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老六

关灯
    “喂,老六,干啥呐?” “你是哪位?” “你是李不义吗?” “我是李不义啊” “好你个李老六,劳资走了不到两年你就听不出劳资的声音了!” “你是?老班头?” “终于想起劳资是谁了,你个老六,真实欠收拾……” “抱歉,抱歉,班头,这不是在家待着无聊,整天醉生梦死吗,一时之间没听出来,况且也是很长时间都没见过你了,嘿嘿……” “对了,班头,你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 “哈哈,我估摸着你这个老六也该退伍了,这不就给你打个电话,看看你在干啥……” “退伍都俩月了,还没想好干啥,我也不是做生意的料,就退伍给的那几十万,估计还不够打水漂的” “虽说咱这都流行考编,你也知道,我就一个三流大专的水平,考羊肉串都费劲,哎~” “你家里人咋说?” “你也知道我家干啥的,我爹倒是希望我跟他打渔,但是我可不希望自己一辈子当一个普普通通的渔民,我们家渔民够多了,不多我一个……” “哈哈,我刚退伍那会和你现在一样,也是愁的慌,不过现在我过的还不错~你小子有没有兴趣跟我干~” “哦?班头,你现在干啥呢?” “这个嘛,我先卖个关子,等见面再说……” “见面?你在哪?” “这几天我正好回老家办事,这不刚办完就给你打电话,如果你在老家,我就去找你……” “好啊,我在老家,你是到县城等我去接你,还是直接来我家?” “我直接去你家,你们家挺好找的……这么多年我还记得路……” “好,那明天见……” “明天见”…… 我叫李不义,性别男,爱好女,年芳26,当兵8年,函授大专学历,身高185厘米,体重85公斤…… 刚刚给李不义打电话的是当兵时候的班长刘健,当兵10年,比李不义还多2年,因为一直是班长,所以都叫他老班头,但他一点也不老,只比李不义大了3岁而已。

     李不义当兵第7年的时候,刘健退伍回家,之后几乎就没怎么联系过,只是听其他战友说他去海外当了海员。

     因为李不义和刘健两个人的老家都在一个大城市下面的两个县,但距离只有一百多公里,所在连队里也是唯二的东省老乡。

     当兵的时候因为是老乡的关系,班头就很照顾李不义,回家探亲的时候也是一起回去,李不义家在海边,刘健家在山沟里,李不义去过刘健家,刘健也来过李不义家。

     刚才在电话里李不义给班头说的也是实话,李不义从小属于那种调皮捣蛋的人,又不喜欢学习,家里兄弟姐妹多到爸妈只能管李不义他们不被饿死就好。

     家在海边,靠海吃海,祖祖辈辈都是渔民,李不义爸妈每天驾着家里唯一的小渔船早出晚归,只为养活七个孩子。

     后来李不义兄弟姐妹们渐渐长大,大哥大姐上完高中就帮爸妈出海打渔,家里日子逐渐好过一些,二哥二姐勉强考上了三流大学,前两年又考上了县里的老师,也算是稳定了下来。

     三哥排行老五,和老七幺妹他们俩是家里学习最好的,三哥考上一流大学,李不义都退伍了,还在读博士,听说可以留校任教。

     幺妹也是考上了一流大学,现在还在读研究生,而李不义,排行老六,学习上还比不过二哥二姐,又不希望打一辈子渔,所以家里托关系提前弄到高中毕业证跑去当了兵,在部队一干就是8年,战友们喜欢叫李不义老六,叫着叫着李不义也习惯了。

     现在李不义也退伍了,只是不知道自己能干点啥,其实李不义生性不安分,内心也是时而躁动,不甘于过平庸的生活。

     家里大哥大姐、二哥二姐都结婚成家,孩子都有了,爸妈也只有五十多岁,还很年轻。

     现在出海打渔的只有爸爸、大哥和大姐夫,前几年又凑钱换了一条大渔船,妈妈、大姐、大嫂则是在家带孩子,在海边开了个渔家乐。

     二哥二姐住在县里,一个教小学,一个教初中,对象都是学校的同事,一大家子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是衣食无忧了。

     现在是上午十一点,爸爸、大哥和大姐夫一起出海打渔,要到下午才能回来,妈妈在给大哥带孩子,大姐和大嫂在渔家乐看店招呼客人。

     大白天,只有李不义一个人在家睡觉,要问李不义为什么都晌午了还在睡觉,昨天晚上好喝多了。

     刚退伍回家的时候,家里人都让李不义歇歇,毕竟当兵8年,回家了就先放松放松。

     只是这一放松不要紧,有些松过头了,家里啥活都不用干,白天就是到处溜达,找以前的朋友、同学叙叙旧,晚上要么带他们来自家的渔家乐吃喝,要么就是去县城吃喝玩乐。

     慢慢的生活都开始颠倒,晚上喝的烂醉,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醒了之后再迷糊迷糊,又到了晚上,然后再出去吃喝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在也只是简单的吃喝玩,没有沾染恶习,毕竟8年兵不是白当的,这点自觉还是有的,不该碰的李不义坚决不碰,一副我与赌毒不共戴天的样子。

     家里人都在各自忙碌着,见李不义只是简单的吃喝玩,也就不再管李不义,他们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让李不义去干啥,反正李不义回家时候第一句话就明说了不当渔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