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示波器的“心跳”与坠落的“星”

关灯
    “发射场清空!遥测开机(简易无线电高度计+基地监控)!发射倒计时!五、四、三、二、一!点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按钮按下! “嗤——轰!” 铝管火箭爆发出比纸筒火箭猛烈得多的咆哮!拖着耀眼的橘红色火焰,像一柄利剑,呼啸着直冲云霄!速度远超之前!王小磊和几个围观的小伙伴兴奋地跳了起来! “高度80米…100米…120米…发动机熄火!进入惯性段…140米…准备开伞!”刘老师盯着简易的遥测数据读数。

     王小磊屏住呼吸,眼睛死死盯着空中的小黑点。

     一秒…两秒… 预定的开伞高度(150米)过了… 小黑点没有减速,反而开始…下坠! “开伞!开伞啊!”王小磊急得大叫! 小黑点依旧沉默地加速下坠! “伞没开!!”有人惊呼。

     “砰!!!” 一声闷响!火箭狠狠砸在远处铺着沙土的缓冲区内!铝管扭曲变形,尾翼折断! 王小磊脸上的兴奋瞬间冻结,像被泼了一盆冰水,拔腿就向坠毁点冲去!刘老师想拦都没拦住。

     残骸旁,王小磊跪在沙土里,颤抖着扒开扭曲的箭体。

    顶部降落伞舱盖被巨大的惯性死死卡住,里面的塑料袋“伞”被压成了一团,橡皮筋都崩断了!他精心设计的开伞机构,在高速和过载面前,脆弱得像个笑话! “怎么会…怎么会打不开…”王小磊的声音带着哭腔,抓起那团皱巴巴的塑料袋,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失败的耻辱和火箭坠毁的心痛,像两只大手攥紧了他的心脏。

    周围小伙伴的议论声(“还是不行啊…”、“白瞎那铝管了…”)像针一样扎着他。

     “哭什么!”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

    是“雷公”!不知何时走了过来,他扫了一眼残骸,目光如电,“火箭不是窜天猴!上天容易,可控地下来才叫本事!你那破塑料袋,还有这卡死的盖子,指望它救命?天真!” “我…我…”王小磊被训得抬不起头。

     “站起来!”“雷公”喝道,“把眼泪憋回去!是爷们儿,摔倒了就想想为啥摔!是伞不行?还是开伞的劲儿不够?还是你压根没算准开伞的时机和速度?就知道埋头傻干,不懂动脑子,活该摔!” 这话像鞭子抽在王小磊心上。

    他猛地抬起头,抹了把眼泪,看着“雷公”,又看看手里那团废塑料和扭曲的舱盖,眼神里那股不服输的火焰重新燃起,混合着羞愤和倔强。

     陈默也被这边的动静吸引过来,看到残骸和王小磊的样子,瞬间明白了。

    他蹲下身,仔细检查了卡死的舱盖和失效的伞包。

     “小磊,”陈默的声音很平静,“‘雷公’教官话糙理不糙。

    开伞不是靠运气,要靠计算和控制。

    速度太快,惯性太大,你这点橡皮筋的力气根本拉不开舱盖。

    降落伞本身也太轻,在高空可能根本打不开或者被吹跑。

    ” 王小磊咬着嘴唇:“那…那怎么办?” “需要更可靠的解锁机构,比如…小弹簧?或者电磁锁?需要更强的开伞动力,比如…小型的火工品(弹簧刀)?或者压缩气体?需要更结实、更大的伞。

    ”陈默分析着,“还有,开伞的时机和高度,不能靠猜,得靠测量!比如…气压计?或者更简单的…计时器?” “火工品?气压计?”王小磊眼睛亮了,但随即又黯淡,“基地…能给吗?” “想什么呢!”刘老师走过来,没好气地说,“火工品是管制品!你们现在接触太危险!不过…”他话锋一转,从工具包里掏出一个小巧的、带着几根引线的金属圆柱体,“基地有淘汰的、超小型的机械式高度计(膜盒式),精度一般,但设定个开伞高度够了。

    还有这个,”他又拿出一个小型的高压气瓶(二氧化碳,用于模型飞机弹射座椅的),“用压缩气体开伞,比你的橡皮筋靠谱一万倍!敢不敢再试一次?这次,我教你装!” 王小磊看着那闪着金属光泽的高度计和小气瓶,如同看到了绝世珍宝!失败带来的阴霾一扫而空,他用力点头,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敢!刘老师!这次我一定行!” 陈默看着重新燃起斗志的王小磊,又看看自己那台焕发新生的“老”示波器。

    基地的夜灯亮起,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

    一个在失败中寻找更精密的答案,一个在老旧中挖掘更深的潜能。

    红星之下,没有坦途,只有不断攀爬的征途。

    示波器屏幕上那跳动的绿线,和沙地上扭曲的火箭残骸,共同诉说着一个朴素的真理:**大国重器的路,是用无数次计算、实验和失败铺就的。

    **而他们,才刚刚踏上起点。

     喜欢重生80:我的军工记忆有点猛请大家收藏:()重生80:我的军工记忆有点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