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农门科举四九

关灯
    皇帝出兵征服那处弹丸之地?”相较于大晟国土面积,一个海岛面积再大也有限,079有这种担忧,一点都不夸张。

     “有这么个地方就好,就怕他没有。

    ” ……………… 从079那里得到确切答案后,徐景行就开始想办法做庆帝的思想工作,好在钱一直是这位喜欢炼丹修道的君主最缺的东西,得知大晟朝外有那么一处海岛盛产金银,不消徐景行多劝,他也心动异常。

     大晟就此发展海防工程,再有徐景行这位几乎可以说是全能选手的人在背后出谋划策,不过短短的三年时间,海军战队便整军待发,只待皇帝一声令下,就能出海为他攻城略地。

     徐景行此举,再度被满朝文武攻讦,许多朝臣认为他太过激进,不懂得休养生息,因为皇帝炼丹缺钱,不用他绞尽脑汁的想理由为自己辩驳,反对的声音就被庆帝压下。

     这一场海战,只打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彻底结束,而后战舰带着大批金银矿石返回大晟,事实胜于雄辩,满朝文武至此改口,称大晟此次出兵为教化蛮夷。

     有此战绩,徐景行一举被庆帝提拔为兵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正式入阁,成为大晟朝堂地位仅次首辅陈禹明次辅鲁宗延的官员,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小阁老,毕竟前面这两位年纪小的都已满六十岁,年纪大的都快七十了,不像徐景行四十不到的年纪,就达成了此成就。

     到了他五十岁那年,北方边境战事告急,突厥十万大军连破三城,守将战死,朝廷主战派与主和派争执不下,使得庆帝直接在朝堂上质问众朝臣道:“满朝文武,谁敢赴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景行感受到上方锁定在自己身上的目光,而他身上又担任了兵部尚书一职,只得无奈主动开口请缨,说自己愿前往边疆,光复河山。

     初至边关,困境尽展,徐景行在大众眼里,毕竟是个文臣,军中武将难免会轻视他,不过有过作战经验的他,结合商队提供的突厥部落分布图,判断敌军并非铁板一块,主战派与保守派素有嫌隙。

     不是铁板一块就好办,徐景行用现代战术替换大晟已陈旧的方阵的战术,用 投石机克制突厥弓箭,待战事平稳,立马申请开放边市吸引胡商,用茶叶瓷器换取战马。

     这一次,徐景行下手丝毫不拖泥带水,发现转运使克扣军粮,他直接当着众将士的面将其斩杀,抄家所得的银两全部充作军费,当捷报传回京城时,主和派陈禹明质疑他于战场所行皆为诡道,非君子所为。

     好在庆帝虽平时喜修道炼丹,却也能算得上是个明君,直接批徐景行的行为为兵者诡道也,只要大晟此战胜利,能收复失地,不是君子也是君子。

     战后,经徐景行上奏,大晟直接扶持亲晟的新可汗上位,并与其签订十年和约,与此同时,朝廷还新设了安西都护府,让任职官员在边境推广抗旱农作物,军屯转民屯。

     为了边境安稳,徐景行甚至大兴土木,修建水渠引雪水灌溉,将荒漠变为良田,不止如此,他还主张开办跨境学堂,在教材中加入突厥勇士归顺封侯的故事,以此来潜移默化边境居民的归属感。

     喜欢快穿:是男二又怎样?照不走剧情请大家收藏:()快穿:是男二又怎样?照不走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