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京城勋贵子弟挑衅……

关灯
    忽然想起那个独自徘徊汨罗江畔的身影。

     笔尖落下,墨迹在纸上晕开。

     “风雨端阳生晦暝,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 徐妙云站在他身后,看着纸上字迹,眼睛越来越亮。

    这诗写的不正是马淳自己吗?在这纷扰世间,他就像独醒的陶渊明,守着本心,不为名利所动。

     她忍不住轻声念出来:“无酒渊明亦独醒……” 马淳搁下笔,有些不好意思地别过脸:“随手涂鸦,让徐小姐见笑了。

    ” 徐妙云却将诗笺小心捧起,生怕墨迹未干蹭花了。

    她指尖微微发抖,仿佛捧着的不是一张纸,而是稀世珍宝。

     礼部侍郎正在一一品评诗作。

    读到马淳这首时,他忽然停下捋须的手,眉头微皱又舒展,最后竟拍案叫好。

     “好一个‘无酒渊明亦独醒’!此诗意境高远,用典精妙,当为今日魁首!” 人群爆发出一阵喝彩。

    马淳被请上高台,接受众人祝贺。

    礼部侍郎亲自将御赐端砚递到他手中:“公子大才,不知可愿为国效力?” 礼部侍郎将御赐端砚递到马淳手中时,眼中满是惋惜。

    “公子大才,当真不愿为国效力?” 马淳双手接过端砚,触手冰凉细腻,是上好的歙砚。

    他微微欠身:“大人抬爱,在下不过粗通医理,治病救人才是本分。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侍郎摇头叹息,却也不再勉强。

     马淳转身走向人群外围的徐妙云。

    她正踮着脚尖张望,见他过来,眼睛一亮。

     “送给你。

    ”马淳将端砚递过去。

     徐妙云愣住了,手指悬在半空。

    “这、这是御赐之物……” “我用不上。

    ”马淳声音很轻,“你平日爱写字,正好合用。

    ” 徐妙云接过端砚时,指尖微微发抖。

    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在她脸上投下斑驳光影。

    她耳尖红得几乎透明,像是能滴出血来。

     “谢谢。

    ”她声音细如蚊呐,将端砚紧紧抱在胸前。

     远处传来阵阵喝彩声,秦淮河畔的射柳比赛正热闹。

    徐妙云抬头:“要去看看吗?” 马淳点头。

    两人沿着河岸走去,谁都没提方才的事。

     射柳场上,十几个锦衣少年挽弓搭箭。

    柳枝悬在十步开外,细如发丝,在风中摇曳。

     “那是吉安侯家的三公子。

    ”徐妙云指着场中一个紫衣少年,“旁边穿蓝衫的是武定侯的侄子。

    ” 马淳顺着她手指方向看去,发现那些少年都在偷瞄这边。

     目光相接时,有人慌忙别过脸,有人则挑衅般抬高下巴。

     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年大步走来,腰间玉带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徐小姐也来观赛?”他拱手行礼,眼睛却盯着马淳,“这位是?” “马大夫。

    ”徐妙云声音平静,“治好了家父背疽的神医。

    ” 青年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抱拳:“久仰。

    在下郑亨,家父常提起马大夫妙手回春。

    ” 马淳还礼,心下了然。

    这位应该是某个侯爵家的公子,难怪举止沉稳。

     郑亨笑道:“马大夫可要试试射柳?今日彩头是西域进贡的夜明珠。

    ” 没等马淳回答,旁边几个少年已经围了过来。

     “郑兄说笑了。

    ”一个瘦高个阴阳怪气道,“马大夫是拿银针的手,哪拉得开硬弓?” “就是。

    ”另一个圆脸少年附和,“大夫就该好好看病,来这凑什么热闹。

    ” 徐妙云眉头一皱,正要开口,马淳却轻轻摇头…… 喜欢我在大明开医馆请大家收藏:()我在大明开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