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解剖惊变
关灯
小
中
大
寅时的更声刚歇,薛冰蟾的机关手甲便切开了楚星河尸体的胃囊。
停尸房内弥漫着刺鼻的龙脑香,却盖不住那股混着朱砂的腐臭——正是《证类本草》记载的"文怨蛊"死亡特征。
她的精钢齿轮在脏器间运转,齿尖刮下的不是寻常胃液,而是泛着靛蓝光泽的粘稠物,在铜盆里凝成七枚铜钱的形状。
"第三枚蜡丸在这里。
"薛冰蟾的镊子从黏液中夹出个蚕豆大的蜡团。
这蜡团表面布满血管状纹路,遇空气立刻膨胀,显出台阁体刻写的"黜"字——与吏部黜落文书上的朱批如出一辙。
她的三棱镜对准蜡丸折射晨光,照出内层包裹的鱼卵纸残片,上面针孔组成的星图正与楚星河肋骨上刻的完全吻合。
陈砚秋的银簪突然自行颤动。
簪尖刺入尸体胆囊位置时,整具尸身突然弓起——不是尸变,而是皮下密集的金丝被磁力牵引。
薛冰蟾的手甲"咔嗒"弹开暗格,精钢齿轮咬住那些金丝缓缓抽离,带出的竟是七根"牵魂丝",每根都串着片带血的状元笺残页。
"看这个。
"薛冰蟾的镜片聚焦在尸体食道。
内壁的褶皱里嵌着未消化的磁粉,拼出《景佑星变录》被焚毁的章节:"凡吞蜡传讯者,需以文怨蛊护之。
"她的镊子刚夹起一粒磁粉,整具尸体突然剧烈痉挛,从鼻腔喷出大股靛蓝液体——落地即凝成微型浑天仪,勺柄直指北方辽国方位。
卯时的晨光穿透窗纸时,薛冰蟾剖开了尸体的颅腔。
脑组织不是常见的腐坏状态,而是呈蜂窝状——每个孔洞中都填着粒磁石。
她的精钢探针刚触及这些磁石,它们突然自动排列成北斗七星,而"文曲星"位置的磁石正吸附着陈砚秋银簪上的磁粉。
"七处脑伤......"薛冰蟾的手甲展开微型铜镜,照见颅骨内侧的刻痕。
那些纹路不是刀伤,而是《文昌度厄经》的密咒,每道咒文末端都指向玉枕穴的针孔。
她的三棱镜突然折射出彩虹,在墙面投映出辽国文字——正是天祚帝去年冬狩时颁布的"夺运诏"。
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
薛冰蟾的手甲瞬间合拢尸颅,却见个穿褐色短打的杂役正往门缝塞纸条——那人腕间的三环刺青在晨光中一闪而过。
纸条上的字迹被尸液晕开,但残留的磁粉自动吸附在薛冰蟾的手甲上,组成《黜龙簿》的残句:"验尸者,当为下祭。
" "胆囊有古怪。
"陈砚秋的银簪挑起尸体右肋。
薛冰蟾的手甲切开肿胀的胆囊,里面涌出的不是胆汁,而是朱砂溶液——浓度之高足以在《和剂局方》被判剧毒。
溶液中央沉着片蝉翼纱,对着光可见上面用磁粉写着:"春分夜,取第八骨于太史局。
" 辰时的钟声传来时,薛冰蟾在尸体小肠里发现了第五枚蜡丸。
这枚蜡丸比前几颗更古怪,表面布满指纹——每个指纹的螺纹中心都刻着微型"黜"字。
蜡丸内层是半张《景佑四年科场录》,记载七个黜落举子的现居地——其中三人竟住在金明池畔的官舍。
"看他的指骨。
"薛冰蟾的手甲碾碎蜡丸,突然转向尸体右手。
中指指节处有道陈年旧伤,伤口里嵌着片状元笺残角——正是本届状元王珩殿试卷的边角。
她的精钢探针挑出这片纸屑,在铜盆里遇水即显出一行小字:"替劫者,需承七任文厄。
