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新课堂的“老灵魂”与生物电的涟漪 下

关灯
    “贴在皮肤上就能看心跳?好神奇!”苏晓冉惊叹道,显然没意识到自己点燃了什么。

     说干就干!陈默的思路极其清晰: 1.**传感器:**关键是需要高输入阻抗、低噪声的放大器来拾取微弱的生物电信号(μV-mV级)。

    基地给的CA3140运放输入阻抗够高(1.5TΩ),噪声也较低,正好合用! 2.**电极:**需要与皮肤良好接触的导电材料。

    最简单的——盐水浸泡的纱布包裹金属片(如废弃的电解电容铝壳)! 3.**电路:**两级CA3140运放构成仪表放大器(抑制共模干扰),后级加带通滤波(滤除非生物电噪声,如工频干扰),最后输出接示波器或耳机(监听心音?)。

     4.**安全!安全!安全!**必须严格隔离,采用电池供电,确保与市电完全隔绝!输出端串联大电阻限流!这是红线! 他立刻在实验台上翻找起来。

    CA3140有存货;废弃电解电容铝壳好找;电阻电容更是一堆;电池盒现成的。

    唯一需要动手的是把铝壳打磨光滑,缝制盐水纱布电极套。

     周老师看着陈默像变魔术一样,快速在面包板上搭出一个复杂的电路,又叮叮当当地加工电极,忍不住提醒:“陈默,你这又搞什么名堂?生物电?这玩意儿可有点敏感,别玩出问题!” “周老师放心,”陈默头也不抬,语气笃定,“就是做个玩具,测测肌肉绷紧时的小电流,绝对安全!电压比电池还低!”他特意强调“玩具”和“低电压”。

     苏晓冉在一旁看得眼花缭乱,满眼都是小星星:“陈默,你太厉害了!像电影里的科学怪人!” 陈默没空理会,全神贯注地连接电路、浸泡纱布电极。

    最后,他将两个自制电极绑在自己小臂上(隔着衣服),打开电源,将输出端接上SR-37示波器。

     深吸一口气,陈默用力握紧拳头! 绷紧手臂肌肉! 示波器屏幕上,原本平稳的基线猛地一跳!一个清晰的、幅度约几十毫伏的负向脉冲波形赫然出现!随着他握拳-放松-再握拳,波形规律地跳动! **肌电信号捕捉成功!** “哇!真的动了!像心跳一样!”苏晓冉指着屏幕惊呼。

     周老师也凑过来,看着那清晰的肌电波形,啧啧称奇:“嘿!还真让你小子捣鼓出来了!这玩意儿…有点意思!” 陈默心中振奋!这证明方案完全可行!他再接上一个小扬声器(串联大电阻),替换示波器。

    当他握拳时,扬声器发出“嗡…”的低鸣;放松时,声音消失! **粗糙的“肌肉开关”原型!** “成功了!”陈默眼中闪烁着工程师的成就感。

    虽然简陋,但这是从“感知外物”到“感知自身”的关键一步!是未来更复杂人机交互(比如他构想中需要肌肉反馈的“仿生兽装”)的原始基石! 他没有得意忘形,立刻开始记录波形参数、放大倍数、滤波效果。

    苏晓冉在旁边帮忙递工具,叽叽喳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