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星图索隐

关灯
    楚星河留下的星图在烛火下泛着诡异的靛蓝色,那是用深海夜光贝的粉末混合丹砂绘制而成。

    陈砚秋的银簪刚触到羊皮纸边缘,二十八宿中的"文昌星"便突然渗出暗红液体——是掺了铁屑的朱砂,遇银即显磁性。

    簪尖划过"紫微垣"时,竟带起细小的火星,在空气中留下焦灼的松香味。

     "这不是寻常分野图。

    "赵明烛的异色瞳孔在烛光下收缩如针。

    他指尖沾着尸液,沿着星图上的黄道线缓缓移动。

    液体在"柳宿"位置突然凝滞不前——那里标注着七颗银星,排列形状与楚星河胃中取出的七枚蜡丸完全一致。

    每颗星旁都用针尖刻着微小的年号,最近的一颗赫然是"靖康元年"。

     薛冰蟾的银刀突然自行震颤。

    她将刀刃平贴在星图"鬼宿"方位,刀身立刻浮现出细密的汗珠——这是《洗冤录》记载的"阴图现形"征兆。

    汗珠沿着星官衣纹流动,渐渐汇成条蜿蜒的漕运路线,与岭南流放名单上隐现的水路完全吻合。

    最骇人的是路线终点:崖州军械库的位置,正对应着星图中缺失的"文昌第五星"。

     陈砚秋从怀中取出那半页《景佑星变记》。

    当残卷靠近星图时,纸上烧灼的七个焦孔突然透出亮光,将星图投射到灰白墙面上。

    放大的光影中,每个星宿旁都浮现出蝇头小楷——是历代科举大案中黜落者的姓名,而他们的籍贯所在地,竟都与星象分野一一对应。

     "看昴宿。

    "赵明烛的漏壶残片突然吸附到星图上方。

    昴宿七星的连线穿透羊皮纸,在案几上投下七道阴影。

    薛冰蟾将楚星河胃中发现的七枚玉牌按阴影位置排列,牌上的殿试题目立刻重组为一篇完整奏折——正是当年范仲淹被贬时秘呈的《科举十弊疏》原本。

     陈砚秋的银簪不受控制地划向"毕宿"。

    簪尖所过之处,星图表面剥落出金粉,露出底层暗绘的契丹文。

    这些文字排列成浑天仪形状,中心轴位置刻着大辽捺钵的行宫分布图。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其中"春捺钵"所在地,标注着"七杀墨坊"四字,旁边画着个正在研磨骨灰的工匠,面容与韩似道祖父韩琦有七分相似。

     窗外突然掠过一道青紫闪电。

    星图上的"文昌星"在电光中变成血红色,表面浮现出细密的裂纹。

    薛冰蟾用银刀轻刮,刮下的金粉里混着黑丝——是人的头发。

    她挑出一根对着烛火细看,发丝中空处残留着暗红物质,散发着他每日服用的"养神汤"气味。

     "星坠之兆。

    "赵明烛指向"轩辕十四"位置。

    那里的羊皮纸明显厚于其他部位,对着光能看到纸浆里嵌着片极薄的玉——正是皇史宬地宫见过的龙骨卦签材质。

    陈砚秋用银簪轻叩,玉石发出编钟般的清响,同时星图上所有被朱砂圈过的星辰同时渗出水珠,在案几上汇成《禹贡》九州图中的"兖州"分野。

     薛冰蟾突然割破手腕。

    血滴在"文昌星"上,整张星图顿时卷曲起来,像被火烤的鱼鳞。

    羊皮背面显出一幅用针刺出的微缩地图——是汴京地下暗渠系统,其中七条支流的交汇处,标注着"癸水眼"三字。

    这个位置,恰好对应着江南贡院"紫微垣"号舍的正下方。

     "三元劫的阵眼。

    "陈砚秋的银簪突然吸附起所有玉牌。

    这些骨片在空中组成北斗七星状,斗柄直指他后颈青痣。

    赵明烛的漏壶残片同时飞向星图,在"鬼宿"位置拼成完整的浑天仪图案。

    而仪器的窥管所指,正是岭南流放名单上第七个名字——王珩之父的配所所在。

     午时的钟声从大相国寺传来。

    星图突然自行撕裂,裂缝中飘出七缕带着檀香味的青烟。

    烟雾在空中凝成景佑年间装束的七位考官,他们围着一方石案,案上摆放的正是韩似道那个鎏金铜匣。

    匣中缓缓升起的不是文书,而是七根浸泡在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