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血色河湟

关灯
    石堡城之险,在于其地势逼仄,山道狭窄如咽喉,仅容三五人并行。

     纵有千军万马,至此亦如困龙陷滩,空负爪牙之利,却难展腾挪之威。

    唐军数十载攻伐未果,非战不力,实乃天堑所限。

     “可惜啊可惜!”封常清将酒杯重重顿在案上,酒液溅出,“如此虎将,竟未归我安西帐下!”他眼中闪烁着惋惜之色。

     李乾南征小勃律时勇冠三军,智谋超群,深得将士拥戴,如今却远赴陇右,怎能不令人扼腕? 高仙芝却抚须而笑:“何须忧虑?待大唐与大食交锋时,我必向陛下请调此子……” “女婿若不助岳父,岂非不孝?”封常清斜眼揶揄。

     “休得胡言!”高仙芝笑骂,眼中却闪过一丝得意,沉吟道:“大食乃西域劲敌,若两国开战,陛下定会调遣精锐。

    李乾此等良将,岂能不用?” 封常清罕见地未再调侃,肃然点头:“大食疆域万里,兵强马壮,确非易与之辈。

    若要决胜,非精兵强将不可。

    ” 正议间,段秀实疾步入内,抱拳禀道:“都护,哥舒翰将军急报!” “哥舒翰?”高仙芝眉峰一蹙。

    此时陇右战事吃紧,哥舒翰怎会突然传信?他迅速展开军报,目光一扫,脸色骤变,霍然起身:“速召众将——议事!” 高仙芝戎马半生,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此刻竟面色骤变,段秀实与封常清相顾骇然,齐声急问:“都护,何事?” “吐蕃十万铁骑,突袭河湟!”高仙芝沉声说道。

     “什么?!”封常清独眼圆睁,三人不约而同厉声道:“王忠嗣误国!” 他们日夜期盼的,本是唐军攻打石堡城的捷报。

    谁曾想,等来的竟是吐蕃大举东侵的惊雷! “咚!咚!咚!” 聚将鼓震碎西域暮色,李嗣业等将领甲胄铿锵冲入大堂。

     “诸位,”高仙芝眉间沟壑如刀刻,“吐蕃十万大军压境河湟,我安西已临存亡之秋!” 此言绝非危言耸听。

    河湟战火将引发连环危机: 其一,中原援军势必受阻,安西顿成孤军。

     其二,大食狼子野心,必趁势猛攻四镇,这片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进跳板。

     最险者,若吐蕃自河湟西进,安西将陷入东西夹击之绝境! 安西都护府疆域辽阔,西起葱岭,东至玉门,辖制西域三十六国,幅员何止万里! 然在这片广袤土地上,唐军精锐不过两万之数。

    若当真陷入两线作战,纵是铁打的安西军,也难挡这滔天巨浪。

     “这...”众将闻言,面上血色尽褪。

     高仙芝却突然话锋一转:“所幸哥舒翰早有计较。

    ”他指尖重重点在舆图上,“我等只需严防大食!” 确实,河湟驻有十余万唐军精锐,吐蕃纵有十万铁骑,想要一路打到西域也非易事。

    可若失了中原援军,安西便如断线纸鸢,独面大食虎狼之师。

     “慌什么?”封常清突然拍案而起,“尔等莫非忘了?李乾此刻正在陇右!” 此言一出,满帐肃杀之气竟为之一缓。

     “哈哈哈!”李嗣业率先大笑,铁甲铮铮作响,“有李乾在,吐蕃狗怕是连积石山都过不了!”众将想起南征时李乾用兵如神的风采,心头大石顿时落地。

     高仙芝见军心已稳,当即拍板:“传令各部,即日起加固城防,囤积粮草,我们专心会会这大食狼崽子!” ----------------- 河湟之地,水草丰美,沃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