中朱笔滴落的不是墨汁,而是新鲜的人血。
"考题在此。
"独臂文人的幻影出现在主考席侧。
陈明远腐烂的右手指向祭坛中央——那里插着三百六十枚青铜钉组成的北斗七星,而"天枢"位空缺处,摆着陈砚秋从国子监墨池带回的那枚钉子。
当幻影的指尖触碰钉子时,所有亡魂突然齐声诵念:"论科举之弊"。
赵明烛的异色瞳在雾气中泛着冷光。
右眼穿透祭坛看到的是汴京皇城里的场景——宰相府密阁中的《进士录》正自行修改;左眼却见鬼贡院地下三百口棺材全部开启,里面的干尸正用指骨在裹尸布上书写答案。
他的银簪突然飞向浑天仪,簪尖与青铜钉相撞迸出的火星,在空中组成微型血榜。
陈砚秋的断钥变得滚烫。
钥匙插入祭坛裂缝,竟撬出块刻满西夏文字的青铜板——上面记载着历代状元的真实名次与被调包细节。
当板面翻转时,背面露出用白矾水写的补充:"靖康元年榜,当有陈砚秋"。
"答卷吧。
"阴兵首领突然扯开自己的官袍。
腐烂的胸腔里没有心脏,只有个鎏金匣子,匣中装着本届所有黜落者的原始考卷。
当他将匣子倾倒在祭坛上时,三百六十张纸页自动排列,拼成完整的《黜落簿》正本——每个名字下方都渗出新鲜血珠,血渍连成线,指向主考席的空白考卷。
薛冰蟾的机关鸟破雾而来。
鸟喙衔着半片焦糊的《阴私录》,残页记载着终场试的真正规则:答题者需用自己的血,在裹尸布上重写被篡改的所有策论。
当她将残页覆在空白考卷上时,七具蜡尸突然集体起身,将朱笔递向陈砚秋。
墨娘子抛出的铜钱在祭坛上直立旋转。
卦象显示"天风姤",但中央裂开的缝隙里涌出的不是银丝,而是混着骨灰的墨汁。
墨迹在青铜钉间蜿蜒,画出完整的文脉走向图——所有线条最终都汇向主考席的那枚"天枢骨"。
陈砚秋肋间的旧伤突然裂开。
黑血顺着衣襟滴落,在空白考卷上蚀出第一个字:"真"。
当血珠滚到卷末时,三百六十名亡魂同时撕开自己的进士服,露出胸腔内尚未腐烂的脏器——每颗心脏上都刻着被调包的程文片段。
"以血为墨。
"陈明远的幻影突然凝实。
三百六十名亡魂分立两侧,腐烂的进士服下露出森森白骨,每具骸骨的颈椎都插着青铜钉,钉尾银丝延伸向中央祭坛——那里摆着七张考桌,桌后坐着蜡封的历代考官尸首,而主考席空着,桌上摊开放着份空白考卷。
"终场试开始。
"阴兵首领的声音像是砂纸摩擦青石。
亡魂们集体转身,黑洞洞的眼窝里同时亮起青火。
当陈砚秋踏入贡院的刹那,地面突然浮现出汴京贡院的微缩图影,所有秋字号舍的位置都渗出黑血,血珠在空中组成《锁院赋》的开篇。
薛冰蟾的机关手甲突然解体。
零件飞向祭坛,在空置的主考席前重组为浑天仪。
当她拨动"天璇"位的齿轮时,七具蜡尸同时抬头,松脂保存的眼珠转向陈砚秋,手中朱笔滴落的不是墨汁,而是新鲜的人血。
"考题在此。
"独臂文人的幻影出现在主考席侧。
陈明远腐烂的右手指向祭坛中央——那里插着三百六十枚青铜钉组成的北斗七星,而"天枢"位空缺处,摆着陈砚秋从国子监墨池带回的那枚钉子。
当幻影的指尖触碰钉子时,所有亡魂突然齐声诵念:"论科举之弊"。
赵明烛的异色瞳在雾气中泛着冷光。
右眼穿透祭坛看到的是汴京皇城里的场景——宰相府密阁中的《进士录》正自行修改;左眼却见鬼贡院地下三百口棺材全部开启,里面的干尸正用指骨在裹尸布上书写答案。
他的银簪突然飞向浑天仪,簪尖与青铜钉相撞迸出的火星,在空中组成微型血榜。
陈砚秋的断钥变得滚烫。
钥匙插入祭坛裂缝,竟撬出块刻满西夏文字的青铜板——上面记载着历代状元的真实名次与被调包细节。
当板面翻转时,背面露出用白矾水写的补充:"靖康元年榜,当有陈砚秋"。
"答卷吧。
"阴兵首领突然扯开自己的官袍。
腐烂的胸腔里没有心脏,只有个鎏金匣子,匣中装着本届所有黜落者的原始考卷。
当他将匣子倾倒在祭坛上时,三百六十张纸页自动排列,拼成完整的《黜落簿》正本——每个名字下方都渗出新鲜血珠,血渍连成线,指向主考席的空白考卷。
薛冰蟾的机关鸟破雾而来。
鸟喙衔着半片焦糊的《阴私录》,残页记载着终场试的真正规则:答题者需用自己的血,在裹尸布上重写被篡改的所有策论。
当她将残页覆在空白考卷上时,七具蜡尸突然集体起身,将朱笔递向陈砚秋。
墨娘子抛出的铜钱在祭坛上直立旋转。
卦象显示"天风姤",但中央裂开的缝隙里涌出的不是银丝,而是混着骨灰的墨汁。
墨迹在青铜钉间蜿蜒,画出完整的文脉走向图——所有线条最终都汇向主考席的那枚"天枢骨"。
陈砚秋肋间的旧伤突然裂开。
黑血顺着衣襟滴落,在空白考卷上蚀出第一个字:"真"。
当血珠滚到卷末时,三百六十名亡魂同时撕开自己的进士服,露出胸腔内尚未腐烂的脏器——每颗心脏上都刻着被调包的程文片段。
"以血为墨。
"陈明远的幻影突然凝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