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农门科举五

关灯
    能像他这般告老还乡,都是厉害的人物,毕竟翰林,都是从科举考试中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对方能在翰林院安稳待到返乡,可见其心思深沉,不缺能力跟手腕。

     再者,对方必定在文学以及经史方面有比较深厚的造诣,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写作能力,例如起草诏令、撰写史书等,这都是徐景行需要学习的内容,更不要说翰林院是皇帝的文学侍从机构,翰林学士常参与机要,为皇帝提供咨询和建议,有机会接近权力的核心不说,也对朝廷决策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徐景行虽自认自己有几世积累,但到底没亲身经历过明枪暗箭、君臣博弈、党争倾轧、利益漩涡翻涌的古代官场,一步踏错,便有可能万劫不复,如此种种,他才想要拜师余世镜,虚心同对方学习,确保自己能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中沉浮。

     ……………… 余世镜带着新收的学生徐景行返回唐内,书案上,摆着一本无注的白文本《论语》,淡淡道:“治国安邦之道暂且不提,科举之道,不过八股时文,杜教习说你已然熟读四书五经,我这有白文《论语》一本,你来试试句读。

    ” 徐景行接过书,看着书里没有半点标点符号的文字,也忍不住头皮发麻,好在他有将论语全文背诵下来,虽然断句不一定符合这个任务世界的规格,却也是官方出版的,想来不会出大错。

     直到他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断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时,余世镜一直淡定的神色终于有了异样,但其实这一句,并没有绝对的官方分句方式,常见的有好几种,徐景行只是将自己喜欢的认为对的,在当下说了出来。

     余世镜深深的看了徐景行一眼,而后从自己身后的书架上取出一册《孟子》,递到徐景行跟前,“崇文馆官版,你先拿回去好生看看再说话。

    ” 徐景行翻开,瞳孔微缩,因为书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整章都被撕去,只余一道参差的纸缘,‘格君心之非’也被人用朱笔涂改作‘正君心之诚’,书眉还有一行猩红批注:此条嗣后不必再讲。

     好家伙,出现这种情况,徐景行不用猜也知道大晟王朝的君主对相关内容很是忌讳跟在意,不然本是体现孟子民本思想,强调民众的重要性高于君主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相关也不会被撕去。

     当然,不可否认,这句话会与一些君主的专制统治的理念相冲突,但后续将‘格君心之非’改为‘正君心之诚’,以及批注此条嗣后不必再讲,可能是大晟的君主,不希望自己的臣子以‘格君心之非’为由,来对他进行批评和劝谏。

     “啧~”徐景行忍不住在心中啧出了声,他这老师拜的果然没错,还没开始下场科举呢,就让他知道了身居高位那人的敏感跟防范。

     喜欢快穿:是男二又怎样?照不走剧情请大家收藏:()快穿:是男二又怎样?照不走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