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关灯
小
中
大
为闹钟会把楚峰吵醒,然后楚峰就会抱着陈景明去洗漱刷牙。
“擦干了涂防晒。
”楚峰拿着防晒霜晃一晃,低头检查陈景明的时候发现衣领分界处还是被晒出了色差,“晒黑了,是不是这个防晒霜不好?明天我去市里给你买个贵一点的。
” 陈景明正拿着毛巾在脸上粗暴的揉搓,嘟嘟囔囔地说:“黑一点也没关系的。
” 楚峰:“不行,宝宝要白白嫩嫩的。
” “……”陈景明拿下毛巾看向楚峰:“哥,你好老土啊,现在还流行美黑呢,美黑的特别受欢迎,比朗哥还黑的那种。
” 楚峰想象了一下香香软软的陈景明黑成那个样子,立刻猛摇头,大手捏一下陈景明腰间的软肉,看着镜子里的陈景明欣赏片刻。
“不行,宝宝不能那样。
” 吃早餐的时候陈景明的电话响了,是马尾绣非遗传人韦鸿雯韦老师,她的展位比较大,所以早一点过来准备。
“好的韦老师你在停车场等我,我五分钟就到!” 陈景明说完,把剩下的小笼包往嘴里一塞,“哥,我走了!” 楚峰:“慢点!一会儿我来找你。
” 楚峰看他风风火火地飞奔出家门,觉得有活力的陈景明真好。
韦鸿雯是自己开车来的,一辆装满了货的面包车,看得出来这辆车跟着她饱经风霜。
陈景明加韦鸿雯的微信号是新的,朋友圈没有自己的照片,之前文字沟通的时候还以为是跟杜莉年龄差不多的男性,没想到是个水嫩小美男。
“韦老师好!”陈景明把拖车放在一旁,主动弯了弯腰跟韦鸿雯握手。
韦鸿雯像看到小孩装成熟社交,哈哈一笑,“你好你好,景明多大来着?毕业了吗?” 陈景明:“已经24岁了,毕业两年。
” “真看不出来呢。
”韦鸿雯三十五岁,比楚峰和杜莉都要大一些,身材消瘦不施粉黛,长到腰部的头发编了一根粗粗的麻花辫。
陈景明看着她腰上的腰带和手腕上的手链都有刺绣元素,“真好看,都是老师自己做的吗?” “是啊,我做了非常多这种东西。
”韦鸿雯说着把车门打开,两人一边聊天一边把东西卸下来,再用拖车拖到摊位去。
集市场地就在新老街口相接的小广场,这个广场是从前镇上的居民晒谷子的地方,广场靠着小河,旁边的银杏树和柚子树多年未曾修剪,长得十分高大,就算是正午时分太阳直晒的时候在树下活动都不会很热。
最大的一颗银杏树下还有一个很大的石磨,小时候一到逢年过节都要来这里排着队磨一些糯米来做美食。
马尾绣手工艺品的摊位就在石磨旁边。
这是陈景明给韦鸿雯争取的,马尾绣是非遗手艺,韦鸿雯老师的手工艺品又特别多,用了两个摊位的位置。
韦鸿雯自己带了很多装饰摊位的东西来,甚至连人台都有两个,光是把摊位布置好都花了一个小时。
当韦鸿雯把自己的作品名拿出来开始一一摆放的时候,陈景明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了。
“好好看啊。
”陈景明拿着一条项链看了又看。
项链用非常有民族特色的银拖打底,中间是韦鸿雯亲自锈出来的蓝色太阳花图案。
韦鸿雯:“还有好多呢,喜欢的话挑几个喜欢的,姐姐送给你。
” 陈景明忙说不用,“这些做起来一定很费心费力。
” 一边说着一边摆放东西,韦鸿雯不止做传统的服装刺绣,她把马尾绣设计到各种各样的地方,有手链、项链、耳环、包包,甚至还有当下很时兴的棉花娃娃小衣服。
“这是?”陈景明从布袋里拿出一长串很复杂的链子,上面有好几个镶嵌马尾绣的银饰,“这个是什么?项链吗?” 韦鸿雯一看,笑着走过来整理好,“这是身体链,之前做了四条,卖了三条只剩这一条了,号做得比较大不好卖。