" 巳时的日头渐毒,尸体的腐烂速度突然加快。
薛冰蟾的手甲
停尸房内弥漫着刺鼻的龙脑香,却盖不住那股混着朱砂的腐臭——正是《证类本草》记载的"文怨蛊"死亡特征。
她的精钢齿轮在脏器间运转,齿尖刮下的不是寻常胃液,而是泛着靛蓝光泽的粘稠物,在铜盆里凝成七枚铜钱的形状。
"第三枚蜡丸在这里。
"薛冰蟾的镊子从黏液中夹出个蚕豆大的蜡团。
这蜡团表面布满血管状纹路,遇空气立刻膨胀,显出台阁体刻写的"黜"字——与吏部黜落文书上的朱批如出一辙。
她的三棱镜对准蜡丸折射晨光,照出内层包裹的鱼卵纸残片,上面针孔组成的星图正与楚星河肋骨上刻的完全吻合。
陈砚秋的银簪突然自行颤动。
簪尖刺入尸体胆囊位置时,整具尸身突然弓起——不是尸变,而是皮下密集的金丝被磁力牵引。
薛冰蟾的手甲"咔嗒"弹开暗格,精钢齿轮咬住那些金丝缓缓抽离,带出的竟是七根"牵魂丝",每根都串着片带血的状元笺残页。
"看这个。
"薛冰蟾的镜片聚焦在尸体食道。
内壁的褶皱里嵌着未消化的磁粉,拼出《景佑星变录》被焚毁的章节:"凡吞蜡传讯者,需以文怨蛊护之。
"她的镊子刚夹起一粒磁粉,整具尸体突然剧烈痉挛,从鼻腔喷出大股靛蓝液体——落地即凝成微型浑天仪,勺柄直指北方辽国方位。
卯时的晨光穿透窗纸时,薛冰蟾剖开了尸体的颅腔。
脑组织不是常见的腐坏状态,而是呈蜂窝状——每个孔洞中都填着粒磁石。
她的精钢探针刚触及这些磁石,它们突然自动排列成北斗七星,而"文曲星"位置的磁石正吸附着陈砚秋银簪上的磁粉。
"七处脑伤......"薛冰蟾的手甲展开微型铜镜,照见颅骨内侧的刻痕。
那些纹路不是刀伤,而是《文昌度厄经》的密咒,每道咒文末端都指向玉枕穴的针孔。
她的三棱镜突然折射出彩虹,在墙面投映出辽国文字——正是天祚帝去年冬狩时颁布的"夺运诏"。
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
薛冰蟾的手甲瞬间合拢尸颅,却见个穿褐色短打的杂役正往门缝塞纸条——那人腕间的三环刺青在晨光中一闪而过。
纸条上的字迹被尸液晕开,但残留的磁粉自动吸附在薛冰蟾的手甲上,组成《黜龙簿》的残句:"验尸者,当为下祭。
" "胆囊有古怪。
"陈砚秋的银簪挑起尸体右肋。
薛冰蟾的手甲切开肿胀的胆囊,里面涌出的不是胆汁,而是朱砂溶液——浓度之高足以在《和剂局方》被判剧毒。
溶液中央沉着片蝉翼纱,对着光可见上面用磁粉写着:"春分夜,取第八骨于太史局。
" 辰时的钟声传来时,薛冰蟾在尸体小肠里发现了第五枚蜡丸。
这枚蜡丸比前几颗更古怪,表面布满指纹——每个指纹的螺纹中心都刻着微型"黜"字。
蜡丸内层是半张《景佑四年科场录》,记载七个黜落举子的现居地——其中三人竟住在金明池畔的官舍。
"看他的指骨。
"薛冰蟾的手甲碾碎蜡丸,突然转向尸体右手。
中指指节处有道陈年旧伤,伤口里嵌着片状元笺残角——正是本届状元王珩殿试卷的边角。
她的精钢探针挑出这片纸屑,在铜盆里遇水即显出一行小字:"替劫者,需承七任文厄。
" 巳时的日头渐毒,尸体的腐烂速度突然加快。
薛冰蟾的手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