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吃上自己的席

关灯
    今天天气异常的晴朗,赵清浔把事情安排好就去找了张叔。

    和他一起赶着牛车去火车站接人。

     经过大田公社的时候,两人还顺路去接了早早等在供销社门口的牛娟。

     三人在出站口喝了一个多小时的西北风,赵清浔才看到远远走来的几人,快步的跑了上去。

     今天的蒋老爷子和蒋北树,蒋时闻都穿着整洁挺阔的军装,但是三人的韵味确是不一样的。

     蒋老爷子让人觉得威严,蒋北树的是稳重成熟,而蒋时闻的军装就是让人觉得年轻帅气。

     坐在牛车上的时候,对面的牛娟,看着帅气的蒋时闻,都两眼放光了。

     几人一起坐着牛车回山前大队。

     坐在牛车上,看着越来越凹凸不平的土路,和道路两旁那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越来越稀少的村落,蒋老太太的眉头越来越皱。

     蒋老太太感慨的说:“清浔,你们村这么远要出来一趟也不容易啊。

    ” “是很偏僻,一般出来都是搭张叔的牛车。

    ” “那丫头细胳膊细腿的,估计也走不了太远的路。

    ” “奶奶您别担心了,她刚来下乡第二天就跟我说想买辆女式的自行车的,只是一直都没有货。

    ”牛娟说道。

     “丫头,你是在供销社上班吗?” “是啊,奶奶您可真厉害,这都能看出来。

    ” “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来下乡的第二天她来供销社买东西,看到我搬着重物就帮我一起抬到仓库,后面我们就认识了。

    知南她是个很乐观活泼的女孩子”。

     “她呀就是古灵精怪的。

    ”说着蒋老太太就笑了起来。

     两人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她对他们的那份心,那是真真切切的,这是能感受得到的。

    说到这,不禁让蒋老太太想起来,她上次临走时,给他们留的满满当当的粮食和两根百年人参。

    那些养在身边十几二十年的孙子孙女,哪个都没有顾知南的细心和周到。

     四十几分钟后。

    牛车到了村口。

    看着村子里左一间,右一间的破败的土坯房,蒋老爷子和蒋北树更加沉默了。

     两人想到,顾知南第一次去京市时告诉他们的。

    下乡的生活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辛苦,她每天只是打两筐的猪草而已,其他时候都是在偷懒。

    想来这丫头也是个报喜不报忧的。

     因为要结婚这天新人在接亲前不能见面。

    顾知南就趁着赵清浔接人的时候,跟着许桃去了她家。

    待会赵清浔就直接去许桃家接亲。

     在许家,许桃的娘还贴心地找了村里的满福婆婆过来给顾知南梳头发。

    她说这是一种祝福,希望她以后也能满福婆婆那样儿孙满堂。

     赵清浔带着蒋老爷子几人走到两栋青砖大瓦房门口,两人的脸色才稍稍缓和下来。

     赵家正在院子里忙活着的赵建国和王淑芬立马激动的迎了出来。

     赵清浔作了简单的介绍后,赵建国激动的握住蒋老爷子的手,“欢迎欢迎,快进家里坐。

    ” 几人走到前厅,坐到炕上,看着家里摆设,虽然简单但是还算整洁。

     蒋老太太问正在倒茶的赵建国“一大家人一起住很热闹啊,我家那几个小子成家后都各自在外安家落户了,许久都没回来一趟。

    ” “只有老大一家四口和老二一家四口现在跟我们两个住在一起。

    老三前几年就自己申请宅基地修了青砖大瓦房,就在隔壁。

    他们一直都自己住。

    说是年轻人喜欢有独立的空间。

    ” 听着赵建国的话,蒋老爷子三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 赵清浔和几个发小一起过来山脚下的许桃家接亲时,本来还在聊天的顾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