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头大
关灯
小
中
大
常慧心去了爹娘的院子,被下人热情的迎到屋里,却见屋里不止她娘在,大嫂也在这里。
她给两人见了礼,随即被她娘拉到跟前坐下。
原本以为这就是一次普通的闲聊,却哪料到,这次竟是有要事。
等常慧心听完大嫂和母亲转述来的话,人都懵了。
继而她想起妙娘早先的话——之前没多想,也没觉得哪里不对,可现在一思索,真是处处都存在不妥。
妙娘那时候,就存了让他们相看的心思了吧? 只是,许是顾虑她刚和离,许是也摸不清她那表兄是否有再娶的意向,妙娘就没将事情说透,只把主动权交到他们手里,看他们俩是否有缘分。
想到这一点,常慧心面上露出恍然之色。
老夫人和大舅母看到她这个神情,互相对视一眼,继而,大舅母开口说,“四娘,你和那位知州大人,可是有旧?” “那没有。
”常慧心摇头说,“我正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去哪里认识这些外男?” “那你方才?” 常慧心迟疑一瞬,到底是将陈妙娘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老夫人和大舅母闻言,面上也露出豁然开朗之色,“想来知州府会起意,全是因为妙娘在中间扯了一道红线。
” “既如此,四娘你觉得……” 大嫂欲言又止,常慧心如何不懂她的意思。
但她终究是摇摇头,说道,“娘,大嫂,不合适。
” 大舅母想问,哪里不合适了? 知州大人好人才,做官也有能耐,与先蕲州知州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自他上任后,蕲州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这位蕲州知州属实好本事。
他虽然有一儿一女,但据说教养都很好。
且他丧妻多年未娶,可见是个重情义之人。
大舅母想劝四娘考虑一下。
肃王再好,可只送东西却不见人过来,谁又能说清,他到底是不是有意娶四娘过门。
若他只是现在情热,只是与四娘玩一玩呢? 况且,他是大权在握的王爷,后院便有一正二侧四妾的份位。
若是四娘真的对他倾心,那些女人每日在面前晃悠,四娘如何受得住? 同样的事情,四娘在昌顺侯府已经经历过一次。
若四娘不想再嫁还好,若是再嫁,其实他们觉得,知州大人许是比肃王更是一个好人选。
毕竟这位大人,丧妻多年没有再娶。
而他身边虽然也有两个妾室,但都是跟了他很久的老人。
妾室没有生育子嗣,也没有那拔尖出挑爱作妖的,细究起来,知州大人的后院,许是比肃王的后院还要清净。
大舅母想劝四娘再好好考虑考虑林知州,但见四娘面上没有一点异样,便又将到嘴的话咽了回去。
常慧心在母亲这里用了晚膳,等伺候母亲歇下后,才起身回了院子。
而等她离开后,老夫人又让人点亮了烛火,一个人坐在床榻上叹气。
常垚去见一位病重的老友,那老友已到弥留之际,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儿了。
常垚与对方情同兄弟,今日必定是要在那里守着的。
老夫人心里实在憋得慌,便准备起身出去走走。
也就是此刻,她听门外的丫鬟说,“大夫人过来了。
” 老夫人赶紧让人进来,等儿媳妇到了跟前,她一把攥住了大夫人的手,“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我想着四娘的事情,有些睡不着。
娘这时候也没睡,应该也是为那事做烦吧?” 老夫人这时候没掩饰面上的神色,重重的叹出一口气来。
“四娘的亲事,我的好好琢磨琢磨。
” “知州府真的挺好的……” “我也知道知州府好,可是,四娘与肃王的事情都传到我们耳朵里了,知州府岂会没有听闻?” 老夫人烦扰的就是这件事。
能做官的,那个不是消息灵通之辈?四娘和肃王的事情,知州府肯定是听到些传闻的。
但他们还特意托人来试探,只能说,要么他们不信那传闻,要么是不介意那传闻。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让人忧虑。
