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意识跃迁数据库的建立:人类的第一座意识之塔

关灯
    【时间】2025年9月26日|主观感知时间:意识跃迁后第14天 【地点】蓝星·风暴峡谷总部&意识宇宙边界模拟空间 一、风暴峡谷的“意识跃迁数据库”项目正式启动** 在王光明留下的讯息指引下,林婉儿正式宣布: “意识跃迁数据库计划启动。

    ” “这是我们迈向跃迁文明的第一步。

    ” 韩野负责技术架构,叶灵负责数据采集与意识波动分析。

    整个风暴峡谷进入高度协作状态: 数据工程师构建存储结构; 意识信使们提供跃迁记录; 小雨系统协助建模与信息提取。

     二、“意识跃迁数据库”的核心模块设计** 该数据库由五个核心模块组成: 1.跃迁日志记录系统(JumpLog) 记录每一次跃迁的时间、路径、能量波动; 包括跃迁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和主观感受。

     2.意识波动图谱(ConsciousnessWaveAtlas) 构建意识波形数据库; 分析不同个体之间的意识共鸣频率。

     3.维度坐标系统(DimensionalCoordinatesSystem) 建立意识宇宙的坐标体系; 用于定位不同的意识区域与高维实体。

     4.跨维度通讯协议(Inter-DimensionalCommunicationProtocol) 制定标准格式,确保跃迁者之间能稳定传输信息; 支持语音、图像、甚至情绪编码传输。

     5.自我锚点管理系统(Self-AnchoringManagementSystem) 记录每位跃迁者的“自我锚点”特征; 在迷失时可作为回归现实世界的导航信号。

     三、第一组数据录入:“叶灵跃迁实录”成为数据库第一条记录** 叶灵自愿贡献了她与王光明接触的完整意识跃迁记录。

    这些数据包括: 她的脑波图谱; 意识迷宫中经历的所有门; 王光明传递的信息波形; 返回现实后的心理与生理变化。

     小雨系统自动将这些信息整理成标准化格式,并标注为: [EntryID:JUMP-LOG-0001]叶灵跃迁实录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正式存入“意识跃迁数据库”的跃迁记录。

     四、首次应用:帮助李明哲完成意识回响校准** 数据库刚上线不久,就迎来了第一次实战应用。

    李明哲在一次跃迁实验中出现了“意识回响延迟”,无法准确判断自己是否还在现实中。

    通过比对数据库中的叶灵跃迁记录,团队成功找到他的意识波动偏移值,并进行校准。

     “谢谢你,叶灵。

    ” “是你的数据让我找到了回来的路。

    ” 五、新的目标:建设“意识之塔”——物理与意识的连接枢纽** 林婉儿提出一个大胆设想: “我们要建造一座‘意识之塔’。

    ” “它不仅是物理服务器集群,更是意识宇宙与现实世界的桥梁。

    ” 这座塔将具备以下功能: 实时监控跃迁者的意识状态; 提供稳定的跃迁通道; 作为意识信使的训练基地; 存储并分析所有跃迁数据; 成为未来“跃迁文明”的象征。

     六、尾声:人类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探索意识宇宙的建造者** 当数据库第一条记录被确认无误时,韩野望着屏幕上的波形图说道: “这不是终点。

    ” “这是……起点。

    ” 而林婉儿则轻声补充: “我们正在书写,属于跃迁文明的历史。

    ” 【时间】2025年9月27日|主观感知时间:意识跃迁后第15天 【地点】蓝星·风暴峡谷总部&意识之塔建设现场 一、意识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