”
“擦干了涂防晒。
”楚峰拿着防晒霜晃一晃,低头检查陈景明的时候发现衣领分界处还是被晒出了色差,“晒黑了,是不是这个防晒霜不好?明天我去市里给你买个贵一点的。
” 陈景明正拿着毛巾在脸上粗暴的揉搓,嘟嘟囔囔地说:“黑一点也没关系的。
” 楚峰:“不行,宝宝要白白嫩嫩的。
” “……”陈景明拿下毛巾看向楚峰:“哥,你好老土啊,现在还流行美黑呢,美黑的特别受欢迎,比朗哥还黑的那种。
” 楚峰想象了一下香香软软的陈景明黑成那个样子,立刻猛摇头,大手捏一下陈景明腰间的软肉,看着镜子里的陈景明欣赏片刻。
“不行,宝宝不能那样。
” 吃早餐的时候陈景明的电话响了,是马尾绣非遗传人韦鸿雯韦老师,她的展位比较大,所以早一点过来准备。
“好的韦老师你在停车场等我,我五分钟就到!” 陈景明说完,把剩下的小笼包往嘴里一塞,“哥,我走了!” 楚峰:“慢点!一会儿我来找你。
” 楚峰看他风风火火地飞奔出家门,觉得有活力的陈景明真好。
韦鸿雯是自己开车来的,一辆装满了货的面包车,看得出来这辆车跟着她饱经风霜。
陈景明加韦鸿雯的微信号是新的,朋友圈没有自己的照片,之前文字沟通的时候还以为是跟杜莉年龄差不多的男性,没想到是个水嫩小美男。
“韦老师好!”陈景明把拖车放在一旁,主动弯了弯腰跟韦鸿雯握手。
韦鸿雯像看到小孩装成熟社交,哈哈一笑,“你好你好,景明多大来着?毕业了吗?” 陈景明:“已经24岁了,毕业两年。
” “真看不出来呢。
”韦鸿雯三十五岁,比楚峰和杜莉都要大一些,身材消瘦不施粉黛,长到腰部的头发编了一根粗粗的麻花辫。
陈景明看着她腰上的腰带和手腕上的手链都有刺绣元素,“真好看,都是老师自己做的吗?” “是啊,我做了非常多这种东西。
”韦鸿雯说着把车门打开,两人一边聊天一边把东西卸下来,再用拖车拖到摊位去。
集市场地就在新老街口相接的小广场,这个广场是从前镇上的居民晒谷子的地方,广场靠着小河,旁边的银杏树和柚子树多年未曾修剪,长得十分高大,就算是正午时分太阳直晒的时候在树下活动都不会很热。
最大的一颗银杏树下还有一个很大的石磨,小时候一到逢年过节都要来这里排着队磨一些糯米来做美食。
马尾绣手工艺品的摊位就在石磨旁边。
这是陈景明给韦鸿雯争取的,马尾绣是非遗手艺,韦鸿雯老师的手工艺品又特别多,用了两个摊位的位置。
韦鸿雯自己带了很多装饰摊位的东西来,甚至连人台都有两个,光是把摊位布置好都花了一个小时。
当韦鸿雯把自己的作品名拿出来开始一一摆放的时候,陈景明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了。
“好好看啊。
”陈景明拿着一条项链看了又看。
项链用非常有民族特色的银拖打底,中间是韦鸿雯亲自锈出来的蓝色太阳花图案。
韦鸿雯:“还有好多呢,喜欢的话挑几个喜欢的,姐姐送给你。
” 陈景明忙说不用,“这些做起来一定很费心费力。
” 一边说着一边摆放东西,韦鸿雯不止做传统的服装刺绣,她把马尾绣设计到各种各样的地方,有手链、项链、耳环、包包,甚至还有当下很时兴的棉花娃娃小衣服。
“这是?”陈景明从布袋里拿出一长串很复杂的链子,上面有好几个镶嵌马尾绣的银饰,“这个是什么?项链吗?” 韦鸿雯一看,笑着走过来整理好,“这是身体链,之前做了四条,卖了三条只剩这一条了,号做得比较大不好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