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不爱圣贤书爱农书!

关灯
    马淳起身还礼:“沈先生客气了。

    我们来看看田地,准备试种些新作物。

    ” 沈禾眼睛一亮:“听国公爷吩咐,说您要种植亩产十石的西域作物?” 马淳点头:“正是。

    红薯、土豆和玉米,都是耐旱高产的品种。

    ” 沈禾连忙引路:“神医请随我来。

    这片田我已命人整饬妥当,随时可以下种。

    ” 三人沿着田埂前行,沈禾如数家珍般介绍着田地的状况。

     马淳发现他对土壤、水源、肥力的了解极为详尽,甚至能说出每块田的酸碱度差异。

     当然沈禾不知道现代词汇,但意思却一样。

     这样马淳很诧异。

     “沈先生对农事如此精通,想必读过不少农书?”马淳问道。

     沈禾略显腼腆地笑了笑:“说来惭愧,在下虽读过几年圣贤书,却对经史子集兴趣寥寥,唯独痴迷《齐民要术》《农桑辑要》之类的农书。

    ” 徐妙云好奇道:“以沈先生的才学,为何不去考取功名,反而甘愿在这农庄操持?” 沈禾神色坦然:“功名利禄非我所求。

    看着庄稼一天天长高,粮食堆满粮仓,那种满足感远胜于金榜题名。

    ” 马淳闻言,对这位年轻书生多了几分敬意。

     他指着不远处的一片旱地:“那块地我想试种红薯。

    红薯耐旱,适合沙质土壤。

    ” 沈禾立刻接话:“神医慧眼。

    那块地确实沙多,种稻谷收成不佳,但种豆类却长得极好。

    红薯若真如传闻中那般耐旱,倒是个好选择。

    ” 三人边走边聊,来到一处新建的茅厕前。

     马淳眼前一亮:“这是按我说的三格化粪池建的?” 沈禾兴奋地点头:“正是!神医那图纸画得极清楚,我带着庄里的泥瓦匠两天就建好了。

    第一格已经沉淀了不少粪渣,第二格正在发酵。

    ” 他说着掀开第二格的石板,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马淳探头看了看,满意地点头:“发酵得很好,温度够高,能杀死大部分虫卵病菌。

    ” 沈禾眼中闪着求知的光芒:“神医说的‘病菌’究竟是何物?为何能藏在粪肥里害人害庄稼?” 马淳沉吟片刻,尽量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解释:“就像酒曲里有肉眼看不见的小生命,能让粮食变成酒。

    粪肥里也有无数这样的小生命,有些能让庄稼生病。

    ” 沈禾恍然大悟:“难怪我试过那么多方法,还是搞不清虫害从何而来。

    原来病根在肥里!” 徐妙云在一旁听得入神:“这么说,三格化粪池不仅能防病,还能让肥力更好?” 马淳点头:“正是。

    经过发酵,肥力更温和持久,庄稼吸收得更好。

    ” 沈禾如获至宝,立刻从怀中掏出一个小本子记下。

     马淳瞥见那本子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农事心得,字迹工整清晰。

     “沈先生若有兴趣,我可以多讲些西域的农耕技术。

    ”马淳说道。

     沈禾激动得连连作揖:“求之不得!神医肯指点,是沈某的福气。

    ” 三人找了处树荫坐下。

     马淳从药箱中取出几包种子,一一摊开在石板上。

     “这是红薯藤,要斜插在垄上,保持间距。

    土豆要切块,每块留两个芽眼……”他详细讲解着每种作物的种植要点。

     沈禾全神贯注地听着,不时提出问题。

     马淳发现他的问题都切中要害,显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沈先生