毕竟事情就是那个事情,若知州府不信,以后旁人说的多了,他们必然也会信;若是不介意,谁又知道那一日夫妻间起了龃龉,这件事会不会成为他们卡在他们夫妻间的一根鱼刺。
老夫人是真觉得知州府这门亲不错。
林知州上任两年,不出意外还会在蕲州留四年。
若四娘嫁与林知州,便能在她眼皮子底下多留几年…… 老夫人心里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最后还是吐起说,“算了吧,不合适,而且,肃王那边也不一定会放手。
” 大夫人这时候才开口说,“我回去想了想,也是这个意思。
娘啊,咱们现在拿着肃王给的礼,却想把四娘许嫁给他人,那肃王又不是泥捏的,那能容许我们这么作践人。
” “而且,重要的还是四娘。
我看四娘对肃王颇为倾心,怕是不会动摇心志。
” “可那肃王是大权在握的王爷,他以后若要寻欢作乐,我们常家想替四娘出气都不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娘您这样想,肃王肯定不是那贪花好色之辈。
若他是那样人,不至于丧妻多年身边却干净的连一只母蚊子都没有。
肃王洁身自好,人品贵重,肯定不会如那赵伯耕一样,做尽小人之事。
” “如今也只能这么期盼了。
” 可话又说回来,肃王再是看中四娘,却至今都没露面。
虽然他们体谅他公务繁忙,身不由己,但事情就这么悬着,也是让人忧心。
更忧虑的是,若肃王真是玩玩,而他与四娘的事情却越穿越远,四娘以后还能嫁出去么?四娘到时候该多伤心啊。
婆媳俩说了一通,说到一更的梆子敲响,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最后,他们还是决定先就这么着吧。
四娘才大归呢,那能这时候就逼她嫁人。
她为常家牺牲的够多了,且让她过些自在日子吧。
即便真要再嫁,二嫁随心,也要让四娘挑选了她喜欢的男子才行。
就这样吧…… 天气一日冷过一日,渐渐地,一早一晚都要穿夹袄了。
树
她给两人见了礼,随即被她娘拉到跟前坐下。
原本以为这就是一次普通的闲聊,却哪料到,这次竟是有要事。
等常慧心听完大嫂和母亲转述来的话,人都懵了。
继而她想起妙娘早先的话——之前没多想,也没觉得哪里不对,可现在一思索,真是处处都存在不妥。
妙娘那时候,就存了让他们相看的心思了吧? 只是,许是顾虑她刚和离,许是也摸不清她那表兄是否有再娶的意向,妙娘就没将事情说透,只把主动权交到他们手里,看他们俩是否有缘分。
想到这一点,常慧心面上露出恍然之色。
老夫人和大舅母看到她这个神情,互相对视一眼,继而,大舅母开口说,“四娘,你和那位知州大人,可是有旧?” “那没有。
”常慧心摇头说,“我正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去哪里认识这些外男?” “那你方才?” 常慧心迟疑一瞬,到底是将陈妙娘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老夫人和大舅母闻言,面上也露出豁然开朗之色,“想来知州府会起意,全是因为妙娘在中间扯了一道红线。
” “既如此,四娘你觉得……” 大嫂欲言又止,常慧心如何不懂她的意思。
但她终究是摇摇头,说道,“娘,大嫂,不合适。
” 大舅母想问,哪里不合适了? 知州大人好人才,做官也有能耐,与先蕲州知州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自他上任后,蕲州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这位蕲州知州属实好本事。
他虽然有一儿一女,但据说教养都很好。
且他丧妻多年未娶,可见是个重情义之人。
大舅母想劝四娘考虑一下。
肃王再好,可只送东西却不见人过来,谁又能说清,他到底是不是有意娶四娘过门。
若他只是现在情热,只是与四娘玩一玩呢? 况且,他是大权在握的王爷,后院便有一正二侧四妾的份位。
若是四娘真的对他倾心,那些女人每日在面前晃悠,四娘如何受得住? 同样的事情,四娘在昌顺侯府已经经历过一次。
若四娘不想再嫁还好,若是再嫁,其实他们觉得,知州大人许是比肃王更是一个好人选。
毕竟这位大人,丧妻多年没有再娶。
而他身边虽然也有两个妾室,但都是跟了他很久的老人。
妾室没有生育子嗣,也没有那拔尖出挑爱作妖的,细究起来,知州大人的后院,许是比肃王的后院还要清净。
大舅母想劝四娘再好好考虑考虑林知州,但见四娘面上没有一点异样,便又将到嘴的话咽了回去。
常慧心在母亲这里用了晚膳,等伺候母亲歇下后,才起身回了院子。
而等她离开后,老夫人又让人点亮了烛火,一个人坐在床榻上叹气。
常垚去见一位病重的老友,那老友已到弥留之际,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儿了。
常垚与对方情同兄弟,今日必定是要在那里守着的。
老夫人心里实在憋得慌,便准备起身出去走走。
也就是此刻,她听门外的丫鬟说,“大夫人过来了。
” 老夫人赶紧让人进来,等儿媳妇到了跟前,她一把攥住了大夫人的手,“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我想着四娘的事情,有些睡不着。
娘这时候也没睡,应该也是为那事做烦吧?” 老夫人这时候没掩饰面上的神色,重重的叹出一口气来。
“四娘的亲事,我的好好琢磨琢磨。
” “知州府真的挺好的……” “我也知道知州府好,可是,四娘与肃王的事情都传到我们耳朵里了,知州府岂会没有听闻?” 老夫人烦扰的就是这件事。
能做官的,那个不是消息灵通之辈?四娘和肃王的事情,知州府肯定是听到些传闻的。
但他们还特意托人来试探,只能说,要么他们不信那传闻,要么是不介意那传闻。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让人忧虑。
毕竟事情就是那个事情,若知州府不信,以后旁人说的多了,他们必然也会信;若是不介意,谁又知道那一日夫妻间起了龃龉,这件事会不会成为他们卡在他们夫妻间的一根鱼刺。
老夫人是真觉得知州府这门亲不错。
林知州上任两年,不出意外还会在蕲州留四年。
若四娘嫁与林知州,便能在她眼皮子底下多留几年…… 老夫人心里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最后还是吐起说,“算了吧,不合适,而且,肃王那边也不一定会放手。
” 大夫人这时候才开口说,“我回去想了想,也是这个意思。
娘啊,咱们现在拿着肃王给的礼,却想把四娘许嫁给他人,那肃王又不是泥捏的,那能容许我们这么作践人。
” “而且,重要的还是四娘。
我看四娘对肃王颇为倾心,怕是不会动摇心志。
” “可那肃王是大权在握的王爷,他以后若要寻欢作乐,我们常家想替四娘出气都不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娘您这样想,肃王肯定不是那贪花好色之辈。
若他是那样人,不至于丧妻多年身边却干净的连一只母蚊子都没有。
肃王洁身自好,人品贵重,肯定不会如那赵伯耕一样,做尽小人之事。
” “如今也只能这么期盼了。
” 可话又说回来,肃王再是看中四娘,却至今都没露面。
虽然他们体谅他公务繁忙,身不由己,但事情就这么悬着,也是让人忧心。
更忧虑的是,若肃王真是玩玩,而他与四娘的事情却越穿越远,四娘以后还能嫁出去么?四娘到时候该多伤心啊。
婆媳俩说了一通,说到一更的梆子敲响,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最后,他们还是决定先就这么着吧。
四娘才大归呢,那能这时候就逼她嫁人。
她为常家牺牲的够多了,且让她过些自在日子吧。
即便真要再嫁,二嫁随心,也要让四娘挑选了她喜欢的男子才行。
就这样吧…… 天气一日冷过一日,渐渐地,一早一晚都要穿夹袄了。
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