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幕 总汇

关灯
    懒腰,舌尖时不时在嘴唇边游走。

     不过半刻钟,一道道美味便上桌了,美味既精致又美味,令朔忆和衡知这两个饱经美食沧桑的人也都食指大动。

     不一会,美食便像被飓风卷过一样一扫而光,三人都吃撑了。

     “呃,姬古,这个酒楼的美食太美味了,下次有时间再一起来吃,我叫漓珊也来。

    ”朔忆不可自制的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道。

     “对对,就是,姬古叔叔,叫姬宇叔叔也来吧。

    ”衡知附和道。

     “好,下次我再请客!”姬古笑道。

     “好!” 待到三人出来的时候,里第一次的文汇只有不到半刻钟。

     不过,那座酒楼也就在学院门前 …… 朔忆送走了衡知,小生部的总汇之日也是今天,所以衡知也去准备了。

     “好了,朔忆,走吧。

    ”姬古淡淡一笑道。

     “走吧。

    ”朔忆不知怎的叹了口气,走到了文汇门门前。

     “这次的题目是什么?”朔忆看着姬古问道。

     “《论战》”姬古看着门前的告示,答道。

     “《论战》?那我试试看吧。

    ”朔忆眉头紧皱,呐呐道。

     “对了,漓珊那里的题目是什么?”朔忆看着姬古,又问。

     “我不知道,你只能去问她了。

    ”姬古耸肩,表示无能为力。

     “那,明天去问吧。

    ”朔忆说罢,抬头看着文汇门。

     ‘吱呀’一声,文汇门被两个比朔忆强壮了不知几何的男子吃力地拉开。

     “你们会有一夜的时间来思考与撰写,明日的今时,不管你写没写完,都会收卷。

    ”那位在左门的强壮的男子,看着众人吼道。

     “是!” “好,现在进去吧,只有到了明天,你们才会出来。

    ” 一位位皇子在监视之下进入文汇门,朔忆与姬古也不例外。

     等到进入了文汇门,各自便被下人带领到学院为他们准备的屋子里,只粗略地打了腹稿便奋笔疾书起来。

     可朔忆现在却似一棵老松一动不动地闭目思考, “我十二岁随军出征,十八岁准备创建军宁铁骑,二十岁军宁铁骑正式创立,二十一岁成就战神之名,军宁铁骑天下罕敌。

    现在我已是二十三岁了,那么多年我是怎么过来的?战争有多残酷?《论战》?那我便论一论吧!” 朔忆缓缓睁开眼睛,胸有成竹般微笑着拿起笔在纸上一行又一行刚劲却又不失阴柔的小篆。

     这一夜,所有人都未合眼,他们都将自己的感悟或淋漓尽致或粗描淡写地写了出来。

     一夜从来都没有这么短暂过,等到了巳时,那两位壮硕男子又一次吃力地推开了文汇门,往里吼了一声:“巳时已到,可以出来了!” ‘啪’! 上千支毛笔同时被搁下,所有人看着自己所撰写的文章,都笑了。

     很快,一位位皇子慢悠悠地走出来,走到门前都自觉得向两位壮硕的男子点了点头,他们知道,就算只是在文汇门负责推拉门的,在学院里也具有很高的地位和极高的威望,更别说阅卷者了。

     “朔忆,你出来了!”姬古早早就已出来,一直在门外苦苦等候着朔忆。

     当他出来的时候,姬古便迫不及待的冲了上去。

     “哦,姬古,怎么样?还可以吗?”朔忆看着姬古,仿佛如释重负般的微微一笑。

     “还可以吧,至少是一百位之内。

    ”姬古想了会儿,笑道。

     朔忆也陪着笑了笑。

     “对了,朔忆你怎么样?”姬古也学着朔忆的语气,问道。

     “也还可以了。

    ”朔忆伸了个懒腰,语气充斥着自信。

     “哦,走,一起去那个酒店再奢侈一次?”姬古拉起朔忆的手,一边跑一边问。

     “可以,先去接衡知吧。

    ”朔忆点点头,反正自己闲来无事,也一日未吃未睡,是该去奢侈一次。

     “可以。

    ”姬古哈哈大笑,随即马上调转枪头朝着衡知所在的小生部跑去。

     其实,朔忆看他那么兴奋,也就没好意思提醒他:其实他的旁边有马可以骑…… 同时,学院阅卷室内。

     “这……这……”那位阅卷的老人惊讶地看着那份试卷,双手紧攥着那张试卷。

     “不行,我一定要给院长看看,这篇文章,太漂亮了!”说罢,那位阅卷老人立刻跑去了左边的阅卷室。

     而那份试卷,署名:张朔忆…… 此份试卷部分摘录如下: 本人朔忆,息城人也,现荆皇三世孙,忆昔年少,尝念古代之英雄事,益慕艳之,既加冠,念之已十二岁,便随余兄出征塞外……余十八岁,益盛慕艳之,故上谏望建一铁军守荆之四方,上允,余因是建现军宁铁骑,余不干于人后,亦不干于军宁铁骑但是一支凡军,故余以对普通荆兵之道,三倍对之,又苦想三昼夜,创游泳,田径之道……余二十三岁,军宁铁骑已成铁军之像,可守荆之四方,余是因被人称战神,何来神,军宁铁骑亦非无敌,唯是罕逢敌手矣…… 现荆四方皆安,余可安心,但亦有提醒于君:荆本三千万士兵,但不过五载,唯一千万,荆已不可再战,亦无精力去支,荆之经济是已转好,但还薄弱,望君上谏荆帝,以礼劝之,可行之也…… 余再以军宁铁骑为例,其费常人之十倍之力,获常人十倍之能,是为常事耳…… 余尾提三军,望君一并上谏:无帅但不惧敌方,排列有序,莫言不满,大胜之,为上军;无帅亦不惧敌方,有序排列,已有不满,平之,为中军;既无帅亦惧敌方,无序逃跑,多言不满,敌胜之,为下军。

    现之军宁铁骑为中军,而荆兵只为下军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