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月考成绩

关灯
    回到家中,等王林散值回家,就看到眼巴巴等着他的大孙子。

     他笑着问道:“怎么没有去温书,等我有事?” 王信赶忙把今天月考题目说了一遍,又把师兄们的观点以及他自己的观点都阐述一遍。

     末了他总结道:“爷爷,孙儿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其它两个观点都非常片面。

    君乃是一国统领,是带着这个国家前进的领路人,自然是贵重无比。

    同时民是国之基石,是国家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君之重,相对于国泰民安。

    民之重,相对于江山社稷。

    ” 王林耐心的听完孙子的话,他心中暗暗思索,想不到那周孝延居然会出这样一道题。

     这题看着好似是怎么说都有理,可是让上位的人来看,那自然是君重。

     若是一个论述不好,这个君重的话题就会沦落成溜须拍马。

    若是论述民重,则会有不把君王皇权放在眼里的嫌疑。

     自己孙子的论述倒是面面俱到,一个十岁的小童能够想的这么全面已经是难得。

     看来这些年,他对于孙儿的言传身教,谨慎一词倒是让孙儿学到了几分神髓。

     想到此,他笑着说道:“你们夫子这题虽然是出得刁钻,可是难免考场之上就会遇到这样子的考官,这题出得很好。

    你的观点也很好,爷爷很是赞成。

    ” 得到了爷爷的肯定回答,王信有些重拾信心。

    他有些疑惑的问:“那为何我的师兄们都没有和我想法相同的。

    ” 那当然是他们没有一个好爷爷。

    王林心中暗暗说道。

     可是他却是手摸胡须说道:“人总有想法不全面的时候,你的师兄们都想法片面,这大概是他们没有深思过,没有和你一样做过很多时政题目。

    人各有想法,这不稀奇。

    ” 不是自己的想法太保守,而是人各有想法吗?王信有些半信半疑,难道不是他太过于中立,不偏不倚吗? “信哥儿,你要记住,我们不需要站队任何人,我们只是皇上的臣民。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之道。

    可中通好,庸通用,中庸还指好用,我们该让自己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

    ”大概是看出王信的疑惑,王林语重心长的说出自己的为官为人之道。

     王信恍然大悟,对啊,他学习无非就是为了习得文武艺,售与帝王家。

     爷爷能够成功在官场上到今日,靠的无非就是自己的中庸之道,他也要如此延续下去。

     观点没有对错,也不在于偏于哪一边,而是在于能不能够让上位的人相信自己的观点,注意到自己,从而取中自己。

     是他钻了牛角尖,非得论一个观点的对错。

    这又不是前世的辩论,非得分一个高低,这是封建社会,他们争的是迈入官场的入场券。

     他还是好好学习,大家的观点中所有优秀的地方都是需要他汲取的养料。

     翌日,周夫子公布了成绩。

     王信和杜尚知的文章得了一个乙上,只有李思远师兄的文章得了一个甲。

    刘锦阳和周谦昱的文章都是乙下。

     周夫子给李思远的评价的是观点老套,可是文采斐然,言之有物,能够旧瓶装新酒,也算是推陈出新。

     给王信的评价则是观点新颖,